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造之初,希望在山谷中建一座纯粹的精神地标,类似海边的孤独图书馆和礼堂,空间本身不承载那么多的“功能性”,而是一个安顿身体、抚慰内心的空间。
上院与山完全生长在一起,让走入其中的人,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神性。
它有静默的美好,质朴真诚是它的底色,不浮躁,不喧嚣,也不沉重,让每一个渴望静下来的人,都能感受到安宁与轻盈。
柳亦春
从最高处进入,通过建筑内部的楼梯拾级而下,一连串的空间形成巧妙的序列,散落于山间。
整个建筑的底层空间是禅堂阿兰若。梵语阿兰若,是阿那亚名字的由来,原意为“人间寂静处,找回本我的地方”。
上院的景观设计,由日本当代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完成,他既是一位景观设计师,也是一位僧人,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
枡野俊明
尽管随着建筑的发展,“舍”字的形象不再突出,但仍是人们心目中关于家的传统想象。因此,柳亦春希望用全新的方式,来演绎最基本最原始的房屋构成,禅堂,就是这样一处独特的存在。
△ 剖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 模型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