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22年,你能想到的坑,他都帮你踩过了!

从业22年,你能想到的坑,他都帮你踩过了!


本活动由黄山首绘X工业设计联合发起

【原创说】第五期

  分享嘉宾:李立成
  全文内容有做增减
  可点击文末原文链接观看回放视频





一个“持续创业者”的自我救赎 


大家好,我是李立成。从事工业设计 22 年了。
 
前面我要讲的内容比较长,是我个人的创业经历,可以说是失败了很多次的创业经历。
 
大家对创业是什么想法?走向美好未来走上人生巅峰?对当时的我来说创业不是走向未来,而是走向了黑暗。



 
为什么要创业?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手机设计,做了一年半到两年就开始创业了。为什么要创业呢?


第一在手机这家公司,我认为工业设计没有得到整个公司的尊重和认可。


第二在产业链的公司,设计师其实就是一个螺丝钉。


于是,我决定一定要自己去做引导型的设计服务。没有客户也硬着头皮上,早期在江浙周边区域寻找客户。可惜没有得到项目,但得到了羞辱


很多潜在客户对工业设计的理解认知非常基础,他说我在大学院校那边买两张图就可以做设计,做产品,这是非常不尊重工业设计的表现。所以我毅然走上另一条路,去寻找能够真正尊重设计的大公司和品牌公司。


名不见经传初创的工作室怎么得到大公司认可?


我去敲了上海松下设计总监的门,作为一个初生牛犊不怕死的设计师我跟他沟通了一下午。三个多小时靠草图沟通,我得到了松下的第一个单子。


下半年我努力拓展华为。也是非常勇敢敲门跟对方谈合作,六个公司同时竞争,我们作为一个只有五个人的设计公司拿到了项目。


慢慢凸凹走向了正轨,而且是在让我感受到设计被尊重的前提下.

简单介绍一下凸凹设计。用一张缩略图来去表现的设计经历,这不是我们的全部,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左上角的九阳很多人在12年之前一直称为凸凹,称我为豆浆机哥。


我们帮九阳豆浆机打出了一片天地,在国内销量从几个亿到50个亿。


我们为海尔、美的这些知名小家电的巨头创造过非常多优秀的产品,也为一些中小企业的崛起创造了一些他们代表性的产品,但这个历史都会过去的
一往无前


我们一直往前走,一直在创新,永远是在为不同的客户不同产品品类去做工业设计范畴的创新。


我要强调一下为什么叫工业设计范畴,在全产业链中创新能力的沉淀我们是不够的,不足以支持更大的商业化前景,不能支持我们想更垂直深入的能力。


我们只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是不足以支配有更大野心或者说有更全面创新想法的团队的梦想的。这个时候我决定要搞些有价值的事。
 
工业设计经验18年,设计服务客户500+,成功上市案例1200+。我们要把这种能力转化成自主设计以及产业化,我称之为第二次创业。





设计创新跟不上时代的变化 



第一个项目是08年,当时iPhone还没出,手机并不是智能手机。我们申请了一个二合一转轴找专门资产开发花了蛮多精力。产品快上市的时候,iPhone出来了。


我们工艺创新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变化,iPhone把所有的手机打死了,这个项目持续了半年多时间,没有量产就死掉了。
 
这是我第一个失败的项目。

 


设计的溢价超越不了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 


第二个项目是14年,我们的第一款微型音箱。这款产品当时很多人喜欢。但我们的渠道能力和供应链能力都决定了我们的销量级不够高。我拿这款产品去找小米的创始人之一德哥看,德哥说这个产品卖99可以卖爆。我没有答应德哥,成本当时控制到120多块,卖一款就亏一款。


紧接半年后各种智能音箱风起云涌,再加上人家的供应链和营销的水准,低价的厮杀,我们这个产品没有存活。设计溢价超越不了用户对价格的敏感度。这个产品又失败了。

 


设计的用心良苦经不起后端的粗制滥造 


第三个项目蛮可惜


16年净化器还没在市场上大行其道,我们抓住年轻消费人群对空气净化的诉求,用家庭当中常见的家具去整合净化器的能力,创造了空气茶几。


这个项目做原型机时苏宁的副总裁直接给我下6 万台订单。可惜,这 6 万台订单我去找我的供应链合伙人时,他们不敢签。


为什么?因为产品品质不过关,合同里面有一个售后协议,可能对于国内的品牌商来讲非常苛刻。很遗憾,供应链的问题导致我不能获取这个 6 万台的订单。我们设计师的用心良苦经不起后端的粗制滥造。好的设计非常需要门当户对的供应链和资金来支持。





设计的价值超越不了技术和赛道的限制 


第四个失败项目也蛮可惜


这个项目是《中国好声音》的总裁推进《中国好声音》的衍生商品。当时中国好声音》日活量有两个亿,我们创造了一款适合综艺节目的麦克风,早期销售不错,但只在天猫店里销售并不能在综艺节目中做传播,没有好的传播平台,也不能自行销售,只能这样擦肩而过。


但这项目当时如果能形成消费,其实我们还是玩不下去。这一类商品根本不是拼工业设计,也不是拼硬件,它是互联网平台公司才能玩的项目,设计的价值超越不了技术和赛道的限制。

 

我讲了四个失败的项目,其实不止,这四个比较典型,所以要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将失败的经历总结出五个方向的内容
 
第一,创业的话,单打独斗来做创意项目,还是跟你的互补团队组队作战,以此来判断你创业选择的品类和赛道。


第二,工业设计师,尤其是产品设计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设计在整个各项目中起到的是主导作用还是引导作用,如果只是辅助作用就算了。


第三,做重要的设计是产品定义,最重要的事情始终是你最不擅长的,最大最久的坑是供应链。


第四,创业就是不断地在填空,不断地长出新能力,不断地去寻找互补型的伙伴。


第五,把产品做好,把内容做好,其他的找人控好。



设计师创业项目的四个关键性要素


创新诉求高、供应链简、溢价空间足、持续发展稳。

设计之外你还需要重点投入的地方。


精准用户的判断, 市场能力,销售能力,渠道建设、内容策划等。去拓展设计师能力之外的一些能力短板


真的不懂我们可以去找找合作伙伴,有些东西可以自己自学去提升自己的认知,再去找合作伙伴。如果你一点认知都没有,直接找合作伙伴,可能会死得很惨。


这个是一个过程,不是说一朝一夕的,要一步一步地去挖掘我们的能力的长项,形成我们的合作伙伴,去寻找一些互补性的一些对象。但是归根结底我们有个源头,说我们要做个什么样的一个事情,做个什么样的创业项目。





消费升级下的垂直或者细分市场品牌化。


属于我们的机会时代真的已经到来了,你知道吗?


消费升级下催生了很多垂直类目和细分市场,最终需要把它品牌化,千万不要做成工厂贴牌卖货的这个角色,品牌化是我们的沉淀,是重要的节点。
 

四个原因决定了这样的机会。
 
第一,国崛起所推动的国潮热,衍生成了国货当自强
 
第二,普遍的新生代用户对传统的大牌已经无感,尤其是对于海外的大牌无感,是对有创造力的设计师品牌无形当中催生的一个机遇。传统的大牌船太大,很难掉头,他们在顾及更大众的消费人群和大众化的渠道,会忽视掉垂直类目和细分市场带来的价值。
 
第三,兴趣电商与用户标签化创造了精准的设计依据。这句话说得就是抖音,通过短视频的能力,创造内容的能力,加上产品本身的卖点,通过兴趣电商标签化的方式去寻找我们用户,再为他们创造精准的产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转化的一个闭环。
 
第四,后疫情时期的户外生活与出行需求暴增,不是指传统意义的郊野郊游,包括旅行的户外,城市出行等。人们愿意走出去的生活状态,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机会。


这四个机会决定了我在 2019 年创立了探迹者。
 
新生代品牌第一站就是天猫,有了天猫店就有了做品牌的支撑基础。探迹者开局是 2019 年,但实际上2017年底至2018年初就开始了。
 
探迹者slogan的意思是我们一直想寻找未知,打开未知方向,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


直译角度上来讲是这个意思,其实就是我们不安于现状,要发展一些更与众不同的东西。TAJEZZO是未来和可持续的含义,我们希望做个经久的品牌,并非是所谓潮牌。潮流是短命鬼,不要盲目追逐潮流,要打造可传承可延续的品牌。
 

品牌做创业,第一个关系是人人-场-货。


人在什么场合,什么氛围,什么区域,创造他们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基于目标用户特性创造属于他的个性化与场景式的产品和服务,打造具有足够用户粘性的新锐品牌。跟典型用户形成无缝匹配,自然能衍生出有价值的内容。



我们这个时代太多玩法了,有好多值得我们玩的。作为一个 80 后设计师我也喜欢玩。我也玩滑板,我也喜欢dj,喜欢 rap,喜欢科幻。虽然年轻人之间有年龄断差,但只要热爱,跟年龄没有关系。
 

我们可以为这些内容人群采集不同标签。科幻电影,摇滚,亚文化,二次元,采集不同标签用户专属感需求,发掘各个群体的共性特征,设计与之匹配的风格化和个性化产品,最终形成符号化的品牌心智。
 
探迹者想做自己的超级符号。超级符号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画出来的,是不断跟用户之间反馈形成新的作战方案,再形成新的商品策略,形成产品结果再打回给用户,用户再反馈过来,一来一往多个回合之后才能形成符号化。
 
阿迪达斯,耐克已经创造了非常稳定的超级符号。我们要用足够多的时间挑战,创业做品牌不是1年2年,有可能是 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设计师如果想创业,不要单纯围绕商业收益,当然商业收益非常重要,但商业收益之外,我们如何把它做得更长久,做得更远是关键。



探迹者的共性特征我们是这么去描述的:富有冒险精神,不安于现状,注重生活品质,不盲从流行,强调与众不同。

用户看到商品第一个感觉就是酷。


形式上的酷,使用方式上的酷,材料的酷。


第二个感觉是未来感。


探迹者一直在创造未来感的商品,人体工学是我们的重点,不只样子功能性也很重要。我们的东西比较有暗黑感,注重极简设计,这是探击者注重的产品属性。



我们为新生代形成一个定义,探迹者是新生代个性化出行装备,是为当下年轻人的出行生活方式设计。这里面有形式上的个性化,功能上的个性化,以及用户自主个性化组合形成的新的出行生活方式。



我们从来不把自己仅当作一个箱包品牌,而是一直在用跨界能力做产品。供应链也不会单纯放在箱包这一块,因此我们可以做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同时也做到市场独有。所以我们拉开了同行竞争差距。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地建立壁垒来抵御山寨。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申请了大概 200 多项专利。
 

我们是通过哪几种方式来提升创新表现呢?


第一层级是形式化的创新


N系列的产品强调的是机能风的感觉,强调的产品在都市出行过程当中的竞速的感觉。材料包括版型,里面的空间归纳,包的子母分离都做了很多文章。N 列是我们公司设计顾问彭老师的杰作,非常棒已经变成公司的头部商品。
 


第二是结构化创新。之前也说了,我们没有把包只当包做,产品结构化上我们做了很多分拆和重组。除了包的防护性,背负性,它还能变成我们随身使用电脑的工作平台。
 
超薄化设计考量到都市生活的装载内容。这款包够薄,够扁平,视觉上又非常立体。从结构化上创新,打破了传统背包单一的使用目的。


我们还增加了功能性创新,在出行过程中衍生新功能。把传感器,价值功能,led都集成在包里,通过传感器重力传感形成对外反馈,在包背部形成提示。还有跟充电有关的内容,现在电子产品电量很重要,我们的背包是可以给手机计算机续航能力的。


户外出行还有什么能通过包的载体嫁接出来?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也是跨界创新的表现。

三个产品,三个创新角度,三个创新方式,提炼出了探迹者独有的DNA。


第一,探迹者是工业设计师主导开发的,这个项目团队都是工业设计师。
 
第二材料科技。现在合作的包括美国,3m,日本东丽这些顶级材料公司能为产品特殊指标形成很好的支撑。国内的材料包括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材料应用科技都在合作。
 
第三人体工学。在人体工学的深度考量中挖掘适配产品的内容。产品的背负系统,舒适系统,肩带系统,包括帽子也强调如何跟人头部区域形成更好关联。作为设计公司我们非常注重细节,所以产品在视频等传播下特点非常容易表达,很容易撼动消费者情绪,消费者get 到点就会义无反顾直接买单,转化率非常高

我发现设计师的时代真的到来了。你的想法,你的优质产品,你的卖点,通过好的传播内容直接打到消费者那里,回馈给你的就是买单和好评。评论反馈回来,你也可以更好地去做一些精准设计。
 
我们反复强调的是,不要定性仅是箱包品牌,要做跨界供应链。


我会拿以前做手机的供应链来做背包上的细节产品,隐藏器械性配件。包括一些小家电供应链,把特种材料衍生到产品中也是我们公司的DNA。一直探索一些新功能应用,前面讲的第三种创新,跨界创新和功能化创新,不能因为做包所以只做包,要不安于现状。
 
包是人行走过程中的物件,它能承载什么?承载什么内容?能形成什么新东西?给予用户需求上的反馈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探迹者有三大系列。
 
第一个系列是多面体 P 系列,也是探迹者最早的系列。


这种有表现力有棱角的产品够个性,视觉够突出。我只能拿这样有个性的产品在红得发紫的箱包行业打出一条血路,不然就淹没了。初创公司一定要出奇制胜,即便这个产品小众细分也要拿它做试金石。


确实不负众望。我们的系列效果和转化都非常好。



第二个系列是卖得最好的主流产品 N 系列


N系列更大众化,使用效率更高,很快就变成销售主力。它没P系列那么有锋芒,大众,但在大众中又偏小众,有一点赛博朋克的暗黑系味道。


我们有自己的专利设计结构sbm系统。四块SBM系统的塑胶橡胶垫能让产品在空包状态形成很好的立体形式。


我们当时的slogan 叫有形,探迹者箱包产品不是塌垮而是有设计,有形的。
 

第三个 C 系列考虑的是通勤人群,设计师、程序员,跟计算机打交道的,或者跟电竞打交道的年轻人和上班族群体。


我们强调以最小体积形成最好的内容装载。不通过放大产品外部尺寸来成就内部装载。


当下通勤人群的痛点就是不希望大,不喜欢重,这就是C 系列的出发点。

卖得最好的一款产品目前销量应该超 40 万件了


从小米有品开始,当时卖价非常低,因为低价又与众不同满足了小米有品平台理工男性的审美需求,形成了比较好的销售结果。很多分销商蜂拥而至,但分销商也害得我们很惨,因为产品价格矩阵被打得很乱。
 
山寨品也会蜂拥而至


光拼多多就有 60 万件山寨品,今天为止我们还在诉讼,打官司的对象有几十家。这是初创公司要面临的非常困难的问题。该打就要打,这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不打他会抄袭你第二件第三件甚至第四件。找到好的打假合作伙伴也是关键。




早期我们创造的音响背包拿了红点奖,在北美销量非常好。


这种产品史无前例,没人在背包上装音箱。


为什么美国人买单?因为他们很多街头人群特别热衷这种事。包括卖给棒球明星之类的用户他们也觉得非常棒,适合他们赛事中一些应用。


我们跟大黄蜂的合作在微博获得了过亿阅读量,大黄蜂颜色非常夸张,但我们卖断货了。因为疫情没有继续合作,后面还是可以合作的。

我们有很多有意思的露出,包括电视剧露出,韩国电视剧,得物,小红书。


跟蛮多有意思的伙伴做联名,跟 B 站头部摄影 up 主的摄影包联名合作也卖得非常好。我们的产品特质和摄影类目跨界联合是很巧妙的组合,这种合作多多益善。
 

罗永浩,李晨,薇娅(这是可以说的吗?)很多 KOL帮我们传播带货,反响都非常好。


抖音我们排到了箱包类第二名。


天猫得物有品我们都有,说实话做得一般,这块不是我们的能力场景,尤其电商运营。寻找好的电商运营合作伙伴非常重要。前提是自己要有对电商的认知和了解才能跟好的运营商有好的合作和节奏。



消费者的口碑我们非常注意


所有的评论不管好的差的我们都会去深度分析,好的评论非常鼓舞我们,差的评论鞭策我们把品质做的更好。


疫情之前参与了很多全球化营销,米兰欧洲日本。疫情导致很多线下露出越来越少。线上露出无外乎抖音小红书,Instagram TikTok 。但效果确实不错,产品特性特点足够撼动喜欢我们的用户,所以互动性蛮好。
 

现阶段我们遍布26 个国家销售


2021年开始到20203 年,探迹者整个布局不仅局限于箱包。我们会从箱包开始,后面关注整个圈层用户整个出行过程和户外过程用到的商品


从随行用品开始,这里面可能包括杯壶数码产品以及耳机。




今年会衍生功能性服饰,探迹者防晒服,探击者冲锋衣。把这些功能性服饰匹配探击者DNA要素。


明年下半年我们会推出第一款探迹者鞋品。最终结果是打造出我们中国本土的出行户外品牌。大家想一下我们国内的户外出行品牌,其实想不出什么品牌来,但国外有非常多,始祖鸟这些都是国外的,包括迪桑特都是非常知名的品牌。


始终鸟被安踏以 300 亿人民币收购了 30% 的股权。那始祖鸟市值基本上是接近千亿人民币。



我们的核心价值是原创设计。今天的话题是说原创。探迹者是从创业开始,包括之前那些创业失败的项目都离不开原创。所以说把原创设计当成核心价值支撑整个创业过程其实是非常美好的。
 
我也希望同样是设计师的小伙伴们,创业过程中原创设计才是你的根本,当然你根本之外的其他能力短板我们要补全,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取得胜利。
 






【原创说】直播演讲活动持续中...



—  END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业设计”(ID:DesignTop)。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