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出发 去有风的地方

从设计出发 去有风的地方

农历腊月廿九



宜 启程

大理云苗村、有风小院、文化旅游……最近,人们压抑了许久的对诗与远方的渴望,因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再被点燃。

治愈、轻松、温暖……一切美好的体验,发生在从城市回到乡村的故事里。



   

©️去有风的地方


被触动的网友们纷纷在剧情下留言:云南大理的天很蓝、新年愿望是去大理旅居1个月、出门走一走,多晒太阳就会有力量……

想要看世界的眼睛与心,正在被打开。

徜徉于广阔而触手可及的自然气息中,生活在质朴而珍贵的人文风情里,抛开烦恼、喧嚣,回到自我,寻找到生活在别处的答案。或许这是比打卡网红景点、炫一波儿朋友圈美照影响更深远的事。

而在旅居中,占据了一大半的“居”,开始被赋予更多价值和意义。



   

大理双廊陶唐之丘度假酒店

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


越来越多人放弃了住进奢华的酒店,选择躲入一处处民宿,透过有心的设计,洞见一个地域的文化底色。

如何将在地文化与自然之景根植于所居,并为当地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也成为了令众设计师兴奋的课题。

2023,哪里“有风”?

假期、新年,

我们对哪些地方的向往和期待即将实现?

开年时,薄雾馆time找到了几处“远方”的房子,它们或是民宿,或是人家,或是文化空间;或已经落成,或即将筑造,无一例外的是,它们的美,由内而外,成为诗的回响。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大理双廊

陶唐之丘度假酒店


大理白族自治州双廊镇大建旁村,洱海的一个小的海湾内,经由三文建筑&何崴工作室改造后的大理双廊陶唐之丘度假酒店,如同一个心灵驿站。



   

改造后建筑外貌


民宿由两个独立的院子组成,院子之间有一条小巷。两个院子各具特色,也各有其优势。其中一个院子的三层建筑有着相对优质的洱海景观,被称之为“海景房”,另一个则有一个相对大些的内庭院,层高各不相同的建筑形成内向的围合空间,被称之为“庭院房”。



   

建筑鸟瞰


建筑师将“木、石、陶、土”作为整个项目质感层面的出发点,它们代表了回归人类质朴本源的希望。不同的肌理,不同的粗糙颗粒度,不同材料呈现不同的温度,使项目在感官层次上更为丰厚。



   

从水吧台看向大门


在布局上,建筑师对两个院子的交通流线进行了梳理。庭院房北侧的巷子相对于两个院子之间的小巷更为通达,景观视野也更佳。



   

大堂地面及水吧台都沿用了室外地面及墙面材料


设计师选择这条巷子作为接送游客到店的主路。进入酒店区域内,第一个空间是酒店大堂,兼具前台接待以及咖啡酒吧功能。同时,大堂也是客人重要的分流节点,从西北一侧出口沿洱海向南走,进入海景房小院,从东南一侧进入内庭院,可达健身房、VIP茶室及餐厅。



   

米灰色的墙面,与洱海的蓝形成互补和对比


客房采用暖色调,米灰色的墙漆与胡桃木色的木饰面相结合,与洱海的蓝形成互补和对比。设计结合场地的实际情况,16间客房形成几种不同的房型,大面积的落地窗消解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将大理的阳光引入室内,让客人的心境全部打开。



   

家庭房的细节设置保证私密性


对于家具,建筑师希望它们具有一定的地域色彩。于是与业主一起奔走于大理周边的村落,收集很多如沉船木,陶罐等老物件,并重新设计、加工,赋予其新的功能。建筑师坚信,这些老物件上的痕迹,带着岁月的厚重,终会疗愈人们在现代生活中疲惫的内心。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



草原之家

&游牧之家


在杭锦旗“未来草原”民宿创意设计征集中,MAT超级建筑事务所带来了两组方案。

“草原之家”以草原传统建筑形态蒙古包为原型,设计团队通过一个螺旋坡道,将门厅、餐厅、起居室和位于上下两层的五间客房串联起来,并产生一个仰望星空和苍穹的篝火内院。



   

草原之家 日暮时分(效果图)


设计用当代的建筑语言诠释了草原文化中天空和大地的关系,缓缓上升的坡道将天和地连接在一起。



   

草原之家 入口的外廊(效果图)

草原之家的内外立面采用白色大颗粒灰泥抹面,既回应了草原文化的色彩,也带来了民宿建筑所需的乡土感和在地性。



   

草原之家 坡道和环形餐厅(效果图)


为了适应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北侧相对封闭,南侧相对开敞,客厅和客房有着面对草原的良好视野,衬托出草原的水平和广袤。

同样来自MAT超级建筑事务所的“游牧之家”,是通过将记忆中的游牧小屋组成聚落而形成的花瓣形的民宿建筑。



   

游牧之家 草原上的居所(效果图)


每一个小屋代表着门厅、餐厅、客房等独立功能,六个“小屋”围绕着建筑中央的火塘展开。放大的下沉式火塘同时也作为民宿中最主要的公共客厅使用,火塘的上方是一个圆形的室外漂浮庭院,白天的环形光线会顺着漂浮庭院底部溢进建筑中央。



   

游牧之家 通透的公共空间(效果图)


游牧之家采用了曲面屋顶,象征着与苍穹的对话。屋顶边缘高中间低,阳光和雨水都可以汇集到漂浮庭院中。



   

游牧之家 从客房望向草原(效果图)


建筑的外墙采用了深色的片石砌筑,内部公共区域也通过灰泥、微水泥、片石等材料突出了游牧之家的粗犷特征和连接远古记忆的精神属性。



星空图书馆


以“陨石”为概念原型,“星空图书馆”希望创造一个携带文明的自然原石,矗立于广袤的草原与天空之间。这个由Penda China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杭锦旗民宿集合中的公共建筑,设计构思受场地的环境启发。



   

建筑外部(效果图)


建筑的形态生成逻辑源于内部的使用方式,利用坡形台阶营造了具有向心性的文化空间,满足未来的活动和沙龙等文化交流功能的需要。室内空间同时也包含展览、阅读、休闲等功能,各功能之间通过连贯的参观动线串联起来,形成亦动亦静、可观可游的复杂空间体验。



   

空间内部(效果图)


建筑的结构采用框架结构体系,混凝土和钢框架结合的方式,经济、节约具有可实现性。建筑主要材料采用混凝土材质,为了呼应场地沙土特征,未来在混凝土中可以掺入沙粒形成温暖的色调及粗粝的表面效果。



   

空间内部(效果图)


星空图书馆不仅是文化功能的载体,未来也希望能成为文化的符号将鄂尔多斯草原的品牌传播更广更远。



   

空间内部(效果图)


基于陨石的概念组织建筑形态,充分呼应了人们对草原天然和神秘的联想,将建筑隐藏在自然主题之中,在草原环境中具有很好的协调性。



   

空间内部(效果图)


作为整个片区的标志性建筑,该文化中心能够很好的起到凸显整个片区建筑特色的作用,建筑形态富有冲击力,利用强硬的折角、局部悬挑以及部分外露的结构,刻画出岩石所具有的坚实与沉重。





   


生活本身就是无边无际的大海,

既充满众多混杂的漂流物,

反复多变,暴怒无常;

又总是充满着一派澄明和蔚蓝。

——三岛由纪夫《爱的饥渴》



柏林船屋


有人旅居在远方,有人生活在海上。

Crossboundaries建筑设计事务所为业主Marianne Friese打造的新家“柏林船屋”,“游”在水中。



   

© Johanna Link


Marianne的梦想始于报名参加划艇运动,这让她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她和 Crossboundaries 一起,重新定义了“房子”的概念——不只是简单的用砖砌成的建筑。首先,新主人的目标是花时间在当地练习并获得相关驾照,在船屋改造完成后,最终她能够一路驾船到达巴黎等城市地区,再沿着塞纳河,继续向法国南部移动,享受船上慢生活。



   

© Johanna Link


Crossboundaries运用高定制性、集约性和实用性的手段,在这样一个 60 平米左右船屋内,创造了一个流动的多功能船屋空间,能够容纳两个人居住和客人的来访,探讨了微型住宅的灵活性,让每个房间都承担多种功能。



   

收纳床&桌子


包括太阳能、供暖、水和废物管理等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都为水上舒适且节能的生活提供了条件。


   

沙发&床


建筑师通过引入百变功能的家具,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内部空间。厨房和浴室,甚至甲板上的颜色和材料与主体空间协调,最大化体现了设计概念的一致性。



   

© Johanna Link


“水是一种理想生态系统的核心,它们可以重塑城市,也可以通过对环境问题做出积极响应,从而重塑用户和设计师。”Crossboundaries 联合创始人/合伙人董灏表示。





   


深秋细雨伴风微,杏叶金黄似雪飞。

盛夏炎炎迎碧绿,飘香化土盼春归。

——观海《银杏叶》


百美村宿—高岭宿集


“高岭宿集”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西元村,是中国三峡集团+中国扶贫基金会+地方政府+设计公司北京安哲建筑设计四方通力合作打造的江西省第一个百美村宿乡村精品旅游扶贫项目。



   


建筑师王求安带领北京安哲建筑设计,在此再度探索自然和建筑、人与环境的共生关系。在生态文明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为乡村人居环境重塑、再生以及产业激活提供了新的思路,解决了濒临消亡的“空心村”问题。



   


万安县地处革命老区,古祠堂、古井、古树、古桥、古道……散落着几十个不为人知的古老村落,与世隔绝地存在着。西元村里的高岭就是这样一个景观优美的村落,村子里大大小小的银杏树有60多棵,树龄已有数百乃至上千年。但此处交通闭塞,灾害频发,村民不得已陆续搬离,成了空村。经过建筑师王求安及其团队半年的改造建设,终于实现了从空村到新村的活化转变。



   


依循“在地利用”原则,以克制而纯粹的设计手法,最大程度保护村落原生的自然肌理,延续故土气息,重塑高岭特色元素,将这抹浓厚的“乡愁”作为设计线索,牵引出村民和游客记忆深处的故土情怀。项目以民宿为载体,集创客中心、农创工坊等多种业态联动。



   


民宿一共打造了8个院落27间房,以家庭为单位组合规划生活场景,室内设计以简约舒适为核心,营造一种被自然滋养的沉浸式乡野体验。



   


高岭宿集汲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用谦和与敬畏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平衡。建筑以原生古朴的乡野风貌为基础,不动声色还原村落最初的自然肌理,用千百年不败的银杏树雕琢出古村独特的风韵,让建筑消隐于山水之间。





   


建筑会存在200年,甚至500年,

在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心里永久地存在。

人们一次次来拜访,每次有不同的收获。

——安藤忠雄



春沐源小镇


背靠大桂山,坐拥径背、老炉下两座天然水库,埔前河在小镇内蜿蜒八公里,山谷之间,千溪汇流,拥有得天独厚地理条件的广东省河源市春沐源小镇,集合居住、休闲、度假、教育、社交和精神文化于一体。



   

春沐源小镇


新近开业的蓝葡萄酒店,由WATG建筑设计事务所操刀,藏于山谷之间。



   

春沐源小镇·蓝葡萄酒店


围合的社区庭院,适于重建人与人的亲密尺度。可以与爱人闲坐在露台上,目睹一整片绿谷,被朝阳的金辉缓缓托起;可以离工作和应酬足够远,窝在沙发上陪孩子画出童心;可以在庭院里邂逅“邻居”,从山谷聊到城市,从陌生人聊成朋友……



   

春沐源小镇·蓝葡萄酒店


位于酒店一楼的接待中心,也是多元化的休闲俱乐部。酒吧、轻餐吧、KTV、棋牌室、台球室、健身房、书吧、儿童阅读区和游戏室……承载全龄共享的灵动和静谧、独处与欢聚。



   

春沐源小镇·蓝葡萄酒店


由张唐景观团队设计的龙骨乐园,向酒店入住者免费开放。踩着鹅卵石,蹚过小溪流,爬到“恐龙”背上——这个露天的游乐课堂,将城市缺失的自然尺度归还童年,也慰藉每位童心未眠的大人。



   

春沐源小镇·蓝葡萄酒店


2023年,春沐源小镇有望迎来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新作“诗之礼堂CHAPEL OF SONG”,搭载一系列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释放诗意与生活的相逢之美。





   


异样奇峰见未曾,嵬嵬峭壁长萝藤。

祇从云外舒眸望,纵有胜情不可登。

——明朝·黄公辅

《平乐至阳朔一带俱是石峰嵯峨口占》



凤凰·山水尚境


曼妙的石峰山姿、滉漾的碧波河流、婆娑的凤尾竹影……在阳朔,山水的极致魅力浸润着这座城的每一个角落。



   


作为阳朔首个汇聚国际视野与时尚美学的文旅项目,凤凰·山水尚境国际旅居度假区北面距离世界山水之精华十里画廊仅一公里,毗邻阳朔西街、骆驼山生态公园等景区,中间环抱约260亩栗木湖及滨水景观带。



   


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陈一峰统筹主持建筑设计,在这里,建筑与生态的关系密不可分。



   


围绕“自然性、城市性、宜居性”的设计原则,建筑以拟山之势与自然相融相伴,以人居理想突破千城一面。退台式四面观景洋房,更以360°景观空中露台与屋顶花园,IMAX环幕山水视野。



   


凤凰·山水尚境国际旅居度假区,与隐庐公馆、蔚景温德姆、丽诗·阿卡迪亚三大国际知名酒店品牌联合运营,满足旅居投资多元选择。



   


涵盖凤凰时尚艺术公园、凤凰时尚艺术中心、凤凰·π商业美学街区、凤凰·湖畔会议中心、凤凰探索营地乐园、凤凰时尚艺术公寓、凤凰山水景观洋房等功能板块,世界级山水与现代美学建筑融合,让亲近自然与惬意休闲融入生活成为可能。



感谢设计,

让我们生活有风,远方有诗。

因为设计,

我们总可以憧憬未知,

抵达想象中的美好。

心已远,即刻动身。

新年快乐,

送给准备出发的你。


编辑:May

视觉:Alan

校对:Bobo Kelly

监制:Enilia Roy

创意鸣谢:Xuanang Tian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薄雾馆time”(ID:BOWUtim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