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博区——后物质时代的城市内容新亮点(下)

都市文博区——后物质时代的城市内容新亮点(下)

图丨1/6图片工作室


一、都市文博区——协同都市产业发展的产业引擎


什么叫产业引擎呢?如果我们去看曼哈顿岛,实际上,整个曼哈顿岛已经形成了高端产业的落地聚集,其中包括了硅巷代表的科技产业、华尔街代表的金融产业、博物馆一英里和百老汇代表的文化产业。同时,英国伦敦的内伦敦地区也形成了这样的产业聚集形态。这就形成了一个模式:地区内部聚集了四类产业因素,其中有三类是引擎因素,叫金融、教育和科技,然后共同去推动第四个产业,就是文化产业。


以百老汇为例,百老汇剧院非常密集,数量非常之多。百老汇每年观影有1300多万人次,创造的直接就业岗位就有9万个。但值得注意的是,百老汇的文化、硅巷的科技、华尔街的金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联盟。


百老汇的成功,离不开文化产业与周边科技、金融和教育这三大高端产业的协同发展。


举个例子:太阳马戏团正在做一件事,叫作“演职人员科技化”。现在去百老汇大家可以发现,这里的发展借助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叫硅巷。在硅巷有相当多的科技都被用在了百老汇,两者的互动,创造了很多舞台奇迹。


美国·硅巷(熨斗区)


正是借助科技的力量,百老汇的舞台,才能得到完整的体现。《冰雪奇缘》的舞台,就是利用科技实现了大量的冰雪场景特效,让观众感到雪真的下起来了;而《西贡小姐》会有一个直升机直接停在舞台上面,营造逼真的观赏场景;再比如说《蜘蛛侠·关闭黑暗》的舞台设计非常炫酷,甚至可以结合AR和VR技术,让作品为观众提供令人兴奋的视觉效果。换句话说,现在的文化产业,可以被看作一种带有内容的科技产业,并且具有很强的经济拉动力。


文化与科技的互动关系,不仅扩大了百老汇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另外一种人。大家都知道“天使投资人”这个概念。天使投资人最早不是指科技人,而是拿来说文化人的。如果百老汇的某个剧本一旦估值成功,比如《歌剧魅影》,它的投资回报就能超过700倍,但一旦投资失败,那就可能血本无归。对剧本的投资有着极高的风险性,如果有人愿意来给剧本投资,做文化的人就会觉得这些人像天使一样,所以给这些金融投资人命名为“天使投资人”。以上说的,就是文化与各种技术团队和金融投资人的互动。


百老汇的成功还在于一点,就是与教育的互动。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纽约还是个非常发达的教育集群,它拥有茱莉亚音乐学院、哥伦比亚学院、曼哈顿音乐学院等一系列艺术教育学校。在教育集群中,学校的教师为百老汇的发展提供了教育基础,例如黄哲伦,他是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戏剧写作副教授,但同时也是“托尼奖”最佳戏剧奖得主。这些学校培养出的戏剧人才,组成了百老汇的中坚力量。


正是这几个因素在区位上的叠加,使得整个百老汇的人才、科技加金融互动很容易实现。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将文博区作为产业引擎,带动城市高端产业间的协同发展。


美国·百老汇

二、都市文博区——开辟都市艺术财富增长的创收平台


许多城市的文博区可以成为城市财富的创收平台。在今天,很多博物馆依靠庞大的财政补贴才能维持运转。很典型的案例就是巴西国家博物馆,由于维护经费不足,发生了失火事件,大量藏品毁于一旦。而法兰克福的河岸博物馆区,用一种典型的基金会模式,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新型的文博区创收模式。


法兰克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受到英美联军的轰炸,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文化标签悉数被毁。于是,当他们重新崛起,在建设成为欧洲金融中心后,开始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重振法兰克福的文化。这座城市采取了极具法兰克福特色的商业运作模式——以艺术基金会运营城市文博区。


这种商业运作模式的关键,在于下面三点。


1.用民间资本投入博物馆建设,建立基金会管理模式


赋予投资人博物馆的冠名权——通过赋予“投资人名头”,来激励民间资本参与文博区管理建设,比如以银行家施塔德尔先生命名的施塔德尔博物馆。


在空间形态上,打造博物馆聚集区。对于百老汇而言,其成功的关键是文化聚集区和科技聚集区的叠加,以科技助力文化发展。而对于法兰克福河岸博物馆区而言,其成功的关键是文化聚集区和金融聚集区的叠加,以金融运作助力文化发展。


法兰克福的基金会模式,促成了河岸博物馆区艺术商业交易的生态链。艺术基金会的会员几乎全由商人组成,尤其是犹太商会,这些商人用商业思维搭建了博物馆发展的“资金池”。


对于商人而言,运作艺术不仅要为自己赚足名声,更要赚足金钱。在基金会的支持下,艺术家为基金会会员进行艺术授课,提升参与运作的商人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力。基金会会员同时享有艺术作品命名权,能够获得良好的艺术声誉。


2.打造博物馆展览平台,促进艺术商业交易


博物馆在商业运作中的作用是“艺术炒作”,商人利用博物馆的展出为艺术作品“涨名气”,再用艺术作品“涨身价”。基金会通过炒热作品,提升艺术品交易频次和价格,周围的画廊也能够实现营收增长;而博物馆的艺术展出也能够让公民欣赏更多艺术品,增长见识。


德国·法兰克福河岸博物馆区


对于基金会的会员而言,与其说是收藏艺术品,不如说他们是在投资艺术品。所以基金会的运营,能够让会员赚钱,是河岸博物馆能够运营发展的基础。由于河岸博物馆区炒热了很多艺术作品,所以民间的很多收藏者是乐于参与其中的展出与运作的。


3.培养文化公民,营造艺术市场氛围,树立艺术品牌


法兰克福的河岸博物馆区,如今正在向城市片区延展,在文博区的影响之下,法兰克福成了雕塑公园。同时,在每年8月最后一个周末的三天,城市通过举办河岸博物馆节吸引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强化区域的艺术品牌,提升区域的艺术影响力。

对于像上海、深圳这样有大量资本聚集的财富之城,可以将文博区作为创收平台,实现城市艺术的创新增长。


三、都市文博区——共享城市资源的微更新放大器


如果城市的科技产业不够强势,资本聚集不够充足,而是院校聚集的活力之城,则可以通过共享城市资源,打造城市片区的微更新放大器。在常规思维下,文化区的建设需要重金投入,例如北京天桥演艺区,已经投资了26亿元,未来预计还要追加150亿元的投资。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也投资不菲,例如:南京鼓楼片区更新项目投资额达到182亿元;深圳福田大金沙片区城市升级,政府投资达到300亿元。


通过构建文化片区实现城市更新发展的典型案例是韩国首尔大学路,他们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的模式。首尔大学路曾一度面临生存危机,在首尔大学搬迁后,“首尔大学路”也将成为一个单纯的路名。是大学路院校基础和年轻人资源非常富足——这里除了搬走的首尔大学,还坐落着六大院校,拥有超过5万名在校大学生。政府敏锐地感知到,在大学路片区打造文化产业是拥有氛围和人群资本的。如今,政府已经将首尔大学路片区打造成为“东方百老汇”“韩国戏剧麦加”,每天在片区上演679部剧目。可以说,这里取得的艺术成就非常惊人。


大学路获得的巨大艺术成就,为何说是政府通过“花小钱、办大事”的模式打造而成的呢?因为“政府没有兴建一座剧院,就打造了韩国最著名的戏剧文化地标”。韩国首尔大学路的发展模式关键在于三大举措。


1. 政府主导、规划引领


政府并不是高举高打、重金投入打造博物馆群落或者修建大型文化设施,而是给足区域政策,为区域明确“青春+文化”调性和发展方向。政府在风貌规划上,保留了一栋首尔大学旧部的建筑,并将其改造为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的办公场所,树立区域的文化地标。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少量兴建地标、奠定区域基调的原则。沿用首尔大学原有的建筑风貌,以韩国文化艺术委员会为区域核心,邀请韩国著名建筑师金寿根对周边区域进行规划并建设马罗尼埃公园,新增建筑多为两三层的红砖建筑,延续了原有的学院风貌。同时,在业态规划上进行严格筛选,明确未来区域内以剧院、美术馆、艺术中心、画廊等高端艺术业态为主。


2.多方参与、搭建平台


政府在明确了区域发展方向后,鼓励多方资本和机构参与片区的更新和改造。大学路片区成为韩国戏剧文化的孵化器,各方机构共同合作,已经孵化出了大量韩国经典戏剧,如《灯光管制》等,并且这些名剧也帮助片区赚足了收益。


政府如何激励开发商参与剧场建设呢?政府提出用政策扶持文化:“如果开发商在新建的楼房中包含剧院设施,就可以进入快速审批通道,同时也赠送更多的建筑面积……”政府扶持,虽然不解决开发商的建设成本问题,但是官方会成立多个文化交流平台,为剧院的艺术作品提供海外推广、海外合作机会。这种模式吸引了大量的开发商和投资商,共同参与建设开发片区。


3.青春人群、文化共享


(1)释放青春,为城市带来活力。大学路片区内聚集了大量的青春人群,他们通过“低成本”模式,实现区域内的文化共享和文化传播。艺术青年在区域内的公共空间进行露天演出,举办密集化的文化节庆盛典,通过释放年轻人特有的青春动能,为城市带来艺术活力。大学路的露天公园和街角空间,往往成为艺术专业学生走出学校的第一个舞台。大学路也因此成为年轻人释放青春活力的大本营,并被政府定为首尔文化的展示地。


(2)磨炼演技,为青年人带来艺术新天地。在大学路,弘益大学、祥明大学、韩国艺术综合大学、同德女子大学等在艺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学校,纷纷在大学路成立艺术中心,把区域内的小剧场作为学生课外实践的最佳舞台。在狭小的空间中,现场观众的反馈能够更加激发演员的表演欲望,从而使演员进入更佳的表演状态。小剧场的互动性,有助于演员收集观众的反馈,并随演随改,推动作品在市场的帮助下不断完善。


(3)年轻业态,为区域树立时尚标签。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尝鲜”特性,这里提供韩式、中式、西式及混合式等种类多样的餐厅。为了迎合年轻人对美拍的热衷,这里的商业都遵循“怎么拍怎么好看”的原则。其中,营业近60年的学林茶馆是大学路咖啡馆的代表。它保持着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学院气质装修风格,收藏了一万多张黑胶唱片。学林茶馆在时代变化中逐渐开放,参与拍摄《继承者们》和《来自星星的你》,一跃成为“网红”。这些年轻业态,在区域内树立起了“年轻”“时尚”的文化标签。


如今在区域内打造的韩国艺术市场,已经成为韩国亮丽的文化名片。而这里的戏剧产业可以说是小故事,带动了大产业——青年人通过在区域的小剧场演绎平凡的剧本故事,磨练个人演技,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而区域则因为高密度的戏剧演出,实现了文化产业聚集。


对于像我国西安、武汉、成都这样青春活力富集的城市,可以通过在文博区共享城市文化资源,带动城市片区实现文化产业振兴下的区域微更新。


以上就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题《都市文博区——后物质时代的城市内容新亮点》。在后物质时代,城市正在从“功能城市”向“文化城市”转型,都市文博区必将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都市文博区建设也将成为我们众多建筑师的新商机。谢谢大家!

本文整理自2018年11月

李忠先生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第三届校友论坛上的主题演讲

·已/完/结·


本文节选自《李忠城市演讲录》。


《李忠城市演讲录》是《李忠演讲录》三部曲之一,共整理收录了李忠先生发表的关于“城市内容、城市更新、城市规划”三个部分的12篇演讲,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思路开阔,生动幽默。


本书已经正式出版,限时免费赠送,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领取本书!




















1.长按扫码,预约领取;

2.为避免信息错误造成的寄送失败,请认真按照要求填写完整信息;

3.我们将根据您填写的地址,为您免费寄送。

4.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咨询(客服微信:13811565761)。



版权声明:本平台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华高莱斯”(ID:RL-CONSUL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