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一所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采用书院联邦制,坐落于英国剑桥。其与牛津大学并称为牛剑,是罗素大学集团成员,被誉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剑桥大学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前身是一个于1209年成立的学者协会。202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5、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3。
source:http://www.andrewdunnphoto.com/
八百多年的校史汇聚了艾萨克·牛顿、开尔文、麦克斯韦、玻尔、玻恩、狄拉克、奥本海默、霍金、达尔文、沃森、克里克、马尔萨斯、马歇尔、凯恩斯、图灵、怀尔斯、华罗庚等科学巨匠,约翰·弥尔顿、拜伦、丁尼生、培根、罗素、维特根斯坦等文哲大师,克伦威尔、尼赫鲁、李光耀等政治人物以及罗伯特·沃波尔(首任)在内的15位英国首相。
剑桥大学在众多领域拥有崇高学术地位及广泛影响力,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金三角名校、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及剑桥大学医疗伙伴联盟成员 ,衍育了科技聚集地“硅沼(Silicon Fen)”。设八座文理博物馆,馆藏逾1500万册的图书馆系统及全球最古老的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书籍简介
在为什么我们建造罗文摩尔探索建筑从概念到居住的建造过程,并揭示了建筑自相矛盾的力量:它看起来固定而坚固,但总是随着周围的生活而变化。
穿越全球,穿越历史,通过愚蠢、美丽、奇观和微妙的作品,摩尔对建筑的构成、它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我们觉得它引人入胜提出了一种具有挑衅性和反传统的观点。您将永远不会再以同样的方式看待建筑物。
▍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培瑞克曾将其创作分为四大同等重要的类别:自传、说故事、文字实验与游戏、社会学关怀。其中,社会学关怀又以日常生活和空间观察为重点,尤其关注那些最平常、琐碎、易被忽略、看似浮动、不确定、残余而无意义的平凡生活事物,即所谓的「次于平凡的平凡」。学者喻为二十世纪下半以来在日常生活之文学书写方面最重要、最具影响力的作家。相关著作包括《空间物种》、《思考/分类》、《次于平凡的平凡》、《试图写尽巴黎一地点》等随笔集。
▍书籍简介
▍书籍简介
建筑取决于——什么?关于人、时间、政治、伦理、混乱:现实世界。Jeremy Till 在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中坚信建筑不能自拔;它的存在依赖于自身之外的事物。尽管建筑师喜欢对他们的实践提出自治、纯洁和控制的要求,但建筑仍受到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的冲击。在整个过程的每个阶段,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入住,情况总是会干扰建筑师的最佳计划。然而,建筑师往往否认这一点,害怕偶然性,更喜欢追求完美。在 Architecture Depends 中,建筑师兼评论家 Jeremy Till 提出了一项拯救建筑师的建议:一种弥合实际建筑与建筑师希望建筑之间差距的方法。混合了轶事、设计、社会理论和个人经验,Till 的写作总是易于理解,在高低之间自由移动,就像他对建筑本身的建议一样。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卡尔维诺 1923 年出生于古巴,但在意大利的圣雷莫长大,他的各种作品的灵感都来源于此。1947年获都灵大学文学学位。在晚年,卡尔维诺对教学和电影产生了热情,并广泛旅行以实现这些追求。1985年因脑溢血去世。他在生前获得了多个奖项,包括世界奇幻奖、里乔内奖、巴古塔奖、维亚雷焦奖、圣文森特奖、国际查尔斯维永奖和荣誉军团奖。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尼日利亚作家,1930年生于尼日利亚,代表作有《这个世界土崩瓦解了》《再也不得安宁》等。曾获曼布克国际文学奖、英联邦诗歌奖、德国书业和平奖、尼日利亚国家奖等多项大奖,被英美等国大学授予了二十多个 荣誉博士学位,入选“全球百名公共知识分子”。
▍书籍简介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2003年,她的首部长篇小说《紫木槿》获得2004年橘子小说奖的提名,该小说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尼日利亚的政治骚乱和一个被信仰裹挟的家庭的悲剧,最终获得2005年英联邦图书奖最佳新人小说奖。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半轮黄日》窥探了尼日利亚的内战伤痛,小说获2007年橘子小说奖。2009年,她的小说《绕颈之物》获得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提名。
2010年,阿迪契入选《纽约客》评出的“二十位四十岁以下的小说家”。2015年,《时代》杂志评选阿迪契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
2014年,她的TED演讲被集结成同名散文集《我们都应该是女权主义者》。她最近的一部长篇小说《美国佬》呈现了作者对美国种族政治的思考和感受,该书摘得2013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小说奖。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书籍简介
▍书籍简介
在她的第一手资料中,她探讨了减少一次中途停留如何影响鸟类的整个旅程,以及马蹄蟹——一种每年一次上岸的古老动物——的消失如何不仅威胁到红结的生存,也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马蹄蟹血在疫苗、医疗器械和静脉注射药物中检测有害细菌的能力无与伦比,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Cramer 提供了独特的见解,了解在日益脆弱和拥挤的海岸上,红结节、马蹄蟹和人类的生活是如何交织在一起的。她雄辩地描绘了小鸟的坚韧和许多人的勇气,他们一只鸟一只鸟,一个海滩一个海滩,让红节飞扬。
▍书籍简介
伊莎贝拉·特里和她的丈夫查理·伯勒尔被迫接受在克耐普的土地上进行集约化耕作在经济上是不可持续的,实现了惊人的信念飞跃:他们决定退后一步,让自然接管。由于引入了自由漫游的牛、小马、猪和鹿——曾经在英国漫游的大型动物的代表——这个占地 3,500 英亩的项目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见证了野生动物数量和多样性的惊人增长。
极其稀有的物种,包括斑鸠、夜莺、游隼、小斑点啄木鸟和紫帝蝶,现在在克内普繁殖,其他物种的数量也在飙升。Burrells 退化的农田再次成为一个功能正常的生态系统,生机勃勃——一切都靠自己。
当自然获得尽可能多的自由时,Wilding 是对自然之美和力量的惊人描述,具有个人性和启发性。
▍书籍简介
2019温赖特奖、2019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2020斯坦福·杜曼旅行图书、《卫报》21世纪百佳图书、《时代》周刊2019十大非虚构图书。
被《卫报》誉为“当代最具雄心的叙事性非虚构作品之一”,口碑爆棚!媒体盛赞!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出版人周刊》《图书馆杂志》《时代》周刊、Amazon、Slate、柯克斯书评、纽约公共图书馆、美国国家公共电台……2019年度好书!
《旧金山纪事报》《洛杉矶时报》《大西洋月刊》《观察家报》《金融时报》《爱尔兰时报》《科学》杂志、《自然》杂志、《户外》杂志、芝加哥书评等二十余家媒体好评如潮!
“深时”是地质时间概念,是地下世界的计时单位。在萨米族传说中,地下世界像是人世的颠倒镜像,地面就是镜面,“生者直立,而逝者行走时上下颠倒,二者的脚彼此接触”。
本书讲述的是黑暗之旅,是对地下世界的求知之行。从中石器时代藏骸所、深海实验室、森林菌根网络,到双生地下城、地下无星河、战时万人冢,再到洞穴岩壁、冰臼、核废料处置库……我见到了一些希望自己永远铭记之物,也见到了一些宁愿从未目睹之事。我们脚下的世界,不只安顿着黑暗和死亡,也珍藏着隐秘的人性、漫长的文明。
▍作者简介
麦克法伦以行走滋养书写,处女作便将当代旅行写作推向了新高度。《格兰塔》前主编誉之为“当代最好的行走文学作家”,《华尔街日报》称他为“当代最好的自然作家及诗人”。2003年获《卫报》首作奖、《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青年作家奖。2004年获毛姆文学奖。2017年获E. M. 福斯特文学奖。2019年获温赖特奖、美国国家户外图书奖。
▍书籍简介
▍作者简介
除了她著名的印刷作品外,雅各布斯还以组织基层努力阻止可能会破坏当地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而闻名。她在最终取消曼哈顿下城高速公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 1968 年移居加拿大后,在取消 Spadina 高速公路和相关在建高速公路网络方面同样具有影响力。
▍书籍简介
▍书籍简介
展览讲座
展览讲座丨秋冬之际,你一定要打卡温哥华这7个宝藏艺术展:小野洋子、毕加索、加拿大华人移民展等
展览讲座丨建筑师的装置“实验”与立场——CADE“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特记(上)
展览讲座丨建筑师的装置“实验”与立场——CADE“材料的可能性”空间装置展特记(下)
展览讲座丨浩气展虹霓,精彩即将开启!首个亚洲建筑设计趋势展亮点重磅公布!
展览讲座|北京国际设计周“意匠营造”主题展 /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UED
展览讲座 | 安藤忠雄全球巡展登陆北京,光影盛宴,共赴建筑之“青春”
展览讲座丨丹下健三展览:1938-1970:从战前时期到奥运会和世博会
展览讲座丨Ennead设计的上海天文馆独家探店视频火热出炉!
展览讲座丨尹山湖美术馆生活之内Insight & Vision
展览讲座|成都重庆-大师作品top系豪宅项目考察【环球建筑】
展览讲座 | 景观学生的追梦天堂,在景观比建筑还强势的宾大设计学院野蛮生长
展览讲座 | 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全球城市生态环境中,建筑与空间创作实践将如何产生共鸣?
展览讲座 | 2020广州设计周首日1000张美图来了,速来打卡!
展览讲座 |【UKERDESIGN】巴别塔/BABEL2020设计上海
展览讲座 | 一个小展:Near future living light | E2018
展览讲座 | Arch Week Milano米兰建筑周2020.09—几位女性建筑师的思考与实践
展览讲座 | 电影建筑师的讲座:电影·建筑·零距离/CADE系列沙龙
展览讲座 | 建筑师Fernando Higueras作品展FROM THE ORIGIN
展览讲座 | 让·努维尔上海个展与讲座:在我脑中,在我眼中......
纪录片推荐 |《抽象:设计的艺术》插画师Christoph Niemann的脑洞大开
纪录片推荐 |建筑大师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漫画手绘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库哈斯著作《S, M, L, XL》——建筑学生的圣经
读书笔记丨《认识建筑》:全球首部以体验为核心的建筑类入门读物
读书笔记|多读,未来不怕Reading作业:《大都会建筑》之“投机的终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UniDesignLab”(ID:UniDesign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