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艺者|路过单色调的自己:插画师荒木落花与他褪色的哀伤

创艺者|路过单色调的自己:插画师荒木落花与他褪色的哀伤

我用冷漠的眼神看待漆黑的世界,为卑微的自己而哀悼。在一条不知名的街道上,我拐入一个不知名的角落,又路过了一个不知名的自己。

——荒木落花

对于创作者而言,活在一个兼容并包的时代总是幸运的。一如当代艺术的林林总总中,无论多么小众的风格,也总会有追随它的观众。所以,年轻的创作者们所能做的,往往是在迷雾中挖掘并审视自己的理念与想法,并潜心创造出一种真实的声音——能够如此践行的画者,时间总会给予其最完美的答复。

褪色的哀伤

日本插画师荒木落花(Araki Rakka)的作品以黑白色调为主,大多数角色有着甜美的容貌,而眼神中却透着淡淡的幽怨。以独特的世界观剖析角色的负面情绪,荒木落花为自己开辟了一个黑白色的隐匿空间。而观者则通过这样的画作幻想着未画出的剧情,继而连接起自身的情感体验。因此,与其说荒木落花的作品刻画了一个个虚拟的二次元角色,不如说画者构筑了一面镜子,照出了每个与画对望之人心底的思绪。

与传统的连载漫画不同,荒木落花的作品力求用很少的画面来展现角色的个性与故事的层次。从这个角度来讲,荒木落花的每一幅作品都可独立成篇,色调仅仅是一种被设定的风格,动漫也只是一种依附于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情感与情绪的视觉化则是画者最为实质的创作理念。

“没有一件艺术作品可以单靠线条或色调来打动人心。经过数百年的沉淀与转变,艺术早已延伸为视觉感知之外的多重语言,而所有的这些语言诉说的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情感。”

——荒木落花

荒木落花的“富江”

如果你看过伊藤润二的《富江》,肯定会记得那个容颜姣好,眼角下有颗泪痣的川上富江。不错,长久以来,荒木落花正是以富江为蓝本创作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宇宙。

在荒木落花的设定中,角色的甜丧感是极致的,甚至不惜产生些许扭曲的效果。这种设定的具象表现则往往集中在角色涣散的目光里、失去高光的眼神中、诡异上扬的嘴角处,以及游走于背景之上的出离感。

深受日本漫画大师的影响,又得益于传统技法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荒木落花尤其擅长处理角色的内在情绪。在高傲且冷郁的情感支配下,这样的创作不仅细腻,且极具攻击性。值得一提的是,在荒木落花看似“情绪化”的创作过程中,依然能够做到审慎思考,进而规划下一步的绘制方向。顺应情绪的同时刻画情绪、驾驭情绪的同时释放情绪,在无数线条与色彩的抉择中,荒木落花为情感找到了一条来往顺畅的通路。

单色调花园

如果说情绪是荒木落花的第一天性,那么创作可以说就是他的第二天性。很小的时候,荒木落花就会将自己的情绪涂抹于画纸上,设计不同的角色,并为这些角色画上自己构思的妆容与发型。现如今,荒木落花的作品已被更多的年轻群体所熟知,不仅在多地举办了个展,还为日本创作型歌手“藤田加子”设计了专辑封面,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去掉躯壳,行色匆匆的人群是否会化成游走不定的心绪?揭去东京这座多元化城市中流光溢彩的外表,去探寻一个褪色的情感结界——荒木落花更愿意绘就一个不那么璀璨的都市,如此,情感与环境的界限不再不可逾越,如此,人的眼睛才能看到更加丰盈的内心世界。

“在非模式化的故事中,动机与背景不是最重要的。当细节足够丰富、情感足够丰沛时,就可以塑造出触动心弦的角色。作为创作者,我没有使命,有的只是感受。情感世界是一个秘密花园,在我的这座花园里,会有馨香,但无需过多的色彩。”

——荒木落花

极致的幻想往往有着朴素的表达,极致的情感也往往可以克制地铺展。荒木落花认为,塑造情感需要超凡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如此创作的作品才能拥有绝对的吸引力。毕竟,世界的多彩、情感的复杂是人们无法拒绝的,但至少在你驻足凝视一幅画作时,会有那么一刻,你回归了纯净的单色调。

眼缘艺志 第860篇献给生活的艺术礼物。
文字撰写:眼缘艺志
如需转载请先获得授权,转载后请标明出处

润同文化 企业品牌传播共生伙伴
我们了解传播,我们打造文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眼缘艺志”(ID:yanyuanyizhi)。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