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寻欢论艺| 培根:我想画的呐喊,胜于恐怖

楚寻欢论艺| 培根:我想画的呐喊,胜于恐怖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楚寻欢论艺


Chu Xunhuan ART

《弗朗西斯·培根:人与兽》是英国皇家美术研究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举办的一次新的大型展览(展期:2022.1.29- 4.17),涵盖了培根50年的艺术生涯。策展人、培根的朋友迈克尔·佩皮特(Michael Peppiatt)谈到了这次展览,以及艺术家对动物的兴趣如何塑造了他对人性的看法。

弗朗·西斯培根深刻而动人的画作提醒我们,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不断模糊,原始本能就在表面之下。正如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迈克尔·佩皮亚特所说,“当我们跟随培根寻找关于人性的真相时,我们逐渐意识到他天才的另一个标志:他能感受到人和动物会有多么密切的互动,无论是那些关在笼子里还是没有被关在笼子里的,每个人都要依赖对方才能生存。”

有兴趣了解培根及其画作的人,推荐读读《培根访谈录》,此文也可以算是本人一篇不太成熟的读后感。

图片来源:英国皇家美术研究院



培根:我想画的呐喊,胜于恐怖

文/楚寻欢

01


给培根

那些扭曲的脸,是你尽情享乐的通道,是你探寻自我的本能,是人们难以面对内心孤立的肉欲和真相。

当你谈起肉铺的时候,不忘指出:“这里有肉的颜色散发出来的伟大的美。”正如托尔斯泰提到安德烈耶夫和他的短篇小说时曾说:“他想要吓我,可是我并不害怕。

《乔治·戴尔像》 培根 作品

弗朗西斯·培根《纪念乔治戴尔》(1971)

你说,文学是口井,而创造就如同爱。我想,你是情不自禁的,于是就有了灵感来自斯库罗斯与艾略特的三联画。

看到那些敞开呼吸的血肉在你的笔下复活,我仿佛看到了皇帝的新装。

此刻,我成为了那个凝视深渊的儿童。我绞死梦魇走近你,一片冰心只臣服于本能的痛苦与快感。

Studio Interior, 1936

02


困难的处境是伟大艺术诞生的摇篮

上个世纪初,在爱尔兰的一个上层家庭,患有严重家族遗传哮喘病的培根16岁便因为偷穿母亲内衣而被暴戾的父亲扫地出门,画画成为他兴趣之外隐秘的宿命。


1963年,一位小偷闯进了培根的画室,被他逮个正着。他对小偷说:“陪我上床,或者叫警察。”于是小偷爽快地脱掉了自己的衣服。从此他们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年的恋情,这个小偷就是乔治·戴尔。

1971年10月,巴黎大皇宫为培根举办大型回顾展,这是他艺术生涯的巨大成就。培根是第二位享此殊荣的在世艺术家,此前一位是他欣赏的毕加索。但就在展览开幕前的两天,戴尔因药物过量死在了酒店中。这件事深深地困扰纠缠着培根,不久,他与走过30年友谊的同道好友卢西安·弗洛伊德在一次争吵后不欢而散,最终彻底决裂。

培根与戴尔

培根与弗洛伊德在伦敦街头

当钟爱赌场、冒险、虐恋的培根与心目中最伟大的缪斯——戴尔结束十年的爱情(同性恋),就像他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因性情迥异,互不理解而走向的分道扬镳,他的人生总是如凌乱的画室一般在混沌中愈发充满能量,每一次绘画都是见证这种能量谱写新秩序的过程。

人们常常以来自黑暗的狂野去形容这种爆棚的能量。

生命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从戈雅到梵高、毕加索直至苏丁,莫不如此。

培根 《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三联画)局部 1969年作

培根 《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三联画) 1969年作

注: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一幅作品2013年11月13日在纽约拍卖会拍出1.424亿美元高价,刷新艺术品拍卖价最高的世界纪录。这幅培根在1969年创作的画作《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三联画)描绘的是培根的一位艺术家朋友卢西安·弗洛伊德。

正如培根喜欢生活在混乱中,喜欢独处。他说自己过着“镀金的阴沟生活”,在奢侈和肮脏之间徘徊,和自己的绝望相处,是他在画布上有所作为的开始。

我喜欢绘画中的次序,但我在次序之外工作”这种自我设障会刺激培根创造秩序的激情,同时也佐证了他神话般的预言:困难的处境是伟大艺术诞生的摇篮。

培根工作室

培根在工作室

03

我想画的呐喊,实际上胜于恐怖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培根的画作前流连忘返,直到我看到他那句:“恐怖并非我想要的,我想画的呐喊,实际上胜于恐怖。

在培根眼里,画呐喊的人,普桑是最好的。这让我想起同样崇尚普桑的塞尚,他们迷恋的不过是潜伏在冷峻静穆中汹涌澎湃的生命张力。

培根说:“我对于画嘴的渴望,就跟莫奈渴望画日出一样。

培根:《研究卢西安·弗洛伊德的头部》

一种本能的释放还让我想起蒙克诡异的“呐喊”、席勒放肆的“情欲”以及巴斯奎特异化的“涂鸦”。

培根能捕捉到血肉背后的个性光芒与能量有赖于其敏锐的感受力。当然,这种感受力离不开委拉斯开兹、伦勃朗、米开朗基罗、莫奈、德加、梵高等画界前贤的视觉引诱。

他不觉得自己有过人天赋,但这种敏锐的感受力对于画家来说本身就是最好的天赋。

Two Figures 1953

高度人工化是再创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艺术的本质构造。培根建立于美学基础上的造型变形与其说是一种作假的真实,不如说是为了还原真实的张力。

直觉压制了意志,于是诞生了艺术。

吊诡的是,培根一直希望能尽可能地展现事物的原始面貌,但人们往往会被真相惹恼。

艺术天生是一条窄门,它总是在遭受危险,却从未消亡。

艺术永远是少数叛逆者的天堂。

Fury Fury(局部), 1944

04

兴奋的绝望

降生于上个世纪初的培根与巴尔蒂斯、达利以及其后的卢西安·弗洛伊德没有迎合彼时盛行的抽象表现主义,而是在具象与抽象之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独立特行的路。

孤立的肉欲不过是内心自我梳理的隐喻,一如我读《培根访谈录》时那种难以遏制的兴奋,在与作者灵魂共振的一瞬便找到了生命满血复活的意义。

那些惊世骇俗的容颜,仿佛这深秋趔趄的脚步,昭示着冬天严寒的逼近。

Study of a Bull《公牛研究》, 1991(培根绝笔)

虽然生命的每一次呼吸与律动所带来的的精神爆破改变不了悲剧的命运,可我还是忍不住要去看他诡异的足迹。

人世间的种种相逢,不过是大自然本质的对话。

那个画得非常可怕的人(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句),是人们不敢直视的腐朽与恐惧。

Francis Bacon,Head VI(头部 6), 1949.(图片来源:英国皇家美术研究院)

Arts Council Collection, London ©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Artimage 2022. Photo: Prudence Cuming Associates Ltd. 

培根说:你无法比生命本身更可怕。

每一次洞穿肉欲的呐喊,不过是沧海一粟的瞬间。然而,正是这样的瞬间,散发着兴奋的绝望,叫醒了后来者无数次惊鸿一瞥的灵魂。


20190918初稿

20210524修稿

Francis Bacon by Jorge (‘J.S.’) Lewinski, 1967

Francis Bacon taken by John Deakin for Vogue, 1952


弗朗西斯·培根 (Francis Bacon1909年10月28日-1992年4月28日)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不列颠群岛(英国)一位风格怪诞的画家。其作品以粗犷,犀利,具强烈暴力与噩梦般的图像著称,他扭曲、变形和模糊的人物画使他成为战后最有争议的画家之一,被称为20世纪的黑暗之心。


虽然弗朗西斯·培根于1992年去世,但近十多年来,他的创作仍受到藏家青睐,约有982幅作品拍出,拍卖总额约达17.1133亿美金,成为爱尔兰目前身价最高的艺术家。

弗朗西斯·培根

语录


1、恐怖并非我想要的,我想画的呐喊,实际上胜于恐怖。

2、艺术家与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我认为某种意义上艺术家必须要设陷阱,以便活捉这个存在的真实。

3、抽象艺术能传达的情感,只有表面的抒情,我认为它不能传达真正重要的感官拥有的感情。

4、对于艺术,我认为那就是对生命的一种迷恋,但身为人类,我们最迷恋的就是自身,而风景、动物等都排在那之后。

5、我所希望的是画出不触及任何情节的人物。

6、一切艺术都该是直觉的,你讨论不了它,因为你连它是什么都不知道。

7、伟大艺术的产生不是因为平等主义,而正是人类的苦难与差异造就了它。

8、生命在我看来是毫无意义的,但我们活着的时候赋予了它意义。我们以某种态度活着,这使生命有了意义。

9、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对于画嘴的渴望,就跟莫奈渴望画日出一样。

10、我认为靠其他绘画所画的作品并没有成功的案例。

11、你永远不要奢望去谈论绘画,因为什么事情都不会是光绕着它谈而能成就的,若是你可以解释自己的画,那直觉你为何不能解释?

12、从出生到死亡都要靠国家照顾的生命让我觉得很无聊……我从未相信过人们应该拥有任何保障,对于任何保障也从未抱有过期望。

13、如果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向虚无完全地奉献了自己,那这个人将会是令人兴奋的发现。

14、混乱给了我一种家一样的自由感,而且混乱能够为我提供影像素材。我就喜欢生活在混乱中。

15、通常情况下,困难的处境都是伟大艺术诞生的摇篮。

16、我一直希望能尽可能地展现事物的原始面貌,或许当事物这样直接时,人们会觉得它们很恐怖。即使你非常直白地和某个人说起某件事情,即使你说的都是客观事实,他们也会觉得受到了冒犯,因为人们往往会被真相惹恼。

17、要寻找自我,就需要在最广阔的自由中漂泊。

培根作品欣赏


Francis Bacon, Head I(头部 1), 1948 

©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18

(图片来源:弗朗西斯·培根官方网站)

Francis Bacon, The Crucifixion(耶稣受难), 1933.

 ©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 2018

(图片来源:弗朗西斯·培根官方网站)

Francis Bacon,Study for Bullfight No. 1(斗牛研究1号), 1969.

Private collection ©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All rights reserved,DACS/Artimage 2021. Photo: Prudence Cuming Associates Ltd. 

(图片来源:英国皇家美术研究院)

Francis Bacon,Three Figures and Portrait(三个人体与肖像画),1975

Tate: Purchased 1977

(图片来源:弗朗西斯·培根官方网站)

Francis Bacon,Figure Study II(人体研究 2), 1945-46.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Lent by Huddersfield Art Gallery, Kirklees Council (Presented by the Contemporary Art Society to Bagshaw Museum, Batley) © The Estate of Francis Bacon. All rights reserved, DACS/Artimage 2022. Photo: Prudence Cuming Associates Ltd. 

(图片来源:英国皇家美术研究院)

Fury, 1944

以磔刑图为基础的三幅人物习作

94×73.7cm x3

油彩 粉蜡笔于木板上

约1944

《1944年三联画》的第二个版本

198×147.5cm x3

油彩 丙烯于画布

约1988

Figure in a Landscape, 1945

画作

198x132cm

油彩 粉蜡笔于亚麻布

1946

人体习作

147.5x131cm

布面油画

1949

肖像习作 66x56cm

油彩和沙子于画布上

1952

根据委拉斯贵支《教皇英诺森十世》所作的习作

153x118cm

布面油画

1953

对狒狒的研究,1953

Head of a Man, 1960

对乔治·戴尔肖像的三种研究

布面油画

1963

弗朗西斯-培根自画像 36.5x30cm 1975年

油彩 色粉涂画 铅笔及墨水记号

弗朗西斯·培根《自画像》(1971)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分享)

– END –

楚寻欢论艺 专栏

Cun Xunhuan Art



【楚寻欢论艺 专栏】国内艺术届较高影响力的艺评人王绍军与Culture Sower 国际传媒联合推出《楚寻欢论艺》专栏,为东西方艺术界带来真诚的艺术评论之声。

   王绍军先生多年来,坚持撰写东西方艺术的评论,既真诚、恳切,又发人深思,他游走于艺术最深刻,最黑暗的角落汲取艺术的力量与光明,一篇篇专业而又尖锐的评论文章,总是能不断地触动着大众的心弦,激发着我们探寻艺术、认知艺术的力量之根源。


Cultrue Sower 国际文化传媒,立足于国内,是由赵燕女士和陈顺林先生联合发起的一个全球文化艺术学术型平台,旨在寻求全球专业性学术文化链接,强强联合,共同播种文化。


按扫码咨询、申请加入中外艺术交流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ultureSower”(ID:culturesower)。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