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视中了解不同视角的女性主义

从影视中了解不同视角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涵盖诸多价值观,

并不簇拥于单一立场。

本期将从若干典型方向出发,

推荐优秀女性主义影视作品。






《反基督者》

拉斯·冯·提尔



拉斯冯提尔的作品极具个人风格,是世界电影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该部作品涉及的历史与世界观极其庞大复杂,但拍摄手法绝不冗余。影片中,一对夫妇痛失爱子,在心理咨询师丈夫的帮助下,妻子心中的挣扎与苦痛缓缓浮出水面。




在宗教历史研究中,她被女性曾经背负的折磨击溃,继而回头思考自体生活中所承担的母职所为何物。逻辑链的断裂使她陷入癫狂,转而进入反女性主义——女性所承载之煎熬皆因“女本为恶”。可恶从何来?于是她开始挖掘、放逐、推进内心的恶与欲,在善与恶之间撕裂般盘桓。本片以“反”的极端形式、“背叛”的躯壳,阐释了动荡矛盾的世态之下,个体对自我的追寻与反思,以及对“正”的恒久信念。这是拉斯冯提尔“对自己幻想中黑暗世界的一瞥——探索自我恐惧以及反基督的原始本性”。


《瀑布》

钟孟宏



作为《阳光普照》导演钟孟宏的新作,再度体现了导演对家庭关系的深度挖掘,精妙绝伦的镜头美学更是在华语电影中独树一帜。中年危机的母亲在与青春期女儿的博弈中、和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崩断了最后一根弦,精神状况陷入危机。女儿在此时担起家庭重任,与母亲一起走上漫长的自我救赎之路。本片不及《阳光普照》深刻、隽永、丰富、完整,但较之《反基督者》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且角度新颖——从长期存在,但总被忽略的视角点破了母职中同时存在的坚固性与脆弱性。对母职的承担与反抗,都是一场与自我意识的血腥战争。





《寻找乳房》

陈芯宜


纪录片采访了三十位不同身份的女性,并跟拍了其中四位,从乳房、发育、月经、怀孕、生产等角度探讨女性身体。“这是我的身体吗?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披着怎样的皮?我完整吗?”影片由一连串问句展开,女性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疑问呼之欲出。其中一名二胎妈妈提到,她在孕期常常感到自己只是一件孕育生命的容器,而个体存在却被整个社会集体抹杀。她的身体属于孩子,直到他们愿意独立——他们可以随时索取拥抱、抚摸,在她的躯体上爬上爬下。而属于母亲的自我却在这个过程中无限挛缩。许多女性也不约而同地在影片中表示,被视为隐秘第二性征的乳房常常成为生活中的累赘。正如影片开头所问——这是我的身体吗?我完整吗?



《生育纪事》

箭厂/郭容非


该系列纪录片由箭厂出品,箭厂微型纪录片团队专注于主流中的小众现象,对实事的切入口独到又充满人文关怀。《生育纪事》分为丁克、生育之苦、跨国冻卵三部,从生育的三个角度构建了一幅当代生育图。新旧观点、理想与现实在其中碰撞,生育同时成为了女性的能力、权利与压力。一间丰饶的子宫,是女性需要终身面对的话题。





《哭泣的女人》

刘冰鉴


丈夫入狱后女主不得已带着年幼的孩子离开北京,回到家乡,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一名专职哭丧人员。不怀好意的玩弄、连绵不断的非议一直在她的生活中萦绕,而她始终依靠过人的生存能力与乐观的精神支柱翻山越岭。全片的视觉语言乡土、艳美,用真实且高于真实的镜头描摹出一名社会底层女性在生活中的挣扎。


《焦土之城》

丹尼斯·维伦纽瓦


让人扼腕的遭遇,令人嗔目结舌的真相。无法用语言描摹,唯有亲身观看体会。





《热带雨》

陈哲艺


女性视角并不仅仅来自于女性,正如事实上,许多女性仍旧站在男性视角看待世界。女性视角是在社会地位、生理构造等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女性对周遭给予反馈的方式。男性导演陈哲艺是新加坡导演中的领军人物,此片延续了他作品一贯的暧昧潮湿氛围,也依旧聚焦伦理问题与隐秘情感。一场婚姻危机与一段师生恋,在他的镜头中暗潮汹涌地铺展开。全片没有浓厚的笔墨,而是通过女教师在家庭关系中存在巨大情感缺口与生活压力,以及与男学生的互生情愫,以无数撩拨心弦的细节堆叠起人物状态,将中年女性所面临的危机、诱惑、道德压力、自我救赎与精神韧性全方位展露。


《过春天》

白雪


《过春天》是导演白雪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的处女作,主创团队多是她在北电2003届的同窗。这部电影是近年最佳的青春片——她让青春片不再局限于爱上霸道总裁、懵懂中意外怀孕、跋扈叛逆中遭遇意外的狗血女主人生,将青春话题从充满颅内想象的男性凝视中解放出来。


影片讲述单亲家庭出身的16岁少女读书于香港,居于深圳,机缘巧合下开启了一段“水客”人生,爱情、友情、亲情都面临考验。有声音评价这部电影“人物与故事流于表面、动机单薄、感情刻画肤浅”,而事实上《过春天》情绪充沛、暗潮汹涌、字字珠玑。


九十年代随父母移居深圳的白雪,对深、港两地的文化隐喻有很直接的感性联接;同时选角高度贴合角色气质,为影片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片轻盈且克制,与女性视角下的青春期不谋而合。与同样备受好评的《嘉年华》、《狗十三》不同,《过春天》采用纯粹女性视角,不上升事件层面、不刻画险象环生、甚至不描绘普遍成长状态。她聚焦于一个成长中不受重视的灰色地带——若说独特,也没什么大不了;若说普通,又确实不太平常——并用最细腻温柔的手法给了女孩们真正“被看见”的机会,女性的情绪轨迹不再只是激发男性灵感的“缪斯”,而是自主地蕴藏巨大能量。白雪用十载沉淀,为华语电影带来了明媚曙光。




--

在男性占主导的影视行业,女性曾经一度在主流话语中沦为被观看、被欣赏、被评判、被忽视的对象,这也是许多过往经典作品在今天显现出重大局限的原因之一。而今天,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影视行业,男性视角却依旧享有绝对优势地位。女性的情绪与思考依然被认为“缺乏理性力量”,只能“被浪漫化”地当作配角,成为激发男性灵感的催化剂;或直接沦为庸俗的代名词。以上影视作品皆从不同角度出发,立体地表达了女性各色层面的思考。希望在未来,占有半界宇宙的女性认知能得到应有的关注,继而获得真正的理解与认同。Female voice makes film better。





关于Harmony Art 


Harmony Art作为英国顶级豪宅设计集团HWCD的艺术分支品牌,自2018年创办以来,尚艺品牌以“艺术新体验”「New Art Experiences」的崭新理念和「Live With Art」生活愿景,通过当代艺术促进文化交流,在艺术与公众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提高公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认知。


品牌同时携手策展人、设计师、建筑师、艺术经纪人组成的专业团队,通过创意、跨界和策展的新思维方式打造公共空间、生活艺术美学空间和私人豪宅设计等项目,将每一处空间如艺术品般雕琢,展示着多样性的艺术生活品位。致力于为每一位对艺术有独特鉴赏力的客户提供品牌跨界的私人定制和艺术顾问服务。


关于尚艺画廊

Harmony Art Gallery 


尚艺画廊Harmony Art Gallery以“把艺术带回家”「Your Art Living Room」的崭新理念,致力于打造国内首家精品社区画廊。崭新画廊空间选址上海市徐汇西岸版块的东安路888弄,由「尚艺画廊」主空间、「尚艺书吧」、「胶囊商店」和「艺术沙龙」四大空间组成,以场景化的布局,汇聚了多个艺术化的生活业态。


同时画廊作为HWCD设计集团打造的全新艺术生活旗舰样板展示厅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和Sketch Yard艺术餐厅、HA Design Centre、尚敦家居和Harmony Class一起,共同见证当代艺术生活风尚对传统家居理想的全新创新升级。



*欢迎点击标题查看过往文章*



与艺术家对话|园中一日,世上千年



HADC设计巡游|荷兰风格派的硕果:施罗德住宅



在艺术边界蓬勃发展的女性主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HarmonyArt”(ID:gh_de6b11e1a74c)。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