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店、外国人、胡同、做设计,这一系列关键词组合在一起虽然不明意味,但因为奇怪足以引起好奇。这些是本次设计街坊的访谈对象,设计工作室LAVA的标签。
这个坐标北京的外国设计工作室,疫情前一直保持着一半外国人一半中国人的“混血”团队配置,在胡同以及各种博物馆美术馆与电影节开展设计活动。但在过程中,如何沟通、结合东西方文化、丝滑流畅地做设计?本次设计街坊,带着对LAVA的好奇,我们进行了线上提问。
▲快樂 All-IN
店:在北京呆了近十年,现在中文水平怎么样?
LAVA:学习中文是终生大事!但因为工作很忙,身边也有很多国际友人,我并没有把学习中文放在第一位。不过我对中文双关语小有研究,有些甚至被我的同事称赞还不错,至少他们表面这样讲,哈哈哈。比如,我把我们的夏校项目取名为“三个月热度”,为gay设计的T恤还玩了个谐音梗,”gay你点颜色看看”,新年贺卡叫“红包鸡丁”(宫保鸡丁)。
▲Gay你点颜色看看
店:在设计过程中,语言或者文化的不同会成为你们与客户沟通的障碍吗?
LAVA:当然啦,很多时候如果我能跟一些中国客户直接交流会便利很多。但偶尔我也会觉得翻译或许救了我一命,它能避免我以极度直接的方式去表达。总的来说沟通还是没啥大问题。这样也能让我们的设计理念保持简单、直接。
▲「里外里」快闪旅行社
店:这种较为直接的沟通方式是不是会让你们不那么受到设计方面的制约?因为我们发现,中国人骨子里是很怕起冲突的,以至于很多设计师在最后会选择不沟通、大部分时候直接妥协。
LAVA:我认为客户会选择和我们工作是因为他们想要我们的意见。我和我的团队总是对客户的反馈充满疑问。我们是真的想理解项目背后的逻辑,才能够想出合适的视觉解决方法。
▲窗口服务
店:对比荷兰工作和中国工作,与同事相处有什么不同吗,对于「中国工作中“关系”占比极大」这种观点是否认同?
LAVA:人们总得有点喜欢你才会委以项目,不是么?传统的“关系”观念在我看来已经有点过时了,许多中国客户找到我们,表示很喜欢我们的作品,开门见山,想立马谈合作。没有所谓的吃饭喝茶,从大家的时间管理上来说,非必要不吃饭,哈哈。但是这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北京,而不是南方城市。
▲LAWAAI
店:开始项目时,拿到一个主题会如何进行调研?
▲2022年虎年新年贺卡
▲硬舌烧烤
店:这算是你们得出来的设计方法论吗?如果是的话,你们的设计师都会同样地使用这种“调研”方法去做项目吗?
▲肖像系列 - 中法文化之春
店:从芝麻开门可以看到你们从国内电商平台淘宝得到了许多启发,这其中吸引你们的部分是什么?
店:上述提到的这种基于本土文化自发创作的项目对于Lava在中国做商业项目的补充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句句兽充满灵性的动物们
▲2021 年 CHIC 時裝展
店:对于目前哪个作品是特别满意的,觉得是代表作?
Pff… really hard to pick out one, we do so many projects. If I see a year overview I’m always impressed, haha. I guess the one that has been coming back to us a lot is the Mobile Design Agency. Even though it’s a while ago, I think it’s the attitude that appeals to people. Making direct contact, making design with a clear purpose in an understandable way. In a way all of our later projects share that approach, even though the clients became bigger. From noodle shop to China Film Association.
▲移動設計公司
店:由于Lava也常做学校的讲座,在和中国设计专业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有更直观地感受到东西方设计的异同吗?
▲百年安全木柱
LAVA:我确实做了一些小组评价,就像我们工作室里经常做的那样。你可以跟别人学习很多,也可以解答别人的设计疑惑。总的来说,我是一个坚持由下而上方法论的人,也喜欢这样教学。盲目地跟从老师不是我想要在课堂上看到的,挑战、互动、独立思考才是。
▲三个月热度夏季工作室
店:那你们觉得中国设计和其他国家相比,区别应当是什么?
Chinese culture is so rich and full of stories, metaphors, sayings for designers to use, it’s an absolute goldmine.
So instead of parsing people and design for differences, I try to focus on the similarities foremost. China has great design thinking, just like everywhere else. And yes, Chinese designers look on instagram and international design blogs, just like designers in other countries. Designers like to feel connected. Trends you see here, you’ll see everywhere.
店:中国的设计工作室或设计师里面,你们比较认可的是?
店:你们对中国文化什么部分最感兴趣,未来想要尝试这方面的项目?
LAVA:目前,我们认为最有趣的中国文化项目之一是Drunk Poetry。
▲英雄醉酒
▲藝術獨立空間藝術節2019
店:之后还会继续留在中国吗?国内的疫情对你们有影响吗?
接到LAVA的回答后,我们感到很多能量。因为疫情之下,设计便利店也受到不少影响,而LAVA的观点很乐观,这份活力也感染到我们。
这次本来是抱着挖掘东西方设计不同而发起采访,在采访中这种固有认知却被打破了。我们看见LAVA趋向于寻找相通性,或许正是这种相通性,使得他们的作品在中国依然保持着设计与创造的生命力。也是通过LAVA,我们看到设计的世界化,以及我们所生活世界的设计化——即便是小小的面馆,也不妨通过设计变得更有意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设计便利店”(ID:designm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