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丨新时代画卷·奋进十年

党的二十大特别报道丨新时代画卷·奋进十年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正本清源、守正创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精神文化产品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向心力极大提升,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朝阳照耀下的河北平山县西柏坡纪念碑。
赵海江摄(影像中国)




河南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安摄


海南儋州和庆镇六罗村,孩子们在排练乡村春晚节目。

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甘肃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近年来,当地依托长城文化资源,挖掘长城文化精神内涵,发展文旅产业,实现了保护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
赵帅杰 肖世强摄影报道



江西吉安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图为峡江县巴邱镇南门社区,人们唱响歌曲《领航》。
陈福平摄(影像中国)



游客在山西博物院参观“精神的力量——馆藏革命文物图片展”。
张云摄(影像中国)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良寨乡归你苗寨,当地群众在表演舞蹈。
龙涛摄(影像中国)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观众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展览。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读者在上海图书馆东馆“阅读广场”读书。

王初摄(影像中国)



山东荣成俚岛镇大庄许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群众在排练“渔家腰鼓”。

李信君摄(影像中国)   



参观者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拍摄非遗作品和文创精品。
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摄



湖南省昆剧团演员在湖南郴州长卷非遗街区准备表演。
曹高林摄(影像中国)



贵州黔西钟山镇的孩子们在学习舞龙。
周训超摄(影像中国)



江苏南通创新区紫琅湖畔,俯瞰大剧院和美术馆。
许丛军摄(影像中国)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等




▼点击下图订阅2023年《美术报》





 
 来源丨人民日报   记者 郑海鸥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向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写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际
异域同方丨190余件珍贵文物“再现”古代丝绸之路文明
感悟非凡成就 汲取前行力量——党的二十大代表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秋荷独后时 摇落见风姿——恽寿平和《荷花芦草图》

习近平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在“复原”中提升鉴藏力

山之境——当代中国山水画邀请展

吴昌硕奖·浙江省第六届篆刻大展开幕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美术报”(ID:meishuba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