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condLive上的“LiveArtX全球 100 强大赛”获奖者 / 图片:转自 @LiveArtX/Twitter
8 月 24 日,NFT交易平台LiveArt公布了在其“LiveArtX全球 100 强(LiveArtX Global 100)”大赛中获奖的 30 名艺术家,该大赛要求参赛者提交以“数字文艺复兴”为主题的数字艺术作品,由艺术专业人士和LiveArtX及Binance社区成员组成的评审团选出获奖者。获奖作品在SecondLive的LiveArtX画廊中展出,其创作者则从曝光和销售中获益。
据LiveArt的首席策展人Marisa Kayyem表示,今年的艺术家的参赛作品反映了NFT艺术在过去几年变得成熟。据Kayyem介绍,她在展览的策划筹备中“想到了会以某种形式发挥作用的作品范围”,而今年的参赛作品也包含有PFP、插画和视频等多种形式。Kayyem认为,令这些参赛作品达成一致的正是“可以用创造性的数字工具来代表的风格多样化”。
/ 上:LiveArt推出Golden Pass供用户参与“LiveArtX全球 100 强”大赛期间的投票活动 / 图源:LiveArtX
下:Karina Abrimova的 2022 年作品《Tulum Las Palmas Doradas(detail)》/ 图源:转自LiveArtX
由John Auerbach、Adam Chinn和Boris Pevzner共同创办的LiveArt,将自己介绍为一个旨在吸引熟悉美术界的收藏家入驻的“Web3 平台”(值得一提的是,Chinn曾任苏富比的首席运营官)。除了提供NFT和数字艺术之外,LiveArt还通过其白标NFT平台服务帮助机构创建了自己的 Web3 平台,迈阿密当代艺术学院也曾是它的客户之一。
尽管如此,吸引传统收藏家和遗产文化组织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Chinn和Pevzner对新技术引发的怀疑和犹豫进行了深入的思考。Chinn表示:“人们在 90 年代中期对互联网是这样(犹豫不决)。我可以半开玩笑地说,继油画被发明后,区块链是艺术市场上发生的最重要的事。”
而在谈及区块链技术所具有的这种颠覆性影响力时,Chinn进一步指出,有关所有权出处、权利管理和转售版税的问题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艺术业务,包括博物馆和艺术顾问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都将受到区块链技术的影响。
为了获取更多关于 Web3 是如何推动艺术市场的信息,我们采访了LiveArt团队,从他们的视角了解当前数字收藏的环境,并聊聊在这种环境之下的博物馆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JCC对话
/ LiveArt团队
Pevzner:Web3 正在颠覆整个艺术市场。这不仅仅是数字与实体的较量,而是关乎市场动向的根本性改变。越来越多的权力正在流向创作者,而不是流向中间商。
/ LiveArt与中国艺术家黄宇兴合作于在本月推出生成性NFT系列“Meta-morphic” / 图源:LiveArt
Kayyem:就像在(传统)艺术界,不同的收藏家对不同的东西感兴趣。而这与(NFT)市场的成熟度有关。有一些收藏家对特定的艺术家感兴趣,并希望以某种形式获得该艺术家的作品,无论是数字作品还是实体作品。也有一些人想要NFT是因为他们对区块链所能提供的东西感兴趣,无论是其中的实用性或是与社区和艺术家的长期互动。
我不想作出带有普遍性的统一结论,因为我认为这个时代令人感到兴奋的,正是不只有一种类型的收藏家存在,我们看到人们出于各种原因想要进行收藏。
/ LiveArt旨在吸引传统收藏家,为交易销售艺术品与NFT藏品提供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 / 图源:LiveArt
Kayyem:我认为在博物馆这样的场所,现实体验和数字体验之间存在着真正的区别。而区块链所做的是让他们参与并扩大他们的社区,这也是许多博物馆的宗旨。因此,(博物馆)的兴趣范围会从扩大博物馆参与者和当地博物馆周围的社区拓展至提供筹款、教育和社区影响等更多机会。
Kayyem:(博物馆)是一种验证者;(博物馆收购NFT)是一种声明,表示这些艺术作品及其对文化的价值是可以持久的。
Pevzner::Web3 也可能在更未来主义的脉络中开辟出完全不同的博物馆商业模式。例如,实体艺术品的代币化和碎片化实践已经在发生,其中一些会被出售给以前从未考虑过购买艺术品的观众。当拥有部分艺术品的代币持有者来到博物馆,人们会获取他们的二维码,而这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由社区拥有的博物馆。所以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模式,而我甚至不会说这是在未来才会发生的事,因为它现在已然正在发生了。
/ 任若溪的作品《Electronic Eucharist - Quartet》是“LiveArtX Global 100”呈现在Binance平台上的作品之一 / 图源:转自Binance NFT
· End ·
文字:Fei Lu
翻译:Yantong Li
编辑:Yifan
JCC 文创未来
J I N G
往期推荐
· RECOMMEND ·
JING CULTURE & COMMERCE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JCC文创未来”(ID:JingCultureCommerc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