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红马品牌-新商业时代品牌专家 北京
—— 导语 ——
01/短视频营销五大“坑”,你踩了几个?
02/如何选择短视频平台
03/短视频营销的五大策略
04/短视频下半场的花式新玩法
#01
短视频营销五大“坑”,你踩了几个?
一、账号没定位,梦想打造网红账号:
1)短视频内容定位不准确的话,很难积累粉丝:
-
短视频最忌讳定位太乱:什么视频火就发什么,没有明确的内容垂直标签,关注你不等于成为你的粉丝。
-
垂直内容才能培养粉丝粘性:只有持续的产出垂直的视频,你才能培养用户的粘性,视频才能不断得到用户的认可。
2)要确定用户定位:
-
从一开始就要明确,哪一部分人群是你想吸引的?细分群体,分析他们的特征、爱好、习惯等,然后发布的短视频内容要迎合他们的特征和喜好。
-
用户定位在前期设定的时候不能太宽或太窄:短视频运营者在定位时,常常会陷入两种误区:一种是定位过于宽泛,将所有的用户都定位成自己的目标用户。另一种情况则相反,定位过于狭窄,从一开始就选中了目标人群中的核心用户,却排除了一般用户、潜在用户和非用户,导致用户群体太过狭窄,最终的结果是即便达到了传播和变现的目的,但是也大大缩小了发展空间。
抛去复杂的理论,“定位”简单明了地来说就是这3点:
1、你是谁?
2、你要做什么?
3、你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而在短视频上的定位,则可以再想得更广和更深一点:
1、你是谁?
2、你要给用户看什么内容?
3、你和别人做的有什么不同?
4、用户为什么要看你?
5、你这样做有自己的优势吗?
从以上2个方面进行定位,账号信息和后期发展方向都会更加清晰,平台也能更好识别我们的账号,给予准确的账号标签,内容也能精准推荐给目标用户
二、盲目互赞互关:
什么叫做盲目?在不了解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算法机制下的互粉操作,且称为盲目。盲目互赞互关一样会被降低权重,你以为你的小心思平台不知道吗?在平台背后每天都有几亿人次与你有相同的动作,想要互赞互关博眼球上热门是不可能滴~
短视频与TVC的两个不同:
第一:短视频只能覆盖一部分用户,虽然大数据可以将其推送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但更多不了解这个品牌但可能感兴趣的用户,它是触达不到的。
第二:由于短视频频次更高,且体现的内容每次都不同,尤其是新用户对品牌的印象也是碎片化的,他们很难形成对于品牌的一致性印象。
三、视频不顾质量就发布:
四、以数量取胜:
新号初期发布的视频能获得相对较多的系统流量,但并不意味着视频数量越多,就能获得更多的流量推荐,制定内容更新规划,按照规划运营。
1)更新频率要稳定,相对稳定的更新频率更有益于账号权重提升,也让粉丝能定时看到你的内容,如果时间精力允许:最好每天更新1条或多条;或者隔天更新,或是每周3条;最好不要一周更了七八条,第二周又一条都没有。
2)发布时间要规律,因为各个行业领域用户群体有所差异,所以活跃时间也会有所差异,这里以抖音整个大平台的用户活跃时间为例:中午12-13点:午间休息期下午18点:下班高峰期晚上21-22点:睡前休闲期这3个时期都是平台用户比较活跃的时间点,所以发布视频可以参考这3个时间段。
五、直发硬广短视频
短视频期待的是优质作者的加入,而不是硬广满天飞的低质量营销人员。平台也有自己的推广规则,绕开平台发布推广视频,先不说内容能不能过审,发布之后平台也不会给流量,还会影响账号权重,得不偿失。想做好短视频营销,还是要从内容规划入手,等到流量稳定之后,再进行推广效果也不错。
#02
抖音、快手:
入口:推荐流、关注流
特点:弱关系,强内容,点赞可以提升系统分发力度,并且容易形成PGC(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到UGC(User-generated Content , 用户生产内容)跟风模仿效应。
通过数据分析,视频号平均每一个点赞,大致可以带来 50 个左右的阅读量。因此可以用社交运营的手段去提升点赞数,进而扩大视频传播量。
#03
短视频营销的五大策略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电商体系不断接入,企业通过平台进行短视频发布完善人设续更,选定垂直细分领域,加强内容创意,但同时需要打造直播体系。直播除了自身的广告效应,内容的新闻效应引爆性也会更强。而在直播过程中平台选择、直播间的打造、选品、直播脚本设计编写、主播选择以及直播数据数据分析也尤为重要。
短视频下半场的花式新玩法
以公益营销为例,传统的传播模式乏力已经成为困扰大健康公益界多年的痛点。而短视频的出现则高效拓展了公益内容传播范围,吸引到更多圈层关注,有力改变了当下公益传播整体疲软态势。
相较于传统的公益模式,字节跳动公益依托短视频平台优势,发起「DOU爱公益日」主题活动,提出“开心做好事”的公益倡导,通过短视频的力量拓展传播半径,膨胀公益效果。
—— 后记 ——
古家鑫
红马品牌影像创作人
红马品牌空间设计师
•END•
【红马服务】
合作咨询 微信扫“马”
(添加请备注公司名,谢谢)
马已备好 即刻启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马品牌”(ID:RedhorsesBrandi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