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我们继续上篇未完内容,讨论在风格杂糅设计中,保持了科技感核心元素的案例。
下述案例为《混乱特工》,它是由Volition开发并由Deep Silver发行的开放世界动作冒险游戏。该游戏于2017年8月发布,适用于PC、PS4和XboxOne。游戏的主题基于美式卡通片和超级英雄电影。它设置在Volition的Saints Row(
黑道圣徒
)系列的平行宇宙中,包括几个情节和角色交叉。它因其幽默、人物和战斗而受到普遍称赞,但因其重复性而受到批评。
这是一款混合了科技感和美式卡通风格的游戏,与此前我们在卡通类风格动效设计的文章里讨论过的《瑞奇与叮当》(点此回顾)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相比而言,《混乱特工》的画风要相对严肃一些。因此该游戏界面中混合有大量科技类元素设计,美卡画风是其独有性所在,以及延续了“黑道圣徒”系列的紫色主题配色这一特点,如下两图为《黑道圣徒3》的截图:
该作界面本身的造型特征,并不存在卡通风格中常见的圆润特征,而多以硬朗的线条和造型为主,这也贴合原初的科技感概念中对视觉元素的造型要求:
但是与绝对严肃的科技类不同,它的界面又显得极为简化:图块切割较少,多使用粗描边和大面积的辉光效果:
在动效上,则是以这种科技类视觉造型特点为基准,同样塑造了简化的科技感动态设计。整体上看,本作的动效与界面一样,在设计上都属于比较收敛的类型。科技风格动效的核心元素并不被作为风格化的主轴,取而代之的,绝大部分的动效都属于顺滑的“通用型”设计,这部分反而做得极为细腻:
如以交互结构为基准的图形动态规则:
以图形逻辑为基准的图形动态规则:
但本作何以称为“科技风格”的基底,依然是位于交互热点上的科技风格元素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
闪切、生长和辉光类型动效:
3D界面形式:
内嵌演绎或界面图形中的复杂动态科技风格:
以及特殊流程中的丰富演绎效果。比如进入任务过程中的演绎,就融合了镜头设计,关键图形设计以及图形重复等手段,综合衬托出科技风格的感受:
如果仅对比《瑞奇与叮当》和《混乱特工》,我们会发现它们相似但又不太一样。相似在都是卡通(
美卡也属卡通一种
)和科技两种风格的杂糅,不同在它们杂糅的比例不仅相同。前者更多的使用闪切生长等科技类常用的元素,而后者将这些元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收敛,以通用型为主轴进行设计。加之两者在卡通范畴内的严肃性不同,以及配色、造型等处的差异,最终呈现的效果也自然不尽相同。
这正如本系列开头所说的,相似的风格即便共用一套逻辑,它们也会因为贴合自身的设定而大有不同。
这套逻辑就在这里,具体的应用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决定,这就是风格设定在实践中的有趣之处,也是“戴着镣铐跳舞”的设计师们痛苦又快乐的根源。
本文完。
欢迎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本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OTA五号”作者:欧型兔(ID:cota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