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提起苏炳添,就会想起Ta

从此提起苏炳添,就会想起Ta

昨天,招商银行官宣苏炳添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消息一出,不少网友发出疑问:

 

银行也需要代言人吗?

品牌找代言人,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银行机构却鲜少找代言人,即便有,也只是代言信用卡产品,几乎没有上升到整体银行品牌。

 

原因主要有两点:

 

其一、大银行家喻户晓,且业务与国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不需要代言人宣言,而地方银行业务聚焦当地,不需要全国范围内宣传。

 

其二、银行是以稳定、信任、规避风险为基石的品牌,而明星常常伴随着塌房风险,负面新闻缠身的形象代言人会影响银行的美誉。

 

但招商银行是例外。


在东京奥运会以“9秒83”的成绩一跑封神后,找苏神代言的品牌络绎不绝。

 

有说他“追求极致”,有说他又“快”和“稳”,有想和他“携手突破自我”……

 

那么多不同行业的知名品牌签约在前,招行为什么还要签约苏神?又该说什么来区隔其他品牌,发挥好苏神代言的最大价值呢?

 

来看招行是如何做的。

 



第一步:用一条TVC告白官宣苏炳添


 

与其他品牌官宣苏炳添为代言人不同,招行用了一条直白又热烈的TVC,告白官宣苏神。



TVC以“我们需要一位代言人”直白开篇,然后从招行历史、价值观、行业实力、品牌愿景等角度,阐述为什么要找一位代言人(苏炳添)。

 

需要找一个能承载我们敬意的代言人。(那这个代言人就不可能是小鲜肉和流量明星)

 

需要找一位愿意用几个十年,甚至一辈子时间去做好一件事的代言人。(意味着代言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坚守长期主义)

 

需要不断刷新历史,超越自我极限的代言人。(说明代言人创造过历史记录)

 

需要用更快脚步创造时代速度的代言人。(苏神:直接报我身份证号就行了)

 

文案字字没提苏神,但字字都在说苏神。

 

作为广告圈吃瓜群众,我见过这么多品牌官宣,如此直白、热烈的官宣,大概还是首次。

 



第二步:用一封感谢信联动呼应


除了告白TVC外,招行还以一封“致苏炳添先生的一封信”,感谢苏神带来的中国骄傲。

 

这封信与TVC互为呼应。

 

信里延续了TVC的内容,对苏神所获得的个人成就及承载的时代荣誉进行致谢。

 

值得一提的是,苏神就这封致谢信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回信。 


回信里,苏神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说自己只是一个努力的普通人,就像学生时代班里跑得最快的男同学,平时经常陪老婆逛街买菜的邻居。

 

在苏神以往品牌代言中,我们看到的是同一个模板: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亚洲飞人,而招行却从赛场到生活,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苏神。

 

真实的苏神,正是国民精神的最好代言人。




招行为什么找苏神做全球代言人?


 

何为国民精神?

 

温良恭俭,拼搏进取,敢为人先。

 

作为国内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银行,招行从1987年创立那天起,骨子就有这种国民精神。

 

招行历次敢为人先:

 

它是国内第一家推出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第一家实现网点“全面无卡化”的银行,更是第一家连续三年荣膺“中国最佳银行”,创造《欧洲货币》评选历史上的首次“三连冠的银行。

 

从存折到银行卡,从银行卡到APP,招商银行不断超越,多次引领中国银行业服务变革。

 

品牌寻找代言人的实质,是寻找和品牌拥有共同属性,并且能放大品牌身上属性的代言人。

 

招行与苏神,外在属性(突破自我、创下记录)和内在属性(国民精神)都高度一致。

 

招行34年来,以“招商银行,因您而变”的服务口号,多次率先发起银行业服务改革,“服务”和“创新”成了招行广为人知的招牌,但欠缺的是,与四大行相比,招行的“国民性”还有提升空间。

 

此次签约苏神,正是想借助苏神国民偶像的地位,深化招行财富管理的国民银行形象。

 

2022年,招行启动了一项国民赋能计划,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希望旧时王谢堂燕的财富管理,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以往我们说到财富管理,往往是针对那些年薪百万的高净值人群,而招行启动的国民赋能计划,是想将财富管理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了一项“国民性的普惠”,人人都可借助招行提供的专业服务参与财富管理。

 

基于这项计划,招行欲树立一个新的财富管理形象,从“卖方”转型为“买方投顾”,为国民提供精细化、个性化的资产配置和理财指导,让财富管理普惠大多数国民。

 

因此,总结招行官宣苏神为全球品牌代言人的用意,大概出于以下二层考虑:

 

一是借助苏神身上的“个人品质”和“国民精神”,夯实招行“服务”、“创新”的传统优秀品质。

 

二是强强联合,刷新用户对招行的固有认知,进一步深化招行财富管理的国民品牌形象。

 

在过去,财富管理是高净值人群的专属特权,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财富管理的意识。

 

2021年,“基金”一度成为微博热搜的常客。90后们“跑步”进入基金市场,但由于缺乏理财知识和策略,往往在基金市场折戟沉沙。

 

招商银行需要一个苏神来树立新形象。

 

人们,也需要一个值得放心的财富管理管家。






广


广

广




1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创意广告坊”(ID:cywzf201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