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们固守着这一窠臼,埋首于既定的道路,跟着人流奔跑,不知前方为何物,也不知终点在哪。
在这个物质与信息丰沛的时代,思想似乎变得极度匮乏,我们任凭自己的声音湮没在喧哗的众声中。
人们更加相信系统、资本和统计数字,却不相信个人的意志。大部分人要么放弃自己对个人独特性的坚持,要么躲进一个封闭的世界里孤芳自赏,但是或许你终究会发现,你现在面对的其实不值一提,你越是回避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越会茫然无措。
所以,也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好像时代浪潮中短暂脱轨的钉子,沿着自己的轨迹滚落前方,却无意间“滚出”一条新的路途。
有人星夜赴科场,有人辞官归故乡
大概一年前,史昕还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的一名研究生,这个在很多考研人看来梦寐以求的身份,对史昕而言却是一份焦虑和累赘。
“其实我本来就是工作了之后去考研的,当时就是想从事教育相关的工作,所以就考了个教育技术的研究生,也没想着一定会考上,但是考上了也就去上了。”史昕回想起当时的经历,言谈中满是云淡风轻。
也许是之前的工作经历给了他可供参照的空间,读研后的史昕并没有找到那份内心的安定,“当时就觉得这份学历可能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即使我读了之后拿到文凭,也不一定会对我个人有多大的提升,在这里也是浪费时间”。经历了一番焦虑和迷茫之后,史昕毅然写下了退学申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惊蛰青年”(ID:wakinglism)。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