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国画:文徵明

大师国画:文徵明

文徵明在洞庭居住,徐缙邀约至家中,清谈酣畅之际兴起画兴,描绘窗间名花异卉。图成受到赞赏,本册未刻遵古法,写生之作,意趣自来。


本册作于嘉靖癸巳年(1533),是年文徵明在洞庭居住,徐缙(1505进士)邀约至家中,清谈酣畅之际兴起画兴,描绘窗间名花异卉。图成受到赞赏,本册未刻遵古法,写生之作,意趣自来。

文徵明《花卉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拙政园与“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有着深厚的渊源,王献臣的拙政园造好后,首先邀请文徵明游园,文徵明也就成了拙政园的第一位游客。文徵明游园之后,对园子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并画了一幅著名的《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册,将明朝时代拙政园的风貌以绘画的形式流传了下来。文徵明对拙政园的喜爱体现在了他的画中,他画得很细致,一丝不苟地将园中的庭院、山石、花木及建筑的形态表现出来。



1551年,文徵明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的三十一景中选择了其中的十二景重绘一册页,该册页十二景现在存有八景,现在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





繁香坞
杂植名花傍草堂,紫蕤丹艳漫成行。
春光烂熳千机锦,淑气熏蒸百和香。
自爱芳菲满怀袖,不教风露湿衣裳。
高情已在繁华外,静看游蜂上下狂。
繁香坞在若墅堂之前,杂植牡丹、芍药、丹桂、海棠、紫璃诸花。孟宗献诗云:“从君小筑繁香坞。”






小沧浪
偶傍沧浪构小亭,依然绿水绕虚楹。
岂无风月供垂钓,亦有儿童唱濯缨。
满地江湖聊寄兴,百年鱼鸟已忘情。
舜钦已矣杜陵远,一段幽踪谁与争。
园有积水,横亘数亩,类苏子美沧浪池,因筑亭其中,曰小沧浪。昔子美自汴都徙吴,君亦还自北都,踪迹相似,故袭其名。





白石净无尘,平临野水津。
坐看丝袅袅,静爱玉粼粼。
得意江湖远,忘机鸥鹭驯。
须知演纶者,不是羡鱼人。
在意远台下,春明之际,柳阴落花,令人坐恋忘返




来禽囿
清阴十亩夏扶疏,正是长林果熟初。
珎重筠笼分赠处,小窗拓得右军书。
来禽囿在沧浪池之南,北杂植林禽数百本,故云。




湘筠坞
种竹绕平冈,冈回竹成坞。
盛夏已惊秋,林深不知午。
中有遗世人,琴樽自容与。
风来酒亦醒,坐听潇湘雨。
湘筠坞在桃花沜之南,槐雨亭北,修竹连亘,境特幽迥




芭蕉槛
新蕉十尺强,得雨净如沐。
不嫌粉堵高,雅称朱栏曲。
秋声入枕凉,晓色分窗绿。
莫教轻剪取,留待阴连屋。
芭蕉槛在槐雨亭之左,更植椶阴,宜为暑月。




玉泉
曾勺香山水,泠然玉一泓。
宁知瑶汉隔,别有玉泉清。
修绠和云汲,沙瓶带月烹。
何须陆鸿渐,一啜自分明。
京师香山有玉泉,君尝勺而甘之,因号玉泉山人。及得泉于园之巽隅,甘冽宜茗,不减玉泉,遂以为名,示不忘也。




槐幄
亭下高槐欲覆墙,气蒸寒翠湿衣裳。
疏花靡靡流芳远,清荫垂垂世泽长。
八月文场怀往事,三公勋业付诸郎。
老来不作南柯梦,犹自移床卧晚凉。
槐幄辛亥秋九月廿日徵明书






文徵明《仿王蒙山水图》纸本,水墨, 133.9x35.7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绘叠峦飞瀑,山溪蜿蜒。画作景密而笔松,意精而迹放,清奇浑厚,构景重叠而繁复,绘制有序,层次清晰。董其昌旁题云:“文待诏仿黄鹤山樵,几欲乱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美术观察”(ID:pyyjb12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