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数:2002字
图片总数: 共24张
视频时长:1分06秒
导
语
/ 2022.05.0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和学术界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越发重视,数字化保护已然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热点。通过数据库建设、数字化应用和大数据分析,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然而,当前数字化保护存在 “重技术、轻文化”的现象,面临着忽视地方性、难以展现非遗活态性、重形式轻意义等文化问题。应倡导“参与式数字化保护”理念,赋予传承人和拥有者参与数字化保护的权利,让他们参与进来,数字化保护才有可能够完成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并逐渐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
沉浸式博物馆
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沉浸体验,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观众欣赏清明上河图3.0数字长卷
公子醉眠芳草案,柳花片片点春衣
《清明上河图》触控滑轨屏
驻马绿杨阴,酒楼三月春
船型动感座席于汴河上的虚拟游历
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
宋代文人空间
宋代雨巷
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为案例,将重塑大型沉浸式古代场景,让观众回溯千年的历史;设计“知识展示+密室逃脱”的互动体验,让观众在游戏的乐趣中获得个性化的文化教育体验;打造360°多媒体循环剧场,让观众在多维的空间中全面感知文化生命力,使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和娱乐体验达到最佳融合。
“画”文化主题区
“诗“文化主题区
ARTE MUSEUM是韩国规模最大的沉浸式新媒体艺术体验馆。整个艺术展览占地4600平方米,最高高度达10米,通过声音和视觉的混合,为观展人带来10多个全新的丰富多彩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该艺术展所有作品围绕“超越时空的自然”为主题而创作,以不同自然空间和内容为素材,以此致敬地球的大自然。展览以其震撼的视觉效果、感性的声音、优雅的香味提供了完美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沉浸式景区
《夜上黄鹤楼》沉浸式光影演艺以“光影+演艺”的“沉浸式”故事演绎的形式亮相。运用激光投影、激光互动、前景纱屏、演员影像互动、3D动画灯、高压水雾等多项光影创新技术,实现光影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夜幕下的黄鹤楼,曾让无数文人骚客触景生情、以景抒怀、借景言志。如今,作为武汉地标,黄鹤楼又添新的科技元素。
《夜上黄鹤楼》以黄鹤楼公园为载体,围绕特有的历史文化,采用声、光、电、舞、美、化结合的手法,通过高科技光影技术,打造“夜武汉”新的地标。
不同于传统夜游或演艺的模式,《夜上黄鹤楼》采用“光影+演艺”的方式,打造出辛氏沽酒、崔李题诗、岳飞点兵、仙子起舞以及黄鹤楼变迁等沉浸式故事场景。
游客既可深入体验黄鹤楼文化,在多个场景中拍照“打卡”,也可登楼赏月或纵览长江灯光秀,从全新的视角体验“大江、大湖、大武汉”的雄奇隽美。
素材来源:
搜狐网
https://mp.weixin.qq.com/s/1L2WRa9d4VafNEbU2n8i9g
版权说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损害或影响您的合法权益,请积极与我们联系处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信息与交互设计研究所”(ID:gh_c1cd7847b23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