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建筑以极具未来感的冲突形态“闯入”大凉山里的幼儿园

迪卡建筑以极具未来感的冲突形态“闯入”大凉山里的幼儿园


迪卡建筑以极具未来感的冲突形态“闯入”大凉山里的幼儿园


“对于偏远山区项目我们希望更多的是用想象力、未来感、科技感、将乡村或大山里比较缺失、缺少的一部分弥补上去,因地制宜,而在城市中我们更多的选择将绿色、可循环、可持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融入其中。建造方式上,在偏远地区我们更多的是运用低技派的建造方式,建造出相对未来感的一种形式。”

迪卡建筑近期公布了其在大凉山完成的探索者幼儿园项目。
该项目地处大凉山深处,山区蜿蜒,交通不便,属于中国的极度贫困区域。同时,这里还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周边县城,迪卡建筑因此将航天的概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呼应孩子们充满好奇、爱探索的特性。


这里因地势与交通形成特有的建筑群落,设计团队试图将建筑体量与周围山景和人文特色融合起来。探索者幼儿园根据高原地区依地势而建的特色,顺势将校园围合在一个弧形地带。

大山里的自然元素蓝天、白云、青草、群山,这些简单的颜色也被纳入建筑设计中得到新的诠释。主体建筑物以纯白作为主色,迈入幼儿园的大门,云朵顺着蓝色的墙体“飘落”在地上……大面积的红色、蓝色、绿色起到强化空间认知的作用,孩子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色彩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
与此同时,设计团队并不希望这个项目看起来就像个“大山里的幼儿园”。“我们希望它以极具未来感的冲突形态“闯入”,与当地建筑形成强烈对比,却让孩子们感到亲切、好奇,默默地激发着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迪卡建筑设计中心主持建筑师王俊宝说。
他表示,这个项目与迪卡过去所设计的很多幼儿园项目很大的不同在于逆向思维。“对于偏远山区项目我们希望更多的是用想象力、未来感、科技感、将乡村或大山里比较缺失、缺少的一部分弥补上去,因地制宜,而在城市中我们更多的选择将绿色、可循环、可持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融入其中。建造方式上,在偏远地区我们更多的是运用低技派的建造方式,建造出相对未来感的一种形式,”王俊宝对Dezeen说。

具有结构感的抽象造型被用来打造三个形态不一、功能各异且相对独立的建筑造型,尽可能从外观上规避掉同质化的教学单元。教学楼立面开设了一系列如同泡泡般的窗户。流线也释放出更多可以遮挡雨水的半室外空间,创造了很多不同的层次,并且也更适应会东县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设计科学规划了各类运动场地,户外空间承担了所有的运动功能,满足孩子们户外游戏与体验的需求。种植区、软质运动区、硬质运动区和森林体验活动区将几栋教学楼围合起来,保证安全的动线和高效的运动管理。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探索者幼儿园
面积:4950㎡
地址: 四川·西昌
设计单位:迪卡建筑设计中心主持建筑师:王俊宝
参与设计师:田佳宾  欧吉勇  王亚光  谭慧敏  傅会明 张琪 卢庆银 屠学良
施工图深化:夏国勇、屠学良、王鹏、王阳  张杰  夏海洋  唐玲  李东
效果图深化:屠学良、卢庆银、吴林、崔英楠
摄影师:leon  王亚光 屠学良

推荐阅读

B.L.U.E.设计的味从山海新店:用几块自然形态的山石撑起一片屋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ezeen”(ID:Dezeen_Chin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