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艺术”也被称为“大地艺术”
Earth Art
是环境艺术的一种延伸
它将自然元素转化为艺术作品
但这种艺术形式
在过去由于尺度巨大、形式抽象
也被称为“反叛艺术”
作为与自然对话的艺术形式
将自然的元素
植被、土壤、石、天气等
通过重构的形式展现作者的思维
如今科技的发展给这种艺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其实地景艺术想要表达的
自然、艺术、自我、社会、生态等等
都是十分契合当下的设计理念
在正确的环境美学观念下
地景也可以与建筑、景观、装置等
各个种类的艺术相结合
设计师们不断寻求着自我的表达
艺术的美以及创新设计
地景艺术为其带来了新的切入点
艺术、科技的不断融合
也让地景设计打破界限
将景观、建筑、装置、艺术等结合起来
为人们营造出震撼式的场所精神
点线面 · 平面构成
将地景艺术设计融入景观建筑的设计中,让地景艺术包含的自然、生态等元素自然的融入空间营造中。
△留仙洞万科云设计公社A3、B4地块/南沙原创建筑设计工作室
图片来源:shenzhenmakerfaire.com
几何形式被以“原型形式”的方式运用,简洁抽象的构成在景观空间中形成一种气场。
△西雅图奥林匹克雕塑公园/Aspect Consulting、Pentagram、Owens Richards Architects, pllc
带着地景艺术的设计往往以一种更为原始的形态展现,以点、线、面为基础,圆形、矩形、螺旋线、锥形等等,随着地形的起伏,为人们呈现出更为艺术的场所空间。
△武汉琴台美术馆/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大舍建筑
图片来源:田方方
△丽江HYLLA荒野花园和草甸剧场/致舍景观Z'scape
图片来源:河狸景观摄影、morefotos、周婷、HYLLA孙一文
其中著名的景观设计师玛莎·施瓦兹就很喜欢以几何原型来为自己的作品增添趣味性和思考性。
△温斯诺农场(粘土采石场)改造/Martha Schwartz
图片来源:marthaschwartz.com
△波兰MOSM皮划艇训练中心/RS+ Robert Skitek
图片来源:Tomasz Zakrzewski
几何元素从创作语言的角度来说,更能被人们接受,它简洁的同时带着神秘感,"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简单抽象的形态可以充分激发观者的想象。
△衢州体育公园/MAD、PWP Landscape Architecture、EADG泛亚国际
△Sancaklar清真寺/Emre Arolat Architects,Medosa
立体形态 · 造型空间感
相信大家对charles jencks的“细胞生活”都不陌生,这组大地景观雕塑,将绿色流体几何形状的漩涡用抽象的方式体现出细胞的有丝分裂。
△“细胞生活”/charles jencks
这种立体感的景观地形再造,打破了景观、雕塑、艺术之间的壁垒。
△瑞士爱彼博物馆/BIG
图片来源:Iwan Baan
丘陵、波浪等富有韵律的立体形态,吸引着设计师们,让建筑、景观以一种“雕塑”感的方式呈现。
△斯洛文尼亚科佩尔中央公园/ENOTA
图片来源:Miran Kambič
其中野口勇可谓是其中大师,他的设计已经突破单一的雕塑性质,而是一种“空间的雕塑”,这种塑造地形的手法也被很多景观设计师借鉴。
△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千禧公园)/PWP
图片来源:pwpla.com
△重庆文旅城滨河公园/承迹景观
摄影:王宁
当然改造土地的前提是遵循自然环境的规律。
“土壤不仅应被看见,而且应被思考”
——德·玛利亚
△Vucedol文化博物馆/Radionica Arhitekture
△绍兴mini超新星社区公园/HID翰地景观
项目摄影:繁玺视觉
设计师在追求创造、创新之时,要因地制宜合理应用地形、植被、石头、砂砾、气候等。
△丽江HYLLA荒野花园和草甸剧场/致舍景观Z'scape
图片来源:河狸景观摄影、morefotos、周婷、HYLLA孙一文
抽象表达 · 色彩
色彩的丰富也是地景设计的一大特点,由于强烈的色彩可以直观的吸引人们的视线,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武汉琴台美术馆/武汉市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大舍建筑
图片来源:田方方
色彩一般会最先闯入人们的眼中,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对于空间的第一判断,空间感、舒适度、体验感等等。
△丽江HYLLA荒野花园和草甸剧场/致舍景观Z'scape
图片来源:河狸景观摄影、morefotos、周婷、HYLLA孙一文
△重庆华侨城滨江休闲带/WTD纬图设计
摄影:三棱镜
设计师的情感表达有时也可以通过色彩被人们所感知,可能是夸张的、也可能是宁静的,色彩与形体相辅相成。
△绍兴mini超新星社区公园/HID翰地景观
项目摄影:繁玺视觉
同时色彩也可以来自于自然元素之中,石头的黑与白、土壤的黄与红、植被的绿色、水的蓝色等等。
△大地指纹 – 奢香古镇古彝梯田/稻城景观
摄影:丘文建筑摄影—邱日培、 Qiu Wen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
由这些自然的元素色彩组成的设计,让设计师们的作品更能被人们感受,释放出更为强大的精神气场。
地景艺术以独特的形式
打破建筑、景观、雕塑的界限
将场所精神注入空间中
激发人们与场地交流的欲望
让景观空间与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图文系园景人(ID:xyzwin)原创整理,欢迎转载,转载请输入“转载”授权,请注明来源!
打破边界,营造场所精神,今天您「在看」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园景人”(ID:xyzwi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