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以“多维的绿·共享的城”为主题,吸引了333所高校、310家设计机构、9668人次参与,共征集到2592项作品(其中,省外作品数量占比首超50%)。经专业评审和社会公示,共产生181项“优秀作品奖”和104项入围奖,省外单位获奖作品占比达36.7%(其中,学生组省外获奖作品占比达63.3%,首次突破60%)。
参赛者聚焦与绿色发展关联的各类空间,创作了一批亮点纷呈、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近期我们将逐步推出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获奖作品解读,期待能为推动“双碳”目标下城乡建设的绿色低碳发展、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提供思考启迪。
第八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铜奖作品【学生组】
作品编号 | B121-001598
作品名称 | 后疫情时代老旧小区改造设计
设计机构 | 华中科技大学
获奖人员 | 董子航 周春 严鼎 高亚群
获奖情况 | 紫金奖铜奖、优秀作品奖(学生组)一等奖
◎ 作品视频
◎ 主创人员
主创人员(从左至右):严鼎 周春 董子航 高亚群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治理体系尤其是社区治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引发了社会和有关行业的广泛思考。以武汉为例,城市当中的老旧社区普遍存在设施配套不足、公共空间缺乏和信息共享滞后等问题。我们选取了武汉市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戈甲营社区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后疫情时代的空间改善需求,并提出了相应设计策略。
戈甲营社区现状分析
经过前期多方面的调研分析与居民访谈,我们梳理出戈甲营社区发展现状的主要问题,包括居住建筑密度大,公共空间品质不高、活力不足,应急避难场所缺失、社区治理力量薄弱和风险抵御能力不足等。
方案轴测图
立足社区发展现状,我们提出了基于“细胞城市”理论的“社区自循环系统”的理念:即单个细胞体具有完备的自我净化和防御功能,不同细胞的组合也能同样具备上述功能。通过健全社区服务设施体系,改善社区物质空间环境,提升社区的自我防御功能,使社区成为一个自循环体,根据需求可灵活切换为日常模式和疫情应急模式。
设计思路示意图
社区自循环系统示意图
在社区公共空间层面,通过梳理社区道路体系、服务设施和空间资源整合、合理布局流线、增加必要的配套设施和推动公共空间复合利用等方式满足日常生活需求。同时,增加小型绿地广场、口袋公园和公共阳台等活动场所,并使其在疫情期间具备临时改造为应急、防疫物资分配场地的功能。
公共空间整合示意图
公共阳台设计效果图
对社区进行疫情防控适应性改造,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内部设置两级智能测温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用于疫情数据搜集处理、数字化防控和抗疫指挥,满足居民检测、就诊、隔离等基本医疗需求。
智能测温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布局示意图
在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层面,后疫情时代社区需对公共单体建筑进行更多的功能转换思考与设计。我们将社区内老旧危房、文华大学旧址、旧公寓改造为社区酒店、博物馆和商业活动中心,使其在疫情期间可作为防控应急空间、社区疫情数字化防控中心、援助医护人员安置点等。对于居住建筑,主要通过改造屋顶形式,设计形成通风循环的“冷巷”,改善社区通风环境,增强防疫能力。
公共建筑改造方案示意
居住建筑改造方案示意
公共建筑改造如何体现“平疫结合”?
高亚群
在后疫情时期,增强城市社区防疫能力对完善城市防疫布局体系意义重大。在空间设计层面,我们以平疫结合、功能应急转换为设计出发点,尽可能利用原有空间,针对公共建筑中的弹性可变空间进行重点设计,并采取装配式隔墙等方式,在满足当下使用要求同时,兼顾未来发展。在运营管理层面,根据不同空间类型,进行功能业态的弹性匹配,如将闲置的租户居民楼改造成社区酒店,疫情期间可作为疫情隔离大楼。
改造的公共建筑分布示意图
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前提下,社区治理能力如何提升?
董子航
立足社区发展实际,我们对低成本的社区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即将智能化管理和居民基层自治有机结合。在智能化管理方面,设置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形成立体式信息防控系统。在基层自治方面,倡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如组建老年义工队、教育义工队和社区数据监管团队,减轻社区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有利于社区资源的灵活调配。
智能化管理系统
如何考虑社区应急场所、消防设施方面的适应性举措?
董子航
梳理社区道路分级系统,拆除违建、清除杂物;设计疏散路线,规划临时避难场地;检测分析建筑耐火等级,划分建筑防火分区,优化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配置,做到防患于未然。
消防相关分析图
决赛现场花絮
冷嘉伟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方案以武汉戈甲营社区为例,就后疫情时代社区生活空间改善提出了适应性的设计方法和策略。针对老旧小区建筑密度高、空间品质差、基础设施薄弱、防范风险能力低等问题,通过整合服务业态、梳理街道系统、活化公共空间、健全防疫措施,建立社区疫情应急管理运营模式,以实现社区功能的自我修复和循环。作品通过创意设计,把社区中的老旧危房变身为社区酒店(防疫应急大楼)、昙华林博物馆(社区防控信息中心)、社区商业中心(援助医务人员安置点)和社区物流中心(抗疫物资转运中心),呈现出“平疫”结合的绿色设计理念,契合了本次大赛的主题。
(作品内容及图片由设计团队提供)
附件:《后疫情时代老旧小区改造设计》作品图版(点击查看)
— END —
审 核 | 何伶俊 何培根
编 辑 | 姚梓阳 廖静静
校 对 | 邱 蕾
高校设计课项目赏析:
1. 本科作品
北京服装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17级设计课:13步走向媒体建造
北京林业大学2019级梁希班课程作品展丨鼓楼外大街城市广场设计+菜市场改造
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2018级课程设计展丨西家大塘社区美术馆设计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9级《建筑设计及原理 (1-1)》课程评图及学生作品展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建筑学系2017级课程设计:循环综合城市
天津大学城乡规划学2019级课程设计:社区中心组群规划与建筑设计
浙江大学建筑学系2018级课程设计作业 | 逆向迭代——五联西苑的有机更新
RCA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系2021WIP(Work In Progress)展
UCL Bartlett 优秀建筑作品 | 以色列城市构想-通过水资源管理促进和平
UCL Bartlett 优秀作品 | 非考古学手册The Manual to Un-Archaeology
UCL Bartlett 优秀建筑作品 | Kindness is Farewell? 告别是一种善意吗?
UCL 优秀建筑作品|欧盟:幻想曲的花园(对于欧盟的乌托邦式构想)
多伦多大学建筑作品集|Chroma City 色彩城市(用色彩重新诠释深圳城中村)
AA建筑作品集 | 城市的权利 Right to the city
AA 建筑作品集 | Destination City 目的地城市
AA DRL 建筑作品赏析 | CHRYSALIS 蛹(创业和发展科技公司的孵化器)
AA RIBA Part II 项目分享-以韧性之名:建筑版“人民的名义”
AA建筑项目分享 | 具有地质意识的建筑设计方案到底好不好?
AA建筑联盟学院项目 | 享乐共生森林,挑战社交媒体充斥下的设计—AA建筑联盟学院项目分享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作品集|非永久性城市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可降解生物设计
NUS 精选建筑作品集 | de-EnBlogue 针对新加坡老旧社区改造的项目策略
NUS建筑作品集|能源革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建筑策略)The Energy Revolution
精选建筑作品集|Haikyo city 如何拯救城市废墟(城市复兴策略)
精选建筑作品集 | 为了农业土地更好的未来(构建农业景观与农业定居点)
精选建筑作品集 | 浮力蓝图(水上房屋的搭建)BUOYANT BLUEPRINT
精选建筑作品集 | RIBA银奖作品解析 - 云合作社 The Cloud Cooperative
密歇根大学优秀建筑作品 | 思辨空间 Speculative Spaces
香港大学建筑作品集 | 城市档案:重新思考设计过程中的时间和风化
UCL Bartlett 精选建筑作品 | Sutro Performance
UCL建筑作品集|泡沫小镇自动化房屋 Foam Town Automated Housing
UCL精选作品集 | 旅行遗产 - 重塑都灵市的繁华 Tour-in Heritage
UCL Bartlett 优秀作品|Wetland border 湿地边境
谢菲建筑RART 2作品分享 | 分裂的城市“麻烦代名词”如何用建筑手段治理?
谢菲尔德大学建筑作品集 | 共同领土 COMMON TERRITORY
STUDIO成果分享 | 纪念性景观 Memorial Landscape- Poetic
2. 研究生作品
高校录取项目赏析
UPennxTUDxNUS录取 | 治愈底层生活中被遗忘的场所
UPennxTUDxNUS录取 | 拯救来自世界尽头的岛屿——基里巴斯
TUDxUMichxCMU 录取 | Beyond the visible,空间权力的寓言
竞赛项目赏析:
1. 国内竞赛
“向海而筑”佳兆业国际乐园生态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漂浮的蓝洞
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清园春韵---“新宋潮“特色文旅体验中心设计
Q-City品质城市国际青年设计师竞赛(唐山)三等奖作品:深夜食堂-模块夜市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银色田茂 情动预愈--全龄友好的村落式银发小镇再塑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银奖作品 | 生活与生鲜——平疫结合的菜场改造:东南大学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铜奖作品 | 围墙5.0——健康社区神经末梢: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 | 移动城堡——平疫结合的疗养院设计: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第七届紫金奖建筑赛金奖作品 | 多维共生的模式语言: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昆山之路·美好朝阳” 城市设计竞赛街区更新设计项目作品展示
2020第六届中国人居环境设计学年奖金奖作品赏——未来神仙城市设计
2019第六届紫金奖·金奖作品:船底之歌——船底人聚落空间重塑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银奖作品:第三幼儿园——住宅架空层遐想
2019第六届紫金奖·铜奖作品:荐读 | 巷世界——书院门巷景观更新设计
2019年AIM安宁金方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竞赛入围作品:涟漪菜市场:水滴落入安宁的水面
2019年广州人民桥北桥头堡桥底空间设计第一名作品:红色港湾
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 | 多功能适老购物车:属于老年人的便利购物方式
2. 国外竞赛
2021霍普杯一等奖「花枝弥漫」来啦!项目视频+高清图纸+深度解读/ UIA霍普杯专题
2021DIA 数字经济 (Digital Economy)优秀获奖作品
科索沃普里什蒂纳体育馆(PRISHTINA SPORTS HALL)设计竞赛
Alison Brooks Architects 赢得剑桥霍默顿学院入口建筑与图书馆设计竞赛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深度解读——衍聚-倚巷折坊(10°空间)
舒适谷(Coziness valley)国际竞赛获奖作品—Moving Fish Park
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深度解读——迷宫城市(骆肇阳)
2021普利茨克奖得主LACATON&VASSAL曾经的广州博物馆投标文本
上海国际设计周未来之星中国设计奖 TOP 100 LIST 正式发布!
2019年幸福古村泛博物馆竞赛一等奖作品:Below the river
2019年塞内加尔KAIRA LOORO“和平馆”国际建筑竞赛提案作品:同一个屋檐下
项目分析:
麦稞作品 | 露香园·缘起:交互影像下的“园”中传奇“顾事”
森林Park+,共享垂直校区 | 重庆柏溪校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方案
Diller Scofidio + Renfro:“最不可思议”的建筑
DA!作品《引力的影子》落天长江文化艺术周,以艺术之名 “还重庆以蓝天”
2021英国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新作问世 | 即BIG,隈研吾之后再塑温哥华天际线
GWP 新作 | “放飞梦想,快乐成长”— 杭州临安·风之谷户外自然学校
矛盾之“间”|The ‘room’ between of contradictions
初生牛犊不怕虎?看新锐设计师如何在Benoy新作上讲海豚故事
Masdar城市入口设计,对自然的敬畏,对古典美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技术革新的认同
最新行程 | 寻美杭州8大地产项目,探索极致美学空间【环球建筑】
设计师项目:
高田浩一新作:上海太阳能树市场,32棵太阳能“树”供电的有机建筑
MUDO 孙树瓅:当你运气不太好的时候——两个以退为进的设计故事
杨东子:疫情下的设计思考——MILESTONE里程碑|广设学院新春巨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UniDesignLab”(ID:UniDesignLab)。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