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师生曝光:成都IFS洗稿、抄袭!

川大师生曝光:成都IFS洗稿、抄袭!



2022年年中,川大高校艺术学院西南民族民间研究中心和川大非遗研究中心,就2023年春节在成都某熊猫处落地自贡灯会创新灯组与对方达成了合作意向。年前,当所有设计方案交付后,对方以香港高层认为“自贡灯会花花绿绿不是我想要的方向”为由单方面终止了项目。自此事情暂告一段落。
但前几天(2023春节期间),高校设计团队发现某熊猫今年落地的灯组从概念、点位、结构、造型和元素上,都和团队之前的设计方案高度相似,尝试沟通后无果。团队认为,对于这种无视在地文化,跳单不尊重知识产权的行为,应同时将其公之于众。
对于这种行为:


“我们打个大大的问号。


装置对比图

在2022年年中高校团队便开始筹备创意主体、实地考察调研,准备具体事项。随后正式成立设计小组。


确认设计团队后,对场地天台进行装置体量图的绘制,初步决定了点位、形式、大小体量。并提出了活动的策划方案,每个方案都给出了设计意向示意图和效果参考。






装置制作的体量图



策划方案
团队给出三个方案 
1/ 梦野寻踪 
2/ 燊灯万象,癸卯游方
3/ 卯卯愿望宇宙(兔兔愿望宇宙)
最后对方通过了提案,并选定了第三个方案:卯卯愿望宇宙 
下半年,高校团队便递交了装置方案,开始进行草图的绘制构思以及主视觉设计。



草图



部分装置平面图方案
在给出修改建议后,对方又一次通过了提案 






年前,高校团队开始进行建模渲染



部分装置渲染图


当渲染装置图全部完成,发往自贡准备进行彩灯制作之时。对方以香港高层的一通电话,认为“自贡灯会花花绿绿不是我想要的方向”为由单方面终止了项目。至此,团队两个月的策划和努力化为乌有。本就是一次不齿的事件,不论是预算不足还是所谓“灯会花花绿绿”,对于设计师而言,没有办法。
“只记得收到消息的那一天,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在沉默。”

“这个项目做的无比辛苦和艰难,因为涉及到落地,所以早早就顶着压力开始并做好了设计,期间多次踩点、和制作方沟通,导师和我们一起推导了无数遍概念方案、草图,开了无数会、熬了很多夜,也和甲方对接了多次推进、修正设计稿,团队老师们也往返自贡多次保障灯组落地和实施。”

项目执行期间,导师一直跟工作室的成员说,“落地设计,杜绝抄袭,借鉴都不行;也需要有责任心,不想做趁早退出,不要做一半撒手。”团队做到了,谁能想到偌大一个企业连没毕业的孩子都不如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花费了这么多人力物力,一点一点亲手做起来的项目变成一张废纸。没有办法。”

在经过了惊讶、不解、质疑困惑之后,他们只能慢慢接受了这个现实。但在三个月后,高校团队竟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甲方和他们的设计方案极为相似的装置:
1.先说主题:

在拒稿之后,对方的装置主题直接采用了兔+花的设计创意。

对方新年装置的主题:兔跳花卉

团队递交提案的每个装置组合的创意都是:兔+花
2.再说设计:
除了未使用自贡的彩灯制作技法,点、位、创意、概念、造型、元素在经过替换后依然“花花绿绿”

但是对于这些元素再熟悉不过的创作团队来说,只觉得心寒




这样的手法着实能让一个设计团队心寒得彻彻底底。这种设计是如何敢堂而皇之地摆在市区中央?

原团队在发现装置了之后询问甲方,长时间未接到回复。直到晚上发朋友圈后接电话被质问“你觉得哪里像?”


你觉得哪里像?

直到第二天团队也并未收到像样的回复。据团队成员说,其实他们也会反复在想,这样做,对不对?值不值得?

团队导师说,“你要说我不怕是假的,但我非常难过,因为同学们现在还没有毕业,还处在正在建立专业价值观的时候,然后遇上这样的事情非常愧疚,不知道这会不会对我们对这个专业、对设计专业的想法和感受产生变化,我非常歉疚”。

同为设计行业,听到真的非常难过。

“设计行业,自己都不撑伞,还指望谁在雨天的时候给你撑伞?”

在这里借用一段回复结尾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业设计美学”(ID:A-Good-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