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寻欢论艺|哇哦~法常!那个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中国画家

楚寻欢论艺|哇哦~法常!那个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中国画家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楚寻欢论艺


Chu Xunhuan Art


法常绘 布袋和尚 立轴 纸本 水墨 96.7cmx41.5cm

法常的禅境:隐藏着的才是真正的花


文/楚寻欢


他在生时受冷遇,却开后世文士禅画之先河。

墙内开发墙外香。他在中国籍籍无名,却成为对日本影响最大的中国画家,被誉为“日本画道之大恩人”。而今他的作品主要收藏在日本,据《君台观左右帐记》著录,他流于日本的作品有104件之多,其时的日本幕府将收藏的中国画按照上、中、下三等归类,他的画被归为上上品。

这个谜一样的人物便是南宋画僧法常。

法常,俗姓李,佛名法常,自号牧溪(谿),今四川人。史籍关于法常的记载鲜见,且语焉不详。有一说如下:

法常大约生于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弱冠曾中举人,兼擅绘画,绘画受同乡画家文同的影响,绍定四年(1231)蒙古军队由陕西破蜀北),四川震动,他跟随难民顺流长江到杭州,并与马臻等人交游,后出家为僧,从师径山无准师范禅师(1178—1249)。曾跟从殷济川学画,端平二年(1235),日僧圣一圆尔辨圆(1202—1280)等来华从无准师范学佛法,与法常同学。淳祐元年(1241年),圣一回国,法常以《观音》、《猿》、《鹤》三轴相赠(此三轴现还完好地保存在日本京都大德寺内,已成为日本国宝),在日本画坛赢得极高评价。宝佑四年(1256)五十岁以后,主持西湖六通寺。咸淳五年(1269),因斥责贾似道误国,事后遭追捕,避难于“越丘氏家”。而禅林艺坛,从此传遍了他的死讯。直到德佑元年(1275),贾似道败绩,法常重新露面。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法常谢世,享年85岁,遗像在杭州长相寺中。


法常 松猿图 绢本水墨 173.3×99.4cm 日本东京大德寺藏

法常 观音图 绢本 墨笔淡彩 172.2×97.6cm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法常 竹鹤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日本大东急纪念文库所藏元代吴大素《松斋梅谱》记载最为详尽,却也只有寥寥数语,不到两百字。该书在中国已亡佚,仅日本留存手抄本。全文如下:“僧法常,蜀人,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不曾设色。多用蔗查草结,又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松竹梅兰不具形似,荷鹭芦雁,俱有高致。一日造语伤贾似道,广捕而避罪于越丘氏家,所作甚多,惟三友帐为之绝品,后世变事释,圆寂于至元间,江南士大夫家今存遗迹,竹差少,芦雁亦多赝本。今存遗像在武林长相寺中,有云:爱于北山。”

“芦雁亦多赝本”道出了内行里手对法常绘画的肯定,应该说吴大素《松斋梅谱》也是对法常记述相对公允的评价。


法常 叭叭鸟图 立轴 水墨 纸本 78.5x39cm 日本国立美术馆藏

法常 鸟荷图 藏于日本



法常在中国绘画史上一度被忽视,这与宋代更尊崇以工细为主流的院体画有关。宋画界高手林立,粗头乱服的写意画自然就被边缘化了。法常笔下的空寂荒寒与枯淡清幽,是当时生活普遍富足繁华的宋朝文人所体验不到的,要一直到400多年后的明末清初,看着国家衰败破灭而避入空门的八大山人和石涛,才能深刻地体会到。

宋末元初的庄肃《画继补遗》中有句:“僧法常,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

元人汤垕著《画鉴》说:“近世牧溪僧法常作墨竹,粗恶无古法。” 同时元代夏文彥《图绘宝鉴》中,明朱谋垔在《画史会要》中也沿袭其评价:“粗恶无古法,诚非雅玩。

可见,按照当时文人士大夫标准,这种“枯淡山野”的风格不能够把赏雅玩,只适合在偏远的寺院道观挂挂。如果以今天中正的审美观来看,正因为法常作品“枯淡山野”、“诚非雅玩”,方见其“朴拙”与“超逸”。


法常 《叭叭鸟图》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法常 三牛图 日本私人美术馆藏



以泼墨大写意著称的梁楷生于1150年,五十多年后降生的法常是梁楷的弟子吗?区区不得而知,但法常的画风明显有师法前辈梁楷的痕迹。他笔下既有造型严谨高致的猿、鹤、观音、罗汉等,也有惜墨如金、简逸淋漓的写意画或工写皆备画。法常与石恪、梁楷、玉涧,虽同为豪纵简约,然抽丝剥茧,又各有千秋。好画之妙在于下笔见性,同为狂放不羁,法常的画难掩其骨子里独特的文静气,总是洋溢着清澈与平和的芬芳。


法常 《柳燕图》 东京德川黎明会藏



法常也并不是全然不受国人喜爱,除了元代吴大素的肯定,晚明高僧雪峤圆信对牧溪作品有这样的一段描述:“这僧笔尖上具眼,流出威音那边,鸟鹊花卉,看者莫作眼见,亦不离眼思之。径山千指庵圆信。”


法常 《芦雁图》日本群马县近代美术馆藏

明代大鉴藏家项元汴的题跋亦为法常翻案:“宋僧法常,别号牧溪。喜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树石人物,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假妆饰。余仅得墨戏花卉蔬果翎毛巨卷。其状物写生,殆出天巧。不惟肖似形类并得其意。京爱不忍置,因述其本末,以备参考。墨林项元汴书于天籁阁。”在此,“不惟肖似形类并得其意”即形神兼备、意到笔不到,暗合了中国画尚意之传统,以前批评他“意思简当,不费装饰”之语,反而成为了一种“大道至简”式的赞颂,乃至这位鉴藏家要用“爱不忍置”叹赏之。


法常 《虎》纸本水墨 31.1×29cm 
京都大德寺龙光院 藏

法常十分重视写生,据传,为了能够准确地把握老虎的形象,他曾混迹于猎人队伍中,披上虎皮观察山君的一举一动。日本京都大德寺龙光院所藏法常的《虎》,目光如炬,摄人心魄。此虎在画家笔下似乎已经拟人化了,萌态中透着一种高古静穆的仙气,大异于人们司空见惯的凶悍之相。








法常 水墨写生卷局部

最早发现法常绘画中的真正价值和革命性意义者,则为吴门画派的领袖沈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法常水墨长卷《写生蔬果》(疑为仿品)上,有沈周的一则长跋,其文曰:“余始工山水,间喜作花果、草虫,故所蓄古人之制甚多,率尺纸残墨,未有能兼之者。近见牧溪一卷于大匏庵吴公家……不施彩色,任意泼墨渖,俨然若生,回视黄筌、舜举之流,风斯下矣。且纸色莹洁,一幅三丈有咫,真宋物也。宜乎公之宝藏与欤。”据徐邦达先生考证,此卷非“宋画原迹”,而沈周的题跋却是真的,是“后来给人拆开移配在这个摹本”上的。由此可见,法常对沈周开创文人写意花鸟一脉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甚至可以将法常视为中国文人写意花鸟画的先声。

区区最早认识法常是源于其《六柿图》。此画堪称“墨分五色”的典范之作,它把中国画讲究的墨分五色、阴阳虚实之间的平衡做了一个生动极致的形象诠释,浑然天成,无迹可寻。




法常 六柿图


清人笪重光有句:“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观;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法常的《六柿图》便是以直观的画面给人这样一种空寂幽玄之美,于秀逸清冷中表达了“无中生有”、“有无俱存”的禅思,简朴寂静得让人有一种灵魂超脱的神往。

南宋末年与牧溪认识的诗僧道璨有诗曰:“好诗无音律,至文难言说。学之无他术,先要心路絶。兀坐送清昼,万事付一拙。”以此诗喻《六柿图》,堪称精当。


意大利 乔治·莫兰迪《静物组合》布面油画



记得第一次看到莫兰迪笔下的“瓶罐”,区区下意识地想起了法常的《六柿图》。有意思的是,莫兰迪确实研究过中国古画,他的工作室里有关于法常的图文资料,一条跨越时空的神秘之线让他们在殊途同归的高洁格调里倘佯对话。



日本良宽和尚 《天上大风》 楚寻欢摄


如果说莫兰迪的画作与法常有几分神似,那么,写“天上大风”的乞食僧人良宽则来的更直接,一样的禅门素僧,一样的落拓自得。

法常在禅风盛行的日本找到了他的知音。他所创造的简逸空灵亦清净淡泊之美,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恰好满足了向往“物哀”与“幽玄”日本本土文化当中,并影响到其茶道与花道,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过岁月的冲刷,最终融汇成为日本传统美特别是诧寂美学的灵魂。这正是牧溪在日本获得崇高地位的真正原因。




法常 《潇湘八景》现只留存四幅藏于日本



日本能乐大师世阿弥曾说,“隐藏着的才是真正的花。”在日本人眼中,隐逸的朦胧,“不可说”才是美的极致。所以当他们看到法常的《潇湘八景图》,就被他笔下亦真亦幻的空濛之光折服了。法常给东瀛岛国日本带来了一种精巧纤细之外的空寂,在荒寒清幽处,还有一种他们可望不可及的雄浑磅礴之美,这种丰茂大音正是彼岸隐藏着的真正的花。




法常 《老子图》 纸本 88.9×33.5cm
日本冈山县立美术馆藏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于1970年6月16日在台北市亚洲作家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源氏物语与芭蕉》的演讲,满怀深情地谈到了法常:“法常是中国早期的禅僧,在中国并未受到重视。似乎是由于他的画多少有一些粗糙,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几乎不受尊重。而在日本却受到极大的尊重。中国画论并不怎么推崇法常,这种观点当然也随着法常的作品一同来到了日本。虽然这样的画论进入了日本,但是日本仍然把法常视为最高。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与日本不同之一斑。”



法常 竹鸠图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禅境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法常首先是一位禅师,然后才是一位画者。作为一位画者,他的影响在明代之后逐渐扩大。与倪瓒、沈周、林良、徐渭、八大、扬州八怪等相比,国人知法常者甚少,殊不知,后者的野逸与放达正是沿袭法常的禅味而来。

而今,法常的画被归为禅画的范畴,禅画大师法常已成为中国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坐标之一。

问:禅本无相,何以相喻禅?

答:画本无禅,惟画通禅。以法眼观之,悟禅之画,名为禅画。

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牧溪还是牧溪,法常还是法常。

一切有情,皆是法相。

八百年后的今天,以有相之画观无相之法常,我们还会被那份跨越时空的禅境深深感动。



20220222
(相关背景资料及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常作品赏:

法常《芦蟹图》

法常 《岩猿猴图》37.3×28cm 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法常 《竹雀图》根津美术馆藏

法常 莲燕图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法常 《潇湘八景图》局部


法常 《潇湘八景图》之平沙落雁 局部


法常 《潇湘八景图》之烟寺晚钟 局部


法常 《潇湘八景图》之渔村夕照 局部


法常 《潇湘八景图》之远浦归帆 局部

法常的“虎”

法常 《墨虎图》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法常 龙虎图 京都大德寺藏

法常 《墨虎图》

– END –





声明:本公众号所刊文字,除了特别注明外,皆属原创。专栏内容为合作内容,也有版权保护,转载请注明出处。所刊图片除特别注明外,皆为网络、海外出版物,著作权属于图片作者,请谨慎使用。所刊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

 往期回顾 



楚寻欢论艺 专栏

Cun Xunhuan Art



【楚寻欢论艺 专栏】国内艺术届较高影响力的艺评人楚寻欢(原名:王绍军)与Culture Sower 国际传媒联合推出《楚寻欢论艺》专栏,为东西方艺术界带来真诚的艺术评论之声。


 楚寻欢多年来,坚持撰写东西方艺术的评论,既真诚、恳切,又发人深思,他游走于艺术最深刻,最黑暗的角落汲取艺术的力量与光明,一篇篇专业而又尖锐的评论文章,总是能不断地触动着大众的心弦,激发着我们探寻艺术、认知艺术的力量之根源。


Cultrue Sower 国际文化传媒,立足于国内,是由赵燕女士和陈顺林先生联合发起的一个全球文化艺术学术型平台,旨在寻求全球专业性学术文化链接,强强联合,共同播种文化。


按扫码咨询、申请加入中外艺术交流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ultureSower”(ID:culturesow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