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 的破茧:旧建筑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存量时代” 的破茧:旧建筑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城市经历了近50年的高速城市化发展后,城市更新从“增量时代”变为了“存量时代”。城市从增量建设转变为对现有城市存量进行高质量改造更新,重新激活空间。越来越多老建筑的命运从爆破拆除变为改造新生,继续发挥它们独特的价值。

建筑是活着的城市历史,如艺术史学家阿罗伊斯·李格尔所言,它们属于“非有意创造的纪念物“。墙壁的斑驳和风化是它们的勋章,陈旧和古典是它们的气韵。


然而只拥有岁月的魅力是远远不够的,面对新时代的审美风格和功能需要,旧建筑更是需要通过适应性改造后,能够满足时代需求,焕发出无限活力。本文将通过四个案例,展现建筑师为焕发建筑新活力所关注的角度以及采用的策略



01

塑造对话”——巴黎证券交易所改造

建筑设计:安藤忠雄建筑事务所




Bourse deCommerce位于巴黎市中心附近,曾在18、19世纪分别作为谷物和商品的交易场所。来到21世纪,新交易方式的产生以及周围现代化的建筑,使其显得过时,因此政府将其委托给全球奢侈品集团Kering的创始人Francois Pinault,让他建造一座美术馆来展示其藏品。





面对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选择保留建筑古典精致的表皮,在建筑内部设计一个清水混凝土制成的巨大圆筒置入其中。圆筒空间直径三十米,高九米,被建筑巨大的中庭完全包裹和旧建筑形成同心圆。


参观者在同心圆塑造的层状空间中活动,在游览过程中不断看到新旧两部分建筑,仿佛是在岁月的洪流中不断穿梭




在新的混凝土与旧建筑的交接处,混凝土的静谧纯粹和旧建筑的古典精致,形成强烈的对比。让行走在其中的参观者感受到过去与现在以建筑为载体的对话。







站在筒内空间中央,一些现代经典艺术品展览其中,同时纯净的混凝土壁将人们的视线引导向顶部的巴洛克壁画。站在筒壁顶部,人们有机会近距离观看屋顶精美的壁画,敛目俯瞰,又能看到现代艺术品琳琅陈列。




空间的每一处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着新旧建筑之间活泼的对话。过去与现在的冲突和对比,时空仿佛都都因此扭曲和流动,生命力蓬勃爆发,美术馆以这种方式展现它在新时代的无穷活力。






02

"异物置入" ——休斯顿邮局改造

建筑设计:OMA




Jason Long和OMA纽约将历史悠久的休斯顿邮局邮件分拣仓库转变为休斯顿的全新公共文化空间和市民目的地。


他们提供的设计方案将仓库视为一个全新的文化及商业中心,以给所在的基地带来全新且充满活力的公共生活,使其更好地融入所在休斯顿城市中心的都市肌理。


“Z"楼梯

“O"楼梯

“X"楼梯
方案包含了一系列贯穿空间的过道,划分了三个主要的空间功能带,以用于文化活动、零售和食品市场、以及合作办公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地面层是商业空间,二层是办公区,三层则是屋顶花园。

三个名为X,O,Z的楼梯中庭被置入分拣仓库开阔的空间当中,同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连接了三条功能带以及各活动楼层。三个楼梯元素各自或重复、或交织、亦或是扩展延伸,成为了社交互动和偶遇的理想场所,激发出交流与活力。




兼具标志性与差异化的中庭也将空旷大空间分隔,形成不同性格不同功能的小空间,为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活动选择例如在”X”中庭下方空间设置为了可容纳5000人的音乐厅,悬浮的楼梯能够灵活担任舞台和席。

通过精准介入的手法,现代装置巧妙置入旧建筑中,旧空间被重新进行分割与连通,建立起更丰富灵活的空间组织系统。


这种改造能够使建筑新时代满足更加多元的功能需求,让这座古老的邮局仓库焕发出在新时代下源源不断的活力。




03

“结构转化”——
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 Zeitz MOCAA
建筑设计:HeatherwickStudio

这个博物馆坐落在开普敦滨海区域一座九层的粮食筒仓建筑体中。为满足收集、运输、存储、出口粮食等功能,原建筑拥有42个管状筒仓和高耸的建筑体。


项目建设包括 6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具体包含八十个画廊空间, 一个屋顶的雕塑花园, 最先进的艺术品存储和保护区, 一个书店, 一个餐馆, 一个酒吧和多个阅览室。博物馆还将为服装研究中心, 摄影, 管理办公,动态影像,表演实践和艺术教育提供空间。




Heatherwick注意到了谷仓独特的管状筒结构,用一个曲面将这些紧密排列的筒仓切割,营造出一个雕塑般的中庭。光线从筒仓顶部的玻璃屋顶洒下,中庭开阔明亮,营造出大教堂般的感受。



这个巨大明亮的中庭理所当然成为了美术馆的核心。博物馆的画廊,展厅等空间围绕此展开。

不同的展厅,画廊,以及楼梯等服务空间,从剖切圆筒形成的洞口后出现,形成丰富奇妙的观赏效果

经过简单的切割和结构强度加固,具有强烈工业风格的筒仓结构就完成了向现代艺术品般中庭的蜕变。独特的工业化结构特征,是许多待改造建筑具有的元素,也可能是改造灵感产生的泉眼,建筑活力焕发的关键。


结语

塑造对话带来的时间对比,置入楼梯产生的奇异冲突,结构转化营造的奇幻独特,原本陈旧破败的旧建筑如今能够赋予人们新时代流行的现代审美体验


同心圆层状空间的穿梭,各维度空间丰富的分割和联通,明亮中庭的统领和引导,用不同方式重塑空间组织方式后的旧建筑能够轻松满足新时代人们对于多元化活动方式和社交机遇的需求


破茧,不只是简单拥有更长久的寿命,更是要蜕变出能够在新时代蓬勃飞翔的翅膀。旧建筑们在得到时间赋予他们的历史厚重感buff加持后,直面新时代条件下的机遇与挑战,迎接它们在这“存量时代”的新生。

资料引述:

1.https://www.archdaily.cn/《X, O, Z 中庭楼梯,OMA 将‘休斯顿老邮局’改造为‘新城市商业空间’
2.https://www.archdaily.cn/《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 Zeitz MOCAA / Heatherwick Studio
3.https://www.archdaily.cn/《巴黎证券交易所 / 安藤忠雄 + NeM Architectes + Pierre-Antoine Gatier

      编辑:雨阁
责编:大王妖





微信公众号: 匠山行记

新浪微博 Weibo: 匠山行记

哔哩哔哩: 匠山行记

投稿咨询 / 媒体事务

微信:blunt521

邮箱:1540957767@qq.com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