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线上见面会 视频截图
在今年春天疫情的反复动荡中,第二期央美“表现与抽象艺术高级研修班”在2022年4月2日正式开课。谭平、冯良鸿与孟禄丁三位导师也与大家在线上见面。三位老师也都为大家在这样困难的时刻依然抱有充沛的学习热情所感动,其中还有几位是来自上海疫情中心的学员。大家的年龄、经历、专业各不相同,每个人也都作了自我介绍,并逐个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师生间进行了初步交流。
叁
4月17日上午10:00,由谭平老师带来“自由创作的抽象语言呈现与观念表达”课程。谭老师结合PPT对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最新作品和展览进行了讲解。谭老师首先播放了一些疫情期间世界各地的现场图片,对疫情对整个世界的改变谈了个人的看法,而他在此期间的创作与展览活动都与这一大背景有关。
比如谭老师展示了他用在疫情期间收集的大量快递纸盒所做的作品;还有在深圳雅昌艺术中心(2021)、Yan Art (2022)所进行的场域创作,他将很多不完整的绘画作品带入展览空间后进行重新组合,与空间产生密切对话,并在展览现场进行进一步的再创作,将抽象绘画与疫情这一现实语境发生直接关系,对画面的覆盖、涂抹也更具问题指涉性。讲座之后,谭老师也就学员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线上作业点评 视频截图
肆
4月20日19:00,孟禄丁老师和冯良鸿老师在线上点评学员们近期作业。大家画得很多,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实验。在长达四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两位老师一张张的看,就每张画的优缺点进行细致点评分析,回答学员们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两位老师将学员们的素描、色彩作业并置起来加以对照分析,也而更容易发现新的问题,比如有时色彩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素描练习的经验得以补正;有时色彩练习与素描练习的相结合着观看分析,则可能发现更有意味和独特形式语言,这些也是在素描、色彩作业的相互参照比对下,才可能发现的途径和可能。
在二位老师在色彩与素描作业比对着点评的过程中,让大家意识到两者功能和观看的不同和关联,到对每一件作品的解读过程中,大家也逐渐意识到应该如何去审视一件作品,如何去判断自己创作的完成度,如何进行修改调整。老师们不断强调抽象绘画没有统一的标准,首先是要自由放松,然后重要的是你自己把控,难度在于知道画面中哪些是珍贵的部分,哪里有问题,并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结束。简比繁难,要简练而有内容,形成自己的表达语言,这也是老师们对学员提出的更高要求。
4月24日14:00,高研班的“当代艺术大讲堂”邀请到远在日本的著名艺术家、策展人方振宁老师带来“新具体艺术——非具象艺术或抽象艺术”的专题讲座。讲座对外开放,吸引来大量观众。“新具体艺术”在国内至今仍鲜为人知,但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方振宁老师对此有着长期深入的研究,他自己的创作也深受“新具体艺术”的影响。
方振宁老师线上讲座 视频截图
方老师用五百多页的PPT详尽解读了新具体艺术的源泉、发展、影响和代表性艺术家的介绍与代表作品。因为很多新具体艺术大师都来自南美,国内并不熟知,但作品从观念、语言处理、色彩和材料等各方面都是顶尖水平,看的大家直呼过瘾,连孟禄丁老师听完都非常兴奋,直说这个讲座不容错过!最后,方老师也就大家的提问进行了专业精彩的解答。
时间过得很快,在这段不平静的日子里,高研班首月课程即将结束。虽然大家不能线下见面,但线上课程安排丰富、紧凑并富有实效,大家的作品已经在发生变化。接下来高研班还会带来更多精彩课程,学员们的创作实践也在继续,期待大家能够在高研班期间画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字统筹:于海元
图文编辑:梁斯彦
第二期“表现与抽象艺术高级研修班”已经于4月2日正式开课。因为疫情等方面原因,高研班目前采用线上授课,冯良鸿、孟禄丁、谭平、方振宁等导师将先后带来线上专题讲座。高研班也将视疫情发展和学校相关规定,适时转入线下现场教学。如欲了解下期招生情况,请关注以下信息并电话咨询。
(招生简章详情请查询网址:https://www.cafa.edu.cn/st/2021/81221322.htm,或点击“阅读原文”)。
招生咨询电话:010-64771253
负责人电话:丁老师 18612179293(微信同号)
负责人邮箱:337637359@qq.com
通信地址: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5号楼F2-216)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非具象艺术研究中心”(ID:gh_bc2a6a8d22b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