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从业者调查|2022年,何去何从?

地产从业者调查|2022年,何去何从?


刚刚过去的2021年,楼市的规模化扩张仿佛被按下暂停键。

  • 宏观层面,调控手段N管齐下剑指楼市软着陆。

  • 中观层面,房企经历“生死劫”,新房、二手房市场齐降温。

  • 微观层面,身处房地产链条中从业者,对于职场前景的信心下降。

2021年下半年,房企融资难、购房者贷款难、执行二手房市场指导价等,直接造成的影响是:“开盘售罄”的项目减少,顺销盘增多,连锁反应之下资金链出问题的房企内部进行优化调整,甚至身处这条产业链条上的代理机构、中介行业、广告行业,也都体会到了这一年的不易。

基于此,上周五,我们发布了2021年12月正合股份X四川知道联合问卷统计稿件(上篇)——《消费者购房调查|2022年,买房吗?》,今天,我们将从335份地产从业者问卷中,还原2021年他们的职场现状,以及他们对于2022年行业趋势的看法。


1.

5年以上从业者占比62.39%

本次335份调查样本中,从业5年以上的人群占比最高,达62.39%,其中,从业5-10年的业内人士占比30.75%,10年以上从业者占比31.44%。

其次为从业3-5年,占比15.52%;从未换过行业的人群占比10.75%。


2.

超六成在当前公司就职3年以内

而结合当前公司就职时间来看,大多数受访者在目前公司就职3年以内,占比达62.38%;其次为在当前公司就职3-5年的群体,占比15.13%。


 

3.

营销、策划线为主

主管——总监占比79.7%

岗位主要中在营销线、策划线,占比共计73.74%;其中,150人分布于营销类岗位中,占比高达44.78%。


职级主要为主管、中级管理人员、高级经理、总监,总占比达79.7%。


其中,主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比最高,为25.6%;其次为总监类,占比20.%;总监占比20.3%;董事会成员、CEO、CFO、CTO等高管占比5.67%。


4.

80、90后为主力

学历本科为主

本次问卷中,80后、90后总占比高达90.15%。


最高学历主要以本科为主,占比67.16%。



5.

2021年职场关键词:优化+停招

对于2021年公司内部调整情况:

49.85%问卷受访者表示公司的调整为公司内部优化、裁员。

40%表示2021年公司状况是缩进编制、不再招人;

19.4%受访者表示晋升机会减少;

普遍减薪与取消部分福利的分别占比14.63%、16.12%......


也就是说,尽管该题为多选题,但也暴露出2021年的房地产行业,降薪降福利、晋升机会减少、缩编停招、优化裁员几乎已成为普遍现象。


6.

65.37%选择坚守行业

2022年关键词:加油!

对于个人职业发展计划,仍有65.3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坚守行业,选择行业内换企业、企业内换岗位以及保持原公司原岗位;其余34.63%表示考虑换行业甚至考公(公务员、事业单位),由此可见,面对行业变化,选择“求稳”的人群比例开始凸显。


对于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预期,62.39%的受访者认为市场规模下行、全面结构调整,21.79%的受访者认为市场进入平稳状态、不增不减。


对于2022年的自己,业内人士说得最多的词汇是“加油”、“努力”和“活下去”。 

「写在后面」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房地产产业本身和产业连锁占中国GDP的30%以上,其中房地产业本身约占11%,而房地产产业链总量占20%以上(直接影响占10%,间接影响占10%以上)

2021年下半年整个楼市的下行行情也证明,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味遏制波及面甚广,房地产软着陆,并非朝夕之间。

这也是2022年1月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刮起了一股“楼市暖风”的原因。本月,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和“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等关键词作用下,行业似乎也看到了一丝曙光。

为此,1月20日,四川知道发起社群讨论,试图了解新政利好前下,业内资深人士才未来行情趋势的看法如何?

经过整理筛选,以下调研观点可供参考:

① 行业回归合理发展轨道,企业规模,员工规模,收入水平有所下调。央国平公司掌握大量资源,民企较为艰难,35岁+从业人员职业危机进一步凸现。

② 行业分化,未来会在整体规模相对稳定的框架下,细分赛道精细化、理性化、更加回归产品和客户需求的发展方向。

③ 行业整体下行不可逆,规模缩减,未来有更多人离开,未来房价增长预期与GDP匹配,区域差异加大,未来央企、港资(融资成本低的)、少量中大型有核心竞争力的民企、少数小而美的区域民企并存。

④ 1年内:寒冬;2-5年:春天,但回暖幅度有限;5-10年,随着租赁市场的逐步落地完善,商品房市场涨跌和大部分普通人无关,行业大幅收缩。

⑤ 传统模式式微,各类创新模式将不断兴起,并从原先的注重前期开发转为注重后期运营。

⑥ 房地产依然是高薪,但是行业规模会变小,高精尖变多。垄断+零星民企会成为房地产基本格局。

⑦ 房地产行业已经过了高峰期,之后会平稳发展,商品房践行商品的职能。地产从业者要求更高更专业,强者更强,弱者淘汰出局。

⑧ 行业肯定会有影响,各个口径都进行了补漏,但依然还有空间。改善需求一直都有,不可能10年8年的还满意现有住所,无论配套、环境、户型等,无论未来面临的是置换还是新购,从行业景气度来说会有一定程度的压制。非住业态,其实空间更大当然竞争也更大,商业、文旅、产业等等,作为经营性资产,需要有持续的运营,机会也随之而来。

⑨ 市场只是被调整了而已,地产依然那个地产,再没有新型科技产业领先世界之前,依然作为主力继续发光。

⑩ 淘汰后的优化,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这个行业应当更健康的发展。

⑪ 大洗牌,结构性调整,对多学科综合性人才要求更明显。

⑫ 红利逐步减少,但是行业应该没有发展到尽头。

⑬ 震荡后保持稳定,容量依旧,但逐步回归基础行业不再是高速高经济发展行业。

⑭ 降到一定程度,稳定下去,然后留下精尖企业。行业逐步恢复健康发展。

⑮ 大方向和长期来看是平稳发展,健康循环发展,但短期内还会经历阵痛,行业内洗牌。

⑯ 大趋势可能会越来越多公司涉足存量改造。

⑰ 通过努力和产品以及模式创新,行业一定会更好,收入方面则不一定。

⑱ 阔别非正常的暴利蛮荒时代,全面洗牌,产品为王,除国资外,中小品质民营企业有一线生机。

⑲ 人员要求高精尖,大浪淘沙,有利于未来地产稳步缓行。

⑳ 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的低迷现状,但未来可能还是会走上正轨,并变得越来越专业化。

......

尽管受地产行业的周期性变化影响,从业者总会经历阵痛,但关键是能不能扛过这一波!正如近日万科创始人王石在72岁生日时发表的感悟——“生活从来没有奇迹,每个人都在一边崩溃,一边自愈。”

最后,四川知道也希望藉此感悟,与业内同行共勉!

2022年,加油!

| 婧哥哥

图片来源| 四川知道自制  正合股份  网络 


   ·END·      



目前,四川知道已建立30个社群,累计地产人数达万人,群内将不定期展开线上公开课、热点话题讨论以及各类报告分享。欢迎扫码👇微信,添加四川知道小助手后进入最具价值地产人社群。  

立即扫码打入组织


免责声明:本文系四川知道独立创作,本文内容不代表项目开发商的观点。文中所示数据及观点分析不构成市场交易和投资建议,且亦不会承担因任何不准确或遗漏而引起的任何损失或损害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文本版权为四川知道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不得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在看,很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四川知道”(ID:SCZD-THKJ)。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