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追剧变得内卷:沉浸式看剧、考古式看剧、打卡式看剧

当追剧变得内卷:沉浸式看剧、考古式看剧、打卡式看剧


曾经,一部剧火了的标志是:微博热搜+豆瓣高分+B站鬼畜。

 

现在,一部剧火了的标志是:沉浸式追剧+考古式追剧+打卡式追剧。

 

今天,就带大家看看,《风起洛阳》刮起的追剧新风。


用写论文的态度来追剧

当老年人们还坐在客厅里,努力支撑电视台收视率时,年轻人已经跳脱出空间的限制,开始花式追剧。

 

曾经的国民剧,可以达到“万人空巷”的效果。晚上7:35分,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电视机前,大街上即便也有人,都有在飞奔回家的路上。

 

后来,传统的电视、手机、iPad三件套,让我们摆脱了时间地点的桎梏,自由看剧。只不过,当心灵追随剧情如坐过山车般冲入云霄时,肉体依旧深陷于拥挤的地铁,视线囿于外卖旁4.7寸的手机屏幕。

 

现在的年轻人,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同时,更注重观剧体验。他们把看剧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整出了不少“幺蛾子”。



他开着邻居家的TOYOTA追着日落

我坐着充电中的TESLA追王一博

 

上班摸鱼时,公司楼下就有免费的充电桩,午休时间,把座椅放倒,备上小零食,调出最新一集的《风起洛阳》,轻松惬意。

 

下班后,刚刚脱离公司的环境,又要回家面对家人,躲在车里看上两集电视剧,安静独处。

 

从此,第三空间的娱乐活动,又多了一个新的选项。


碎屏手机+APP+投屏=风起洛阳自由


风起洛阳的美,一定要用大屏才能充分感受,比如“壕无人性”的剧组在道具美术上的用心,比如黄轩的微表情。把家里把灯光调暗,观剧氛围感拉满!

Home Spa,居家仪式感

追剧是一场身心灵的放松

 

泡澡和追剧就像咖啡和牛奶一样,永远是最佳伴侣。

所谓沉浸式追剧,就是当你的身体被温热的暖流裹挟着,灵魂也随之穿越。

除了在“沉浸式”体验上下功夫,这届观众在研究细节上,也堪比写论文。

 

《风起洛阳》这部剧的细节非常考究,生动还原了风俗礼仪。网友们自发组成了《风起洛阳》考古小分队,深入博物馆一线,找到了很多剧中形象道具的历史原型。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原来他在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库

没有博物馆原型的人物是经不起推敲的。剧中七娘的丫鬟,被公认为是最像唐朝人的,可可爱爱,简直是博物馆在逃文物。


还有大理寺高公,让人不得不怀疑,演员是不是照着唐画3D打印出来的。


史上最有钱道具组

教科书级的“壕无人性”



连百里弘毅的腰带,一个对剧情推进丝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不配得到一个特写的配饰,都能在陕西博物馆找到实物,不愧是真·一比一还原。


当考古派忙着用显微镜放大剧中的每一处细节时,还有一些观众,开始在打卡剧中的场景,置身1500年前的大唐,用自己的方式与古人连接。

 


着汉服而来,登洛阳城门,

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探案奇旅



有人披轻纱、梳发髻、贴花钿、施面靥,用一身隆重的汉服造型,向经历了前年风霜的隋唐洛阳城应天门遗址致敬。


有人在南京参拜了联昉同款水晶佛头,在古今之间,感受科技与历史的震撼。


美食评论家——三千年前的大众点评

 

剧中百里弘毅在美食街届地位,地位应如现在的蔡澜、陈晓卿,对食材、火候、文化头头是道,既吃苍蝇馆子,又吃米其林三星。

 

不少人追随“天下第一饕客”的步伐,打卡洛阳美食,总结出了一份上至米其林三星,下至苍蝇馆子的探店攻略。

另外,在东宫郡主的生日宴上,居然还找到了旋转寿司的前世今生——洛阳水席。


为什么年轻人追剧越来越“疯魔”了?

风起洛阳,电视剧届的KOL



不难看出,这届年轻人给观剧赋予了更多的仪式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观剧不再只是单纯的娱乐,而是在享受艺术。

 

中国台湾作家余光中在听音乐时,会放下手上的一切事情,就坐在那里心无旁骛的欣赏。美国人在圣诞节去剧院欣赏合家欢舞剧《胡桃夹子》时,全家人盛装出席,仿佛是要去走红毯。

 

回过头再看特斯拉刷剧、泡澡刷剧、大屏投影刷剧,你品,你细品。是不是也有欣赏艺术那味儿了?

 

在看剧之外考古打卡,显然它已经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就像《来自星星的你》中千颂伊带火了珊瑚色口红,《鱿鱼游戏》里的360度监控小人,已经被商家开发出了同款叫早闹钟。当剧里的场景走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开始影响人们的行为决策,本质上它就成了电视剧届的KOL。

 


好内容满足需求

 

《风起洛阳》正是因为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审美需求,还有情感需求,影响力才能像层层涟漪不断扩散。

 


社交需求



它是让大学宿舍6人聚集在一起的理由,是海外华人克服时差连线家人的情感纽带,还是同事朋友周末密室剧本杀的脑暴主题,是暧昧男女踟蹰不前时的催化剂,更可以是一人看剧时弹幕上的温馨陪伴。

 

另外,在基于电视剧的共同之上,人们还发展出了由兴趣爱好主导的小众圈层,比如手办DIY圈,娃衣复刻圈、首饰簪娘圈、仿妆圈。

 


审美需求



在大国崛起,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中式审美变得普及,并且通过年轻化的表达变得流行。艺术领域,毛不易、张艺兴用潮流的方式打开中国风,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中国风歌曲,中西结合的中国风街舞。

 

家装领域,古板笨重的红木家具变成简约禅意的新中式风格;时尚领域,从口红包装到故宫文创,一批新国潮快消品席卷而来;普通人也开始用中式审美来记录自己人生的重要时刻,古风摄影、中式婚礼的需求不断增长。

情感需求

或同情、或共鸣、或不忿、或痛苦,人们会对剧中人物各不相同的命运扼腕叹息,也会被网友的二次创作逗乐。

当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自然愿意对它的内容进行二次传播、二次创作,甚至是与之相关的线下消费。

 

沉浸式观剧,给了观众更多的观剧自由,观众不再被动的接收内容,而是成为了内容创作的参与者。内容的质量决定了商业辐射范围,当观众获得了快乐,商业价值便潜藏其中。


你在追《风起洛阳》吗?

留言说出你的追剧故事,
我们会抽取点赞最高的3人,
每人送1套包含4位主演的“风起洛阳Q版手办”(价值356元)↓


另抽取30人,每人送1张爱奇艺黄金VIP月卡(价值30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