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守护第一人,真正的艺术家

敦煌守护第一人,真正的艺术家


编辑 | 修先森

催更才会更新文章的公众号


文章视频可在抖音:野川设计 / B站:野川社 / 小红书:野川社


是什么样的魔力,只因翻阅了一本图册,就毅然回国远赴敦煌,就连死后也要安葬于此,并开启了世世代代的守护。

他就是常书鸿,满族,伊尔根觉罗氏,浙江杭州人。

跟常玉,徐悲鸿一样是当时中国最早一批赴法的留学生。

🔼 《中国第一批赴法留学生》


当时作品还被法国现代美术馆收藏,在法国颇有名气,并已跟妻儿定居。

🔼 《沙娜画像》


🔼 《巴黎家庭》


却在塞纳河畔的书摊上被这本《敦煌石窟图录》里的图片所吸引,以至只身一人回到国内,开始了艰难的艺术之路。

🔼 伯希和 《敦煌石窟图录》

1942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保护和研究敦煌的工作,但是当时国内的形式严峻,经费又非常有限,哪管得到那么偏远的敦煌,所以要车没车,要人没人,连研究器材都少的可怜。

🔼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员


我说几个事情就能知道当时是多么的困难,常书鸿为了研究敦煌,变卖自己的家具和40多幅油画。

🔼 常书鸿办公地方

为了保护石窟不受风沙侵袭,去县里求借款,还答应免费送画,为了修复壁画。

🔼 常书鸿团队和当地村民

自己用木头做爬梯,没钱买颜料,就用在当地的泥土中提取,晚上没有灯,就用绳子把自己悬在半空中,借用煤油的微光一笔笔的临摹壁画。

🔼 常书鸿爬梯子进窟检查


🔼 常书鸿带领团队修复壁画

连原配妻子都受不了这艰苦独自离去

🔼 常书鸿与妻子陈芝秀

放到现在,比如今天敦煌研究院招人都无人问津,可想而知,当年常书鸿的这份付出和毅力,非常人可比。

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样的执念为了一件不属于自己的作品不顾艺术家的尊严去奉献自己的一生。

因为,它是敦煌啊!

一个至今延续千年文明的中华历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四大文化体系汇流之地,敦煌的莫高窟里完整保存了大量北魏、隋、唐、宋、西夏、元代各时期的壁画、雕塑、文献,集西域佛教文化和中原儒家文化之大成,光藏经阁出土的文献就在五万件以上,还有九层楼、飞天壁画等,这简直就是世界的宝藏,终其一生也学之不尽的敦煌啊。

却在当时被世界各国的探险者掠夺,有用胶布剥取壁画,有用刀子切割文卷,带不走的就对其石壁画大量破坏。

🔼 莫高窟第320窟南壁 壁画被剥取后的疤痕


🔼 莫高窟第323窟南壁 壁画被剥取后的疤痕

至今还有两万件珍贵文物流失海外,面对眼前满目疮痍的敦煌,常书鸿保护的不仅是敦煌,是延续中华历史文化的传承

🔼 1914年莫高窟

在那个艰难的年代,常书鸿带领的团队用其一生完成洞窟编号492个,塑像编号2415尊,临摹壁画800多幅,后人对洞窟的保护和研究也延续至今。

在他去世后,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五个字:『敦煌守护神』,以“神”的称呼来感谢他为敦煌所做的一切。

几代敦煌人民,从未忘记过常书鸿,他是莫高窟最大的宝藏,是真正的艺术家。

🔼 常书鸿  1904-1994年

就是这样,玛卡巴卡~

喜欢就记得点赞❤️+在看+分享,我们下周见!



由于微信改版,只有加星标才能看到我的推送哦!


往期设计文章推荐

色彩的惯性

2022-10-06



字体的直角与圆角

2022-09-22



不就是排个版吗,这是对设计最大的偏见。

2022-09-15



吐槽下让人迷惑抓马的时尚品牌

2022-09-08



图片放大100倍的秘密

2022-08-29



原来学会三维可以这么简单!

2022-08-22



网红色彩真让设计高级吗?

2022-08-16



到底甲方说的这些是对的吗?

2022-07-25



一套字库是如何形成的

2022-07-19



艺术的狂,女腿画成王的传奇故事

2022-07-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修先森撩设计”(ID:xiuxiansen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