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本“双重生活”中,借鉴当今“生活之必要”

从日本“双重生活”中,借鉴当今“生活之必要”



20世纪初的日本国民,是亚洲最早拥有财富,并能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的一代人,他们大量接受着西方文化的洗礼。《现代日本家与居》一书中提到,“在受过教育的布尔乔亚(中产阶级)统治下,社会层面最有价值的商品是从西方世界翻译而来的知识,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的‘现代化’是舶来品。”


回归到家庭生活中,一方面,日本政府曾以“文明开化”的名义推行礼仪改良,鼓吹全盘模仿西方,以至于日本民族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抑制”。另一方面,随着全球进入大众传媒消费主义阶段,新一代对日常生活新方式的不断寻求,也促进了两种文化的不断融合。有评论道,日本社会一度经历了漫长的“双重生活”——本土与西方在生活、穿着、住宅形式上的混杂,才得以找到自己的文化出路。“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日本统治阶级谈论设计和使用住宅的方式,明确展现了他们在现代世界所取得的地位。”


今日推荐的三本书,就像是两个时代的隔空对话,从20世纪初的迷惘与寻找,到21世纪初的融合与生长,这些自发的文化再造过程中的许多情节,放到当今我国的环境下,何其相似。读完一本严肃的书和两本相对轻松的书,希望能够引发各位读者思考,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家”,如何做出美学、伦理和个人方面的选择。






《现代日本家与居》





作者: [美]乔丹·桑德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建筑、家庭空间与中产文化
出版年: 2021-7





推荐人:Z/S STUDIO 主理人 牧之



推荐语:


家居有很强的地域与文化属性,因此对“现代日本家与居”的观察,对我们而言特别重要,尤其在当代中国中产阶级兴起的分化。原来日本就是这样在近代奠定国际地位和持续输出文化影响力的,家居正是认知的切入点。






栖居的真正困境在于,人们必须重新寻找栖居的本真,必须学会如何栖居。——海德格尔



从“家”的角度

切入日本近代史



说起“家居”,你会想到什么?如果将两个字拆散开,它其实包含着“家庭”和“居所”的两个概念,本书探讨了19-20世纪之交,日本的家庭与居室如何放弃东方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日本家居的现代化并非简单地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而是经历过审慎的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其目的是为了增强日本的文化竞争力,在帝国主义列强林立的20世纪,赢得更高的国家地位。


在这一历程中,新生的中产阶级是家庭新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他们也通过对于家庭的重新定义,重塑和确立了他们在社会文化中的话语权。本书作者乔丹·桑德曾在日本生活多年,获东京大学建筑史硕士学位、哥伦比亚大学近代日本史博士学位,是西方学界日本近代史专家。书中讨论的诸多问题,对于的中国社会和读者,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摘录



扫码购买👆《现代日本家与居》




生活之书




作者: 宝岛社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原作名: BEAMS ON LIFE
出版年: 2018-12-31

豆瓣评分:7.5





推荐人:宅二三运营总监 安琪



推荐语:


一件物品,只有在你需要它的时候,它才有意义。






看似展示员工们的多元生活,实则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品牌宣传书”。



“生活是一门艺术”

做品牌也是



提到本书不得不提到比MUJI更潮的日本品牌——BEAMS,作为日本美式复古潮流的开山鼻祖,它一手打造了东京潮流生活方式,在日本青年一代生活品质爱好者当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而这本《生活之书》,以“家访”的形式探访了BEAMS136位员工的家,展现了当代部分日本年轻人的居家风格和日常生活。除了衣着打扮外,家也汇聚了各种时尚元素与主人个性。从书中的实景照片看,BEAMS员工的共性在于:都相当的日系风格,都喜欢休闲的运动装、T恤、牛仔裤,都喜欢各种特色摆件,都喜欢种植物......真真切切的诠释了“生活是一门艺术”。值得一提的是,员工们对公司的归属感都很强,能看出公司给予他们的文化影响,不仅仅是一份工作那么简单。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摘录



扫码购买👆《生活之书》




《东京风格》




作者: [日] 都筑响一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原作名: TOKYO STYLE
出版年: 2019-5

豆瓣评分:7.9





推荐人:Z/S STUDIO 艺术总监 Ada



推荐语:


四开Mook 01受访者都筑响一的初心之作,他为我们带来真正的“东京风格”,没有主流媒体流传的美丽日本空间,更多的是挤在小房间里,在各种物品环绕下惬意生活的人的居住空间,并以“美在民序中““可爱是宝”“工作空里铺上被褥”等分类来解读黑洞般迷人的东京蜗居百景,看完重拾对生活琐碎的热爱,完全不同于性冷淡风。






腰封的题词是:“不要努力工作,不要买房子,租一间陋室,享受人生吧。"



黑洞般迷人的

东京蜗居百景



都筑响一是日本文化圈一位独行侠式的人物,一把年纪却很好玩。他的身份很多元,既是编辑又是摄影师,引用《工作,就要不拘一格》中都筑响一的惊人之语,你大概能知道他是哪种有趣:“不要跟同行喝酒”“网络搜索是种毒品”“有手指就能做书”“催生无聊杂志的正是‘编辑会议’”......


20 岁出头的他在堪称日本潮流杂志鼻祖的 Popeye 做跑腿小弟,30多岁时开始尝试自己做书——出版了今天推荐的这本《东京风格》,书中展现了日本普通年轻人是如何在狭小杂乱的生活空间里发挥创意、肆意生活的。每一间屋子,每一个年轻的屋主,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个性。许多照片足以让观看者瞠目结舌:居然有人能在那么小的空间里,塞进那么多东西!


有趣的题外话是,本书内文的摄影记录起拍于1991年,正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的时代,年轻人一方面被外界打满鸡血,要求努力上进,一方面又溃于现实,不知所措。都筑响一说:“我只是希望能够以某种形式调整人们的观念。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所以才有了腰封那句:“不要努力工作,不要买房子,租一间陋室,享受人生吧。”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摘录



扫码购买👆《东京风格》




🎁

本期互动


文末留言聊一聊

读完三本日本当世之生活,

你有什么感受?






🔍小程序搜索「皿口一人」线上商店

查看更多我们甄选的书籍



📚

买手好书|精选好物|专享福利|最新活动

 📖Z/S好书好物赏(分享交流)



欢迎添加“皿口一人店长”👆

备注群号(书物展分享)加入








主编:牧之

副主编:忧忧

编辑:二千

撰稿:二千

摄影:二千,部分图片来源于出版方

校对:章鱼

设计:大吉©ZSDC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筑一事”(ID:zs_studio)。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