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行业从业者们经常会谈到“媚俗”,中国人知道这个词当然都是从米兰昆德拉那里来的,Kitsch。令我恶心的是“文化人”们一谈“媚俗”就会有一种自我崇高化的腔调。虽然这是一个老话题,但它总在一些“文人自我崇高”的调调下掩盖了应有的常识性认知,我觉得咱首先要明白米老师说的“Kitsch”里不仅包括着“媚俗”还有“媚雅”吧。昨天我的群里有朋友分享了下面这篇文章,我觉得算是说的比较清晰的一篇。关于这个词,我个人更偏向发音直译,即:刻奇。
刻奇(Kitsch)是坏品味,抑或无可避免的历史终结?
Why so Kitsch…?
一开始就在艺术史里
刻奇的潜伏:工业革命、帝国与经济大萧条
从刻奇到坎普,一切都伧却有力
怎样才叫刻奇?
前卫艺术的反抗军
千年前的神学辩论
艺术已死,艺术长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绘画艺术坏蛋店II”(ID:dixiaowei32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