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澍《设计的开始》—— 对传统的突围、找寻“异托邦”式的迷宫

读王澍《设计的开始》—— 对传统的突围、找寻“异托邦”式的迷宫


书籍推荐 | 案例分析 | 拆书稿 | 杂谈 | 网课


东西小院工作室:探讨有温度的建筑学

琐记
关于《设计的开始》

本书是王澍早期对建筑营造活动探索的一些思考合集,大部分是刊载于《建筑师》杂志的文章或论文,主要列举了王澍从1997年至2000年的几个作品,包括陈默艺术工作室、自宅室内、顶层画廊、夯土“墙门”以及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


除了文正图书馆,书中对其余四个作品设计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有很详细的过程叙述,从现场到园林,从建构到艺术,从工匠到哲学,试图从各个方面来击破现有知识认知边界,抨击专业的建筑学体系。期望用一种“业余”建筑的视角,来逐步挖掘并建立属于中国本土的一种当代建筑营造方法。

设计从何“开始”?
三种描述

书的最后刘家琨给出了王澍设计的三条线索: 第一,对烟雨江南传统元素那种文人式的眷恋。第二,对民间智慧、构筑物,亦即对他自己所言“业余”或临时那种非建筑、非设计、非正式的关注。第三,从南工学士到同济博士那读了又读的现代主义专业教育历程。

对于刘家琨的这三点总结,我很是同意,用我自己具体点的话可以这样总结:第一,对中国山水画和园林的研究。第二,对匿名的、自发性的、不带太多之外意义的“房子”的建构问题关注。第三,受结构主义哲学,尤其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并进行了很好的转译。

王澍自己在顶层画廊设计中对“设计的开始”也进行了归纳,然而却是这样的:

开始于我和吴亮的第一次相遇?开始于第一次面对现场?开始于十二米的旅程?开始于童寯先生对业余营造者的赞许,还是开始于他坐在漆黑的家中,一边听《命运》,一边老泪纵横的时刻?开始于李渔的写与做?开始于《去年在马里安巴德》?开始于杜尚?开始于博尔赫斯杜撰的,却又无比真实的《中国百科全书》中的“动物分类法”?开始于建造住宅、修剪花木的维特个斯坦?开始于我对那个电焊工匠劳作的凝视,他只是在做东西,却染着某种光彩,让人不安?

对王澍这样的总结,这种语言形式的总结我感到很诧异,然而又让我很着迷。先撇开内容不说,单单这样跳跃性的带有问号的排比句已经足够让人迷惑,可是当我安静下来,细细探究每句话的内容和它们之间关系的时候,让我更加恍惚,这些不确切的回答似乎都毫无关系,甚至是毫无逻辑的、混乱的,但每一句又似乎都对,这样的归纳分类法让我突然想到他书里详细提到的《中国百科全书》中的“动物分类法”,几乎有很大程度的雷同,这也是我把这段话完整放在这里的的原因。

王澍这段跳跃性的归纳不仅仅真实地回答了“设计的开始”,也呈现出了他如“诗歌般”的语言描述哲学,一种原始的却又非常精确的具体的描述方法,这也正是他对正式的“知识型”系统的拒绝,和对无主体知识领域和异托邦的追求。

内容梳理
五个“房子”

本书列举的陈默艺术工作室、自宅室内、顶层画廊、夯土“墙门”以及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五个作品,与其说是对这些作品的记录,不如说是对设计的开始的探索,于是写作与营造产生一种若即若离的暧昧,文本与房子呈现一种相依相偎的并列。

其实整本书行文非常晦涩难懂,内容庞杂,信息极多,读起来着实费劲。就是那种所有字你都认识,然而组成句子后你就一脸茫然,我猜其中原因,不仅仅是旁征博引量多、专业词汇生疏的问题,或许也正如上文所述,他用了一种我们相对较陌生的语言组织结构,一种跳跃性的描述方法,区别于日常语言。显然,王澍在自身文本结构上已经表明了他营造的一种态度。

01
陈默艺术工作室
对传统的突围

在陈默艺术工作室中,王澍主要尝试思考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摘下设计师的帽子,让设计者在设计中自我撤退,削弱或消除人的主体性力量,减少个人欲的介入,让房屋产生一种自主性。

第二,希望建立一种陌生的语言,新的语言,没有参考的语言,完成对传统的突围。

第三,通过材料和建构,达到材料的纯粹性表达,比如保持材料本色,钢板刷清漆,木材不漆或漆透明色,砖砌体不抹灰直接刷涂料,不使用任何线脚等等。

第四,让建筑自身去说话,让建筑的语言从已经先在的建筑中直接对立的分裂开来,只构建一些零碎的片段空间,通过空间自身不断制造意外的感觉,预留并触发空间发生各种活动的可能性,尽可能提供一种空间的私人经验。这种经验成功地体现在工作室的钢板走廊设计中,钢板走廊的功能随着时间在不确定的转换中,由开始的画廊到后来设想的走台,确实给人制造了不少意外和许多可能性。


陈默艺术工作室平面图

钢板走廊
这里让我联想到王澍的另一个案例—宁波美术馆(2001年),在其中也提到,建筑师只是提供一种暗示多种可能性的场所,但并未决定它,使用者的使用和阅读将为这座建筑带来真正震撼的效果,正如王德峰先生在《艺术哲学》里所谈的,一件真正的艺术作品,只有开始被阅读的时候,才真正开始呈现它的艺术价值。王澍还说,对一座建筑来说,意义不重要,重要的是场所结构启动事件的可能性,或者说,让多重事件空间可能重叠的方式。

宁波美术馆
 类似的观念也存在于黄声远的罗东文化工场,设计师采取把艺廊吊起来的策略,把底层空出的地面提供给所有想要使用的人和任何可能性的活动,包括日常生活和即兴活动。

宜兰罗东文化工场
02
自宅室内
两室一厅造园记
童寯先生说过:“园林建筑在中国是如此令人愉快、有趣,即使没有花卉树木,它依然成为园林”。这恐怕也是支撑王澍两室一厅造园记的最初思想依据,但真正的起因还是要回到他对文人式隐居生活的追求,王澍自己经常提到,他其实首先视自己为一个文人,幸运的是,他又是一个精通建房艺术的建筑师。面对当今如此单调而喧嚣的高楼城市,让他不得不想有一处可以安静放松、临时抛开世俗的诗意居所。他想做一个李渔。
可是如何在只有50㎡左右的房子里造一个园林,这是一个几乎没有先例的难题,何况这不是在室外,这里没有天空,没有流水、也没有土壤。即便如此,苏州“残粒园”和李渔“芥子园”这种不算先例的先例还是激起了他的挑战欲望。实际上他要造的园林,已经不是那个江南古典园林,而是园林的一种抽象,一种可以与当下生活相结合的空间世界,这个世界对我们当下来说是陌生的,但却不排斥日常居住。
因此他的造园,就是一种想象的替换,是一种对熟悉的替换,即在一种特定的结构意义上将园林所表达的异质的文化制度嵌入当下的境况,从而重组我们赖以生存的制度的意义。这种对既定结构的解构和重组,也就是对熟悉的意识形态规约的突破,摧毁现存日常最亲近的建筑经验。具体做法就是拆除原有住宅内部所有的门和非承重隔墙,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抽空的让人生疏的住宅内部,似乎这样就已经完成了造园第一步。

王澍自宅平面透视图
在面对一个抽空和生疏的住宅内部,接下来的事情无疑就是建造/修补一个让人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
在阳台嵌入一个转了角度的盒体—亭子,作为一个抽象化的“戏剧舞台”。
>对原有曲折墙体言语的复制和重复,形成一种“符号链”。
>将卧室、厨房、厕所以大木作的方式进行立面化处理,形成一个个“独立房子”,隐喻着园林里的建筑群概念。
> 将书架处理成一个五层楼的立面。


>在厨房和卫生间的移门处做档栊,产生了如同江南乡下临街住宅的户门的感觉,产生一种户内户外感。
>厕所在视觉的透明处理,是对日常私密性的反转,加强了非日常语言的使用,是对园林异质文化的靠近。
>桌子和椅子的建筑化想象。
>大片纯粹白墙,有助于打开想象进入另一个世界。

王澍自宅 亭子、书桌

不能住的“房子”— 灯
在完成了以上一系列修补之后,最后结束于八间不能住的“房子”— 实际上是八盏相似而略微差异的木质灯具。这里王澍也称之为“小品”细节,这种小品细节在形式简洁的现代建筑中,一般很少刻意表现。因为在我们正常的设计体系中,一般是从总体构思到总平面,再到功能平面、立面、剖面,最后再到细节,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等级次序观念,常常导致设计存在着一种可预期性,我们理解的规范体系规定着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而遗漏了最直接最物化的个人经验和最有趣味的“小品”细节。
这种小品细节在小品文字和小品文人画里都可以见到。清代文人李渔的《闲情偶记》里的文字描写可谓是小品文字的代表,李渔不成系统但非常详尽、细微甚至近乎狂热的描写,尽是从自身个人直观出发,拒绝从抽象整体概念去描述,这似乎也体现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
对灯具这种琐碎细节的呈现,正是对一种系统等级概念的抵抗,对设计大的主题(如平面、空间、总体构思)重要性的瓦解。相反,灯具这种小品细节的表现,更能直接增加个人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人文趣味。八盏灯同样通过建筑化的处理,以合并设计语言的分类为目的,达到一种设计语言的简略,并保持它们的同一和差异。在整个室内空间,这八个同构异质的微型建筑,在时间的介入下,通过一根语言线索而串连起来,形成某种“情节事件”。
03
顶层画廊
只有两个词的语言
在顶层画廊设计中,王澍想尝试一个哲学问题,就是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发问:用多少条街道、多少幢房屋才能构成一座城市?用多少个词才能构成一种语言?存在一种只有两个词的语言吗?这是对语言根本的追问,也是对城市根本的追问,同样也适用于对建筑根本的追问。
于是顶层画廊的设计就从最简单的两个词开始……
两个词:首先是划分两个空间,一个画廊和一个酒吧,一个代表着空白,一个代表着杂多。其次是两个“门房”,王澍给他命名一个叫“幻灯机”,一个叫“照相机”,它们俩是一种并列关系,一种对仗关系,各自独立。两个“门房”采用相同尺寸的正方体,既相似又有差异,通过重复的方式制造一种隆重感。

画廊空间平面图

幻灯机

照相机
无来源的复制: 然而只用两个词来完全建立一种新的语言似乎还远远不够,似乎也没有必要, 不过像小说中“中国套盒”式的叙事方法是机智的,它是在细微的差异中逐渐展开关于新语言的构建,是一种有“来源”的复制,只是让这个“来源”变得无意义。想要完全摆脱“来源”确是一件难事,不过至少我们可以摆脱样式、风格、意义这一类语言的纠缠,让营造思考直接进入纯粹物质性的材料和技术。
现场制作:从材料和技术开始思考的方式,是一种更贴近真实的手段—叫做现场制作,相对于从抽象概念设计来说,他是把设计主体移出了中心的位置。首先是材料,由材料决定技术,技术指导着现场制作,反对以自我为中心的施工图纸模式,更希望根据现场的真实情况来不断地调整构造工艺做法。
没有中心的合唱:材料只使用限定的材料,技术都是基本技术,在这个原则下,尽可能让工匠获得更大的自由度,于是设计的主体性进一步退却。另外在整个营造工期里,会有王澍不同的朋友来访,他们会给出只言片语的建议,而这些建议都直指实物,进而营造工作成为一种对话,和一种没有中心的合唱。这种直指实物的对话,都是在预定设计和熟悉场景的范围之外,更具“创造性”。
戏剧性:这是一个具有戏剧性的空间,每个人进入这个“空的剧场”都会不自觉的进入一个戏剧角色,并能莫名地想象成一个不同时空的场景。我的理解是,在某种程度上就如陈默艺术工作室一样,可以随时触发空间发生各种活动和想象的可能性。
04
夯土实验
这是一个对超微型小住宅的实验,起初目的只是为了做一个雕塑,然而这个“雕塑”已经包括了“站、坐、躺、行”四种基本姿势所需的基本空间,这全然已是一个住宅的原型。
这个夯土“墙门”主要有两片土墙,一片高1.6m,另一片高2.4m,厚度为80cm。至于当初为什么选择夯土作为主要材料,王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和原因。其中一个目的是想去测试这种被遗忘或放弃的材料和技术的还能有什么潜力,例如通过新技术的改良,利用钢模板,加入大量的竹筋和石灰,让夯土墙有了新的结构力度和面貌。
土是全部直接用现场挖出的土,土中还含有大量残砖碎瓦以及人骨、牙床之类的东西,最终他是直接利用它最原始的成分,因为这样可以反映出最真实的场地内容,目的是不想过多表达之外的一些意义,只关心最直接的技术构造问题,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造房子”,而不是“建筑”,因为“建筑”附带了太多的之外意义,让房子穿上一层层虚伪的外衣和面纱,这样会让我们离真实和根本的问题越来越远,看不穿看不透,看不清看不全,我们要做就是让房子清晰裸露。


 夯土墙门照片
05
时间停滞的城市
找寻“异托邦”式的迷宫
这个章节读完后,并未找到相关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的相关内容,而是整个对“虚构城市”的构建和叙述,有理有据有方法,视角独到,观念新颖,目标明确,给我们带来了一种“非专业”的完全不同的城市观。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概念词汇来理解:
迷宫:帕奥罗.法布里在《文本里的迷宫》提到,一座城市就是一本“百科全书”,而“迷宫”的形式就是城市百科的唯一内容。这初听起来似乎有点难以让人信服,不过从大多数现代城市的演化来看,在开始都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规划愿景,然而在一个不确定的时间内,城市都会不可避免的演变为错综复杂的迷宫状态,即使像曼哈顿这种脱离自然兴建的城市,从综合的人工环境来观看时,其都市形态的轮廓都是无限地趋近并沿袭自然的模式。
城市的独立性:城市是一座“迷宫”,而“迷宫”具有一种不可把握性,具有一种超越人本身思考边界的独立性,因此可以说不是人思考城市,而是城市思考人,城市是如同“神话”一样自存自在的,有着自身一套无关乎人的运转规律。
时间停滞的城市:城市本身的状态与年代顺序无关,城市的变化也并无唯一的时间向度,即城市并非一定向前发展,我们现在也并非处于最优越的阶段。如卢梭所说:“最原始的语言都是诗歌般的”,城市也是如此。这样的观念让我们相信,最理想的城市或许在很久很久以前。所以我们的观念应该转向对城市事物进行无时间排列,以及无等级大小优劣排列,形成一种“共时性”城市结构观念。这正如阿尔多.罗西的城市观点,将城市看作一个历时性和共时性交汇的产物。
知识型:“共时性”城市观念下的城市结构模型一般我们很难察觉到,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只是被遗落在我们经过知识思考教化的视野之外,被我们现有的知识系统蒙蔽了,这里的知识系统正如福柯在《词与物》中提到的“知识型”的概念,即一种带有范畴的认识论。
一种分类描述:罗兰.巴尔特提到的“没有地址”(街道没有名称)的东京和中国清末的豸峰全图,反映出一种看似无理性、无逻辑、无用处,甚至莫名其妙的一种分类描述方法,实际却可能更加真实,更加经验,更加具体,更加复杂的而更符合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方式,这种分类法或许比我们专业性城市设计表述更具优越性,实际也是如此。
如豸峰全图把不同等级的事物等价的画在一起,它直接表明了这个村落事物的总和,或许是最接近这个村子的真实现实。

清末豸峰全图
异托邦:我们今天已无法理解这类城市表述,因为我们存在一种认识论的断裂。这种断裂很难跨越,我们被局限在自己的系统里,迷失在自己的语言结构内,只注重言语,不在意语言,我们也“忘记”了我们曾经的语言,那种类似《山海经》类似庄子的一种“异托邦”空间思维。
无主体知识领域:所以我们必须进入一种无主体知识领域,才可以构建一种“异托邦”式的模型。这样就要求作为主体的人“消失”,人只不过是城市中的一个成分而已,与其他事物等价。于是一种或多种新的城市语言结构边渐渐映入眼帘,或许不是新,只不过是类似豸峰全图那样语言描述模型又回来了,而且会是多种可能性。
两个原则:对于像豸峰全图那种具体性的城市表达,我们离不开两个相当重要的原则,一个叫相似性区别,另一个叫邻近性区别。这两个原则常见于中国美感经验中,如王羲之的字(相似性区别)和两个相邻的庙宇(邻近性区别)。这也几乎是具体性城市的两项基本原则,它要求我们对最平常的自然环境和事物进行最细微地观察。
然而出自乡村小镇(豸峰全图的小镇)的原则特征是否可以适用大都会城市呢?有以下两个范例可以说明:
首先是柯布西耶的三张手绘图,第一张是一棵树下飘落的枝叶,树木、断枝、落叶、苔藓被细致的区别出来,这种严格性与精确性接近一位分类科学家的工作;第二张是一只蜥蜴的形态学描述,一只完整的蜥蜴切割下来的头、足、躯干、尾、爪都被描绘至少两次,出现在图上相邻或不相邻的位置,它们之间只存在很细微的差别;第三张是一种“重造”手绘,它显现为有计划的混乱的自然事物与被人重造的图样之间,这里明显的利用着“邻近”和“相似”这两个原则。



第一张手绘

第二张手绘

第三张 “重造”手绘



其次是“织体”城市概念,北京等许多城市在上千年前就已经是大都市,但与豸峰却有着相似的同构,这如同一张完整的丝织地毯与一块地毯碎片的关系,不管尺度的大与小,它都是
一样的完整。城市设计的方法与城市大小尺度无关,城市就是一种“织体”。
织体城市:织体城市有三个基本性质,整体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现代城市,特别中国城市正在丧失这三个方面的性质,走向织体城市的反面。第一,城市正在丧失整体性,体现在城乡的断裂与对立上,也体现在大都会本身的支离破碎,然而现代城市却希望通过非常单一的层次来体现整体性,例如强调道路交通,强调城市轮廓线,强调空间序列等等手段。第二,城市丧失了丰富性,城市里的动物、植物、质感、织理等很多不易把握的东西,都在逐渐撤退。第三,丧失了差异性,织体城市是从差异性中确立同一性,如今的城市是从同一性出发制造差异性,只强调简单的构图而不是城市的秩序本身。
城市的两元构造: 城市语言如结构语言学,任何语言结构总会产生某种平行构造的两元轨道,一是关于内容、功能、语义,也是关于纯粹书写的,中国的书法就是典型的两元构造。
类型学与算子:织体城市的营造活动是介于思辨和技术之间,中国一百年前,只有营造活动,没有设计活动,营造就类似于列维.斯特劳斯所说的“修补术”。营造工匠的工具是封闭的,工具是有限的,但又却像算子意义是无限的,可参与统一类型的任何运算,还可跨越类型,可循环利用。类型是一种记号与作为记号的形象,它包含场所、历史和集体记忆,是一种可以在时间中往返运动的事件的点。类型和算子共同作用这织体城市。
结语

至于设计到底从何开始,似乎讲了很多,似乎又什么没讲,正如王澍的第三种描述,或许开始于那些具体而又混乱的片段,一种诗歌般的、胡塞尔“现象学”般的原始的、先验的直觉。这为我们打开了另一种看待世界的窗口,也促使我们对现存的建筑学知识体系进行深刻的反思。




编辑:一间竹

排版望歸山
招 聘
拆书员(N名)
案例分析((N名)


要求

1.阅读指定书籍以及相关论文、资料撰写拆书稿,主编一对一教你读书写文章
2.无学历要求,上学或工作


收获
1.监督自己读书并思考,拒绝无效学习
2.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3.看书不愁没资源


要求

1.分析指定案例,根据个人擅长的方面分配任务,多人线上合作
2.无学历要求,工作上学均可,学习欲望强


收获
1.学习经典案例,拒绝无效学习
2.提高自己专业水平
3.看书不愁没资源
主编微信
ZRY517517 
 (请备注应聘职位)
想赚钱的勿扰,想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可以撩我。

欢迎加入QQ学习交流群

群号:984785552



多书籍等你阅读



☝客服小东
开通会员
  • 专业书籍分享
  • 建筑前沿杂志



书籍推荐 | 案例分析 | 拆书稿 | 杂谈 | 网课
转载及合作:ZRY51751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手记”(ID:DongXiXiaoYuanStudi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