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最美的微笑
大多数人都知道,全世界最神秘的微笑是《蒙娜丽莎》。
那全世界最美的微笑呢?是中国佛像的东方式微笑。
这抹微笑在佛陀菩萨、侍童飞天里,在莫高窟、龙门,麦积山、云冈石窟里,在北朝的秀骨清像、唐宋的饱满雄健里。
而西方雕塑则很少会表现微笑,他们更注重形体的理性。即便是佛教源头的印度,佛像的微笑,也大都庄严。
唯有中国佛像的微笑,端庄又亲和,静谧又神秘,独一无二。
著名汉学家喜龙仁写道:“他们在眸间唇角带着微笑,好像浸在不可测度的沉思中,无论外部的表情如何,人们都可以看出静穆与内在的和谐。”
两汉时期,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佛教造像艺术也随之落地中华,历经千年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汉地佛造像艺术。
中国古代佛造像,以庄严典雅的形式记录佛教艺术与历朝历代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
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本土的情况,在吸收融汇了中国古代艺术精华的同时,对来自印度的佛教思想也进行一些改造与创新。
人们用石雕、彩(泥)塑、木雕、铜铸、瓷塑、绣像、缂丝、干漆夹苎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佛造像艺术之美,佛造像艺术在不同朝代也呈现出来不同的风骨。
从南北朝以后,汉地佛造像逐渐摆脱了古印度及中亚佛造像风格影响,逐渐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精华和特点。
北魏、北齐的秀骨清像,隋唐盛世的雍容华贵,两宋的典雅、秀美到明、清的世俗化...
在中国历代工匠的创造中,佛造像拥有庄严和谐的美感,所有外在的形式都是服从于内在的表达,超脱、安宁、和谐。
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认为,中国雕塑区别于西方雕塑的本质在于:中国的雕塑是建立在写意情怀之上的,而非遵循西方的人体解剖学。
古代中国佛教徒在遵循佛教经典思想的基础上,指导工匠大胆尝试,以概念化的处理手法,创造出为气韵、为形神表达的汉地佛造像艺术。
无论是造型,还是线条的处理,都遵循传统绘画中白描的方法,讲究节奏和笔意,具有非常的绘画性。
当你站在佛造像前,无论你是否信仰他,抬眼凝视都会被他的华丽庄严与悲天悯人所打动。拈花微笑,涤荡了世间种种烦恼。那微笑像是在倾诉着什么,似一种无形的风,吹拂心灵。
这是中国最美的微笑,也是东方最美的微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清家具之家”(ID:tieliwang)。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