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我的主页,右上角进去添加星标
以及多互动(点赞、在看、收藏、转发)
这样新的推送才不会被时间线淹没哦🥰
截止1949年,Christian Dior的出口占据全巴黎时装产业出口的75%,更是一己之力占据全法国5%的出口。此等高光,以后也不会再有品牌能重现。同年年尾,Christian Dior在纽约开设了美国的第一间精品店。
《纽约时报》在1954年的报道
赞誉他是一个把家布置成花园的绅士
半个多世纪后的2020年,因为新冠大流行导致伦敦封城,让Dior现任的男装艺术总监Kim Jones有了大把时间在家整理书房。他的个人藏书超过2万册,其中包含“垮掉一代”(Beat Generation)的美国作家Jack Kerouac的一些手稿、初版和一些信件。还是儿童时期,美国便是Jones痴迷和向往的地方。Jack Kerouac的经典之作《在路上》(On the Road)便是以战后的美国为背景,讲述作者自己和几个朋友一路从东往西海岸出发探索人生的历程。
家在西伦敦的Notting Hill
这座豪宅有800平米
《在路上》代表一个激进、自由的时代,用垮掉派文学来创作Dior 2022秋季系列的灵感由此诞生。
1)
作为首场在伦敦举行的男装秀,Dior选择了在Olympia London(伦敦奥林匹亚展览中心)发布,Simon Parris担任本场秀的音乐人。Parris请来英国演员Robert Pattinson去模仿Kerouac的口音来诵读小说里的篇章。Kerouac的父母来自加拿大的法语区,虽然是美国出生,但直到他六岁才开始学英文。所以一直到青少年时期,法语口音的英文都是Kerouac的标签。Parris再在Pattinson的声音上加入鼓点,混出了本场秀的音乐。
从Jones的毕业秀至今,Parris就一直是他的合作伙伴
终于,Dior 2022秋季男装系列在一卷长达80米的巨型“书卷”中开始——这并非3D特效。如同娓娓道来的故事,“书卷”在两侧观众的注视下缓缓在舞台上延伸,上面印着《在路上》的传奇手稿,以此来致敬Kerouac。
第一位模特走了出来。
2)
如同打开了一只载满公路旅行所需所穿的旅行箱:无袖战壕风衣和背后的双肩包为一体,让跋涉有了应对多变天气的准备。
学院风大衣有着Dior标志性的轻盈柔和质感,是源自Marc Bohan担任Dior创意总监时期所创作的格纹软呢。
Fair Isle(费尔岛)是苏格兰北部的一个小岛,整个岛上只住了65个人。即便如此,岛上也有一个富有盛名的特产Fair Isle pattern(费尔岛花纹)。在这一季Dior男装,可见针织Fair Isle上点缀数千个精巧微型亮片刺绣,闪烁着微妙的光茫,泡泡纱上织有 “CD DIAMOND”钻石图案标识。
“于我而言,美式运动装即当代男性衣橱的基本调。”Kim Jones说。他擅长剪裁,那些宽松、慵懒的意识形态与美国式运动装的轻松自然地保持一致。
套装和夹克沿用源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原版软薄绸,饰有一系列Dior方巾图案和“D”字母印花,中间点缀美国黄石公园和Kerouac所钟情的加州大苏尔(Big Sur)等国家公园景致。
一个多世纪前,一名德国的年轻裁缝将牛仔面料带去了美国,它在后来被牢牢地打上了美国的烙印。事实上,牛仔面料起源于法国。作为本系列的重要面料,水洗牛仔布散发着浓郁复古风情。但该复古水洗丹宁面料名为 “serge de Nimes” ,通常用于高定中。这些丹宁齐脚踝的长度,在行走中迎风前进。
在美国中部运动服饰的现代休闲风格之上,Dior加入了巴黎高级时装屋的精致考究。主基调充满柔和淡雅,间或点缀几抹经典的Dior灰,同时浆果色、象牙色和似黄似绿的夏翠丝色亦出现在本季男装,让人想起它们曾经是Christian Dior礼服会出现的颜色。
巧的是,在今年亦正好是Jack Kerouac的一百年诞辰,所以有好几件单品是致敬于他本人——
一件套在格纹衬衫外的斜纹软呢夹克,是Jones根据回忆里多年前去旧金山的“垮掉的一代博物馆”(Beat Museum)时所见的一件类似藏品复刻出来,Kerouac曾是那件夹克的主人。
Kerouac首版小说的封面设计,以手绘和印花形式铺陈于桑蚕丝科技面料衬衫和皮革夹克之上,作为本季开场和闭幕的两个造型首尾呼应。只见模特身穿绘有Kerouac《科迪的幻象》(Visions of Cody)小说封面的皮革夹克走了出来。他搭配轻便速干的再生尼龙抽绳短裤,已随时准备好上路。
为诠释Kerouac的加拿大祖籍,Jones特意将加拿大冰球队员的球服做成了时装。通常冰球球服在手肘、腰部均有两道横条纹的设计。那两道条纹Jones用了富有未来感的鲜亮颜色,正面印有Dior的Logo,背面是1947——Dior这间时装屋创立的日子。Jones还从Kerouac遗产执行人那边申请了小说封面的花体字,去重新演绎了Dior的字体。
时装之外,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配饰也勾绘出旅行的画面。做旧风格的卡其色和靛蓝色Dior Oblique图案的马鞍包,搭配上了登山绳。
设计成水壶、iPhone外壳造型和书本造型的手袋,像是在诠释战后珍惜物资的“改造”。
猫眼墨镜搭配镜面镜片,让其更像是90年代航海员的配置,预示着要跨越洲去更遥远的地方。
衬衫外的领带多为波点、方纹或千格鸟纹。有趣的是在现代男装里消失多年的领带夹回来了,这次它们被塑造成了铅笔的形状,文学化作了时装。
袜子也在这一季的造型中扮演活泼多变的角色,搭配系带凉鞋、搭配蹭亮的经典德比皮、或将裤子扎进去套进融入亮片刺绣格纹嵌饰的Dior登山靴。
另外还有Victoire de Castellane的加持。de Castellane不光是贵族(普罗旺斯伯爵的后代)、给老佛爷当过助手、给Chanel走过秀,现在还是Dior的珠宝设计师。
这一季安静,藏着只有穿着者才能感受到的细节。那般真实得如同亲密关系,有着电子书所没有的、纸质书那样的私密和仪式感。
3)
担任本季走秀的不少模特也读过这本《在路上》,他们甚至在试镜时就能随口拈来书中的句子。当天与Dior 2022秋季男装秀同一地点揭幕的,还有Kim Jones个人收藏书籍和手稿参与的特别展览。Jack Kerouac是整个展览的核心人物,所有展品呈现在聚光灯照射下的玻璃橱窗中。
这个名唤“无处归去,浪迹四方”(Nowhere To Go But Everywhere)的展出获得全球顶尖珍稀书籍经销公司Peter Harrington的支持,仅展出这一夜。
Peter Harrington尤其受时尚界的喜爱:老佛爷曾经每个月都会在那里购入10到15本书,大多是当代诗歌和爱尔兰小说家James Joyce的不同版本;Kim Jones从几年前开始在这里搜寻英国作家Virginia Woolf不同版本的古董书,Peter Harrington还为Jones在Fendi的高定秀场提供了陈列支持——将书柜搬到了秀场上,书柜里全是他们店内的绝版精品;甚至有传闻Burberry的高管在购买精品书籍作为送礼时,也会来这里挑选……
Peter Harrington的文学专家Sammy Jay直言:“很多珍稀书籍根本不会流向拍卖行,它们本是按照一件装饰品来制作的,比如有独家的插画,或者绝版的书皮。它们在我们这里就直接被时装设计师买走了。Virginia Woolf的大理石封面的书籍,后来成为了Kim Jones用在Fendi高定身上的灵感。”
为这一夜,Sammy Jay从超过100册的不同Kerouac初版中甄选出60册,再配合Kim Jones这些年陆陆续续收藏的“垮掉派”相关收藏一起展出。因为珍稀,Dior还邀请了许多中央圣马丁的在校学生前来观展。他们是Jones的校友,Jones希望这个展可以启发他们如何从书本中获得创作灵感。
4)
Books are new black, darling.
2021春夏高级定制,Dior化身Old Master。在老油画一般的镜像中看不到都市、高科技和元宇宙,反而是回到了Italo Calvino小说中白马、挂毯和斜阳为置景的画面中。以及,手里的书。
还有2019秋冬的Chanel高级定制。巴黎大皇宫这一次被布置成了图书馆——这甚至是最理想中的图书馆,阳光照下来撒在高低不齐的书皮上,像是铺上了一面又一面的Chanel斜纹粗花呢。
书,可以是最时髦的配饰;书店,可以是最时髦的据点。
娃娃脸超模领军人Lily Cole
时尚圈的读书狂人,每一场秀的后台她都在读书
她买下濒临倒闭的书店
担任Books are My Bag的大使
巴黎:Palais de Tokyo
是巴黎众多博物馆书店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很多Hipster不喝咖啡也不买书,就在沙发上躺着工作;音响藏在地板地下,音乐从脚底传来。这里有许多先锋杂志,在这里我发现了一本叫Égoïste的季刊杂志,是心目中可以和Vogue Italia媲美的时尚圣经。
以及,埃菲尔铁塔从这里望过去已经足够。
巴黎:Librairie Galignani
距离Chanel总部很近,它是欧洲大陆的第一个全英文书店,可当成一个历史景点。但,其实里面没有很老旧。这里很多宝藏时装书,我在其中一本翻到印有John Galliano SS1994的发布会邀请函,这张图网上都找不到。
里斯本:Ler Devagar
起初只是觉得好看又好拍,但它的2.5层起,是个极老的工坊,很多古老机器和装置展示在这里——那种感觉很妙,有点像在摄影棚片场从旁边铁楼梯一直走到最高处从上往下看影棚。
波尔图:Livraria Lello
想说,世界上擦边的“哈利波特诞生地”也太多了吧!?本身书店是极美的,但进去以后全是人从众。这个书店从早到晚无时无刻都要排队,疫情前要排大概30~45分钟,一边排队的功夫可以一边手机把票买了,买书的话可以用门票抵掉。
伦敦:未知
我想不起名字的一间酒吧。一面墙全是威士忌没错,另一面墙整面书架摆的也是真书。暗藏玄机的是这面书墙是可以像密室一样推开,有一条黑不见底的通道直达地下室。地下室低矮到只能弯腰进去,摆满桌子,人声鼎沸,Casual得完全不像是威士忌吧而像在爱尔兰点啤酒。
那时我开玩笑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可以躲在这个密室内醉生梦死。如今一想,说不定这一天真的会来?
曼谷:Central Embassy
逛Central Embassy的买手店Siwalai,也不要忘了在上去看看书店。阳光洒满整层楼,伴随咖啡的香味,一个美不胜收的书店。Central Embassy建筑由伯明翰Selfridge的同一个建筑师事务所Amanda Levete Architects设计,走在里面有一样的妙。
Central Embassy最大的好处是:泊车弟弟可以在门口帮忙叫出租车并给司机精准的地址。去泰国玩你会发现这多有用。
墨尔本: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
一个图书馆都能作为景点,可见墨尔本值得入内参观的景点真的寥寥无几。但State Library of Victoria里面确实漂亮,很像英国一些大学的图书馆,而且有一些特别的书作为藏品展示。
上海:ZiWU誌屋
ZiWU誌屋太美了,我去的时候比较走运,正好是品牌包场做活动。邵老板大方把自己三楼办公区开放,可以凑很近去欣赏他的艺术藏品。一层中间放置的《棱镜鹿》由日本雕塑家名和晃平创作,闪烁的圆珠下,是一头真鹿的标本。
许多年前在学校的图书馆里发现金庸,不知道是台湾版还是香港版,已经让人又惊又喜;再到后来在Soho一间二手书店里发现彩色插画版的法语《红楼梦》,错过就再也寻迹不着……
在那些时刻忽然发现:即使被放逐到一个完全不同语言的地方,也会有熟悉的书和你说着悄悄话。
15倍价钱从苏富比拍来的Prada,要供奉在哪儿才好膜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冷冷冷大侠”(ID:daxiale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