/俄罗斯女皇凯瑟琳的肖像

俄罗斯女皇凯瑟琳的肖像



费奥多尔·罗科托夫,《叶卡捷琳娜大帝的肖像》,1763 年,俄罗斯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局部)



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 (1729-1796) 几乎统治了整个 18 世纪下半叶。她的统治在世界舞台上非常成功。看看这些著名的叶卡捷琳娜二世肖像油画作品,她启发了人们用她的名字来称呼这个世纪——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时代!





斯特凡诺·托雷利,凯瑟琳二世的加冕肖像,1763-1766 年,俄罗斯国家博物馆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1729—1796),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英译:Catherine II;港澳台译:凯瑟琳二世),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英语:Catherine the Great)。是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十二位沙皇,俄罗斯帝国第八位皇帝(1762年7月9日—1796年11月6日在位),也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冠以“大帝”之名的女皇。





凯瑟琳二世作为大公爵夫人,1748 年,国家历史博物馆,莫斯科,俄罗斯。

1744年,被俄罗斯女皇伊丽莎白一世挑选为皇位继承人彼得三世的未婚妻。1745年,与彼得结婚并皈依东正教,改名叶卡捷琳娜。1762年,率领禁卫军发动政变后即位。她主张开明专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Vigilius Eriksen,俄罗斯的凯瑟琳二世在镜子前,1762-1764 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


在其统治期间,俄罗斯帝国向南、向西扩张,从土耳其和波兰手中将克里米亚右岸乌克兰白俄罗斯立陶宛库尔兰在内的领土纳入囊中。参与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对土耳其作战取得黑海沿岸地区,但在阻止土尔扈特东归的作战中却几乎全军覆没。



斯特凡诺·托雷利(Stefano Torelli),《作为密涅瓦的凯瑟琳二世》,艺术守护神,1770 年,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


她的扩张加剧了俄国社会矛盾,激起了劳苦大众的不满,继而导致了普加乔夫起义的爆发,又使得农奴制进一步被强化。1796年11月6日凌晨,因中风去世。

维吉利乌斯·埃里克森(Vigilius Eriksen),身着卫兵制服的凯瑟琳二世画像,1778 年,俄罗斯国家博物馆,圣彼得堡,俄罗斯。


叶卡捷琳娜在位时期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使当时的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欧洲第一强国。其才干与名气也闻名海内外,成为俄罗斯人心目中和彼得一世齐名的一代英主。

德米特里·列维茨基,《凯瑟琳二世肖像》,1782 年,俄罗斯圣彼得堡巴甫洛夫斯克国家博物馆。






德米特里·列维茨基(Dmitry Levitzky ),《正义女神庙中的立法者凯瑟琳二世》,1783 年,俄罗斯国家博物馆,俄罗斯圣彼得堡。




弗拉基米尔·博罗维科夫斯基,叶卡捷琳娜二世 在 Tsarskosyelsky 公园散步 [背景是 切斯曼斯基柱 ],1794 年,俄罗斯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





1780 年代,俄罗斯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身穿俄罗斯旧礼服的俄罗斯凯瑟琳二世肖像。

原文:ELIZAVETA ERMAKOVA,编译:艺术台


感∣恩∣关∣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台”(ID:cnartis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