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丨《旋螺殿》

重温经典丨《旋螺殿》

  1.  写在前面 

1943年春,卢绳曾与莫宗江、罗哲文等外出调查测绘宜宾白塔、宋墓以及李庄旋螺殿。这是他写作的《旋螺殿》一文发,自行誊刻后石印于1944年10月出版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1期。

文字部分由营造文库编辑中心整理

  1. 1.  前言

  2. 2.  修建沿革

  3. 3.  殿宇现状

  4. 4.  结构述略

  5. 5.  形制特征

前言

蜀中群山环塞,地湿雨多,欲木构久存实难。是以古祠旧第,使幸免兵燹亦鲜有历千百年而不坏者,民国二十九年夏,学社曾有全川古建筑调查之行,观测所及有明一代遗建,才三十余处,上溯元宋殊未之见也。

余来李庄之明春,曾一至戎城调查旧州塔墓,归来逾月,复膺命实测镇南五里石牛山之旋螺殿,殿建自明万历二十四年,梁宇碑文实资佐证,外观八角三檐,形殊瑰秀,曩在中原明构睥睨可得。然置诸巴蜀,亦不啻星凤灵光,绚足宝巽,况其柱梁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也。

此行赖莫宗江、罗哲文二兄之助,未两日遂竟全功,归后综理测稿,附以释文,稍述其建修,明其今状,析其结构,标其特征,都为一卷,庶使读斯篇者,明其梗概而已。

建修沿革

旋螺殿在南溪县治西南六十五里石牛山中,北行至李庄镇约五里,又名文昌宫。其第一层周围槛墙嵌碑凡五。西南壁具其二,面向殿内,字迹完好。一曰重葺旋螺殿内外坎坮叙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张琏撰立。另曰旋螺殿创建暨培修牮正总记,道光十七年丁酉,张蓄德撰书。东南壁具其三,以碑面外向,为风雨侵剥,字多漫灭,惟仍能识其碑题并立者年月,一曰募化补葺翻盖序,乾隆三十年乙酉,张懋仁等所立,二曰旋螺殿路碑记,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张氏立。爰据上列五碑排比所记,陈其沿革如后:

殿始建之时,初无知者,故重葺内外坎台叙碑有谓“昔人按势度制,凿石垒阶,建修亭阁”。而“缘遭兵燹,碑碣无存”,遂不能确其创筑之时代也。迨至道光十七年夏六月,张氏延匠修更殿基,匠人登楼营置牮木,于抬梁下发现题字,始悉殿建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四年,今在第一层二井口柱间抬梁之下皮,犹可发现万历题字,垩迹莹灿,斑然可辨。至于始建迄今,培修凡历三次,皆本邑张氏董其事,是以殿能历久不坏也。

第一次在清雍正八年,岁次庚戍十月,缘神座后二井口柱朽蠹将倾,遂由邑人张珮张(左边一个王字旁右边一个荣)等,领袖其事,积资延匠,易以柏木,更换抬梁一根,并装修周围四壁,时所聘工师曰刘琨山,据传换柱时,刘卧殿中三日夜,始兴工竣事,盖先定其施工方针也,其技巧思深亦可惊也。

第二次在乾隆三十年岁次乙酉,邑人张懋仁倡率族人购木补休,烧瓦添盖全殿一次,既竟事,复植碑述其义举,碑刊募化补葺翻盖序一文,即前述嵌于东南壁下者也。

第三次在嘉庆十九年,岁次甲戍,张懋第捐银四十余两,装塑神像全金,又添瓦翻盖全殿一次。今之所以堂构不堕者,实张氏诸贤之力也。

至殿之内外坎坮,以地势峻险,时或崩圮。乾隆中,张氏族人曾为三次修葺,即甲午,丁酉,甲庚三次是也,嘉庆以来,殿左基址稍陷,全殿顺势倾斜,至三尺余,观者危之。道光十七年丁酉之岁,六月中有胡姓二牮匠来镇,技艺精甚,张祖第等延而修之,更换周围与脚,于是倾者复正,朽者益坚,仅三日,遂竣工焉。

顷者余来实测,睹具一二两檐,瓦背砌以灰泥,其色皑然如新,殆悉年来修葺者,惟未见诸碑记,遂不复妄为损益焉。

殿宇现状

旋螺殿南向,偏西二十四度,外观两层三檐,内实二层,平面作八边形,置于同型之基台立。入口前方砌石数级为阶,殿东即东北两面依附外壁,建瓦屋数椽,主祀者居之。殿内东壁有门,与之相通。北壁外复搭草棚一,为?藩焉。殿庭有石香炉即石桌各一,庭周环以短垣,砌石为之,高一公尺有奇,垣内修约二十公尺,广稍减焉。垣南侧东隅辟门,门外仍为一石台,更历下数阶,左转越石桥,始登石牛山来去之道。

殿内植井口柱四,直贯二层,其外复环以檐柱,凡八柱,石质,八角形,南向二檐柱间辟门,余七面均以砖石砌为槛墙,墙上封以木板,惟向北者具直棂窗槛墙内嵌有清乾隆道光时所植之五碑,其为后人所为,了无疑义。

下檐斗栱颇多残缺,北面补间一朵,竟付阙如;下层抬梁上之楼板,亦仅存其半,上层八面,仅南向者具窗,亦作直棂窗格,余均封以木板,惟今已残落过半矣。一二两层间,并无阶梯可循,上层梁枋尘埃厚积,楼板亦将就腐,步履岌岌可危。上层抬梁上瓜柱两侧之角背,本系四面俱全,今仅存其东西两面耳。再于上层抬梁下约一公尺处,四井口柱间,更贯以穿梁,梁上各以二瓜柱与抬梁联络,穿梁下皮书有清雍正八年重修董事人及匠师及主僧姓名,当为重修时所增,而非万历原物,至二三两檐斗栱残损情状,殊不逮首层之烈。

殿内砌砖台三,中祀文昌帝像,旁塑侍御文武,纷然杂列,台前诸隅更散置观音罗汉等像凡数十尊,间有衣纹简净,身材修长,类明塑者。文昌帝身后二井口柱间,以木板为屏,上以粉墨图绘龙云牡丹之属,鄙俚粗率,盖出匠手也。屏后屋角今七砖灶一,为主祠者饮之用。

殿之外观,一二两檐瓦面,自博脊以下粉砌殊新,皑然触目,实系晚近所为。三檐之攒尖顶上,原有宝顶,今焉则无,而顶桩外露,其上覆以瓦甕,度其大小,与人头相若。

结构述略

关于殿之结构。兹分梁架、斗栱、屋面、瓦石、装修五项列述之如次:

一、梁架 

殿之平面略成正八角形,进深面阔均八公尺余,内部分上下两层,下层每隅建檐柱一,以石为之。其平面系不等边八角形,径三十二公分,柱之侧脚颇显著,其顶部额枋平板枋上装置斗栱,另于殿内建四井口柱,木制,径三十五公分,其高约与中檐之正心檩同在一水平线上。各井口柱间施抬梁二层,以其环柱之四面,遂构成方井状。第一层抬梁承载殿内楞木楼板,而东西二梁,其下更附以随梁枋,另有採步梁八根,其外端搁于下层角科斗栱上,刻为蚂蚱头,其伸出长度,约当正心枋外第一跳分位,内端则置于抬梁之上,刻作云头状。採步梁上皮即与楼板楞木下皮齐,而东西抬梁与楞木间更置荷叶墩一,在此八採步梁之上,约当其中点处建立中层檐柱,因八柱向内收进之距离略同,故其所构成之八角形,亦与下层相似。各柱间于底部及下檐博脊处以穿枋两道连贯之,位于柱底者与地栿相同,上层则为承椽枋,用以承载下檐之椽。顶部在具檐枋,覆以平板枋,其上即为中檐斗栱。

第二层抬梁距井口柱顶不远,顶层檐柱八根,即分立于其上,每侧梁上置柱凡二,柱下亦具穿枋一条,以相连贯,其所构成之八角形与中下两檐亦似,顶层檐柱与梁背相交处,均有角背,长七十二公分,高二十四公分余,并剜刻花纹,今惟存其东西两面,柱顶檐柱平板枋以上,置斗栱,坐斗外侧,为外檐斗栱,内侧构成藻井。

上下两层抬梁之间,井口柱间又具穿梁一层,下皮有清雍正八年重修时董事诸人姓名,故知其出于是时所增置者,而北面穿梁,稍端有拼凑痕迹,想当添置之时,以井口柱固定不移,故削此穿梁之一端,使能由榫口穿出也。

二、斗栱 

略言之可分为二种,即中下两檐大致相同,上层则稍异。然仔细析之,中下两檐亦不尽同,且一檐之中,复有互异处也。兹就其三层,分别述之如后:

1.入门处之平身科斗栱,坐斗除向外除第一跳正翘外,并以四十五度方向左右出斜翘,其第一跳头十八斗上,除出第二跳正翘及外拽万栱外,更出四十五度之斜翘,后部并伸延至正心万栱以内二十公分处前述坐斗左右所出之斜翘,亦循其方向为第二跳斜翘,惟翘头不具三才升,直接托于挑檐桁下,里跳第一跳做翘头吗,其十八斗上横搁三福云,第二跳做龙头形,支于中层檐柱之柱底穿枋下皮。

2.殿东、西、东南、西南四面之平身斗栱、坐斗向前亦出正翘头,十八斗上装外拽万栱,并向前出第二跳之翘,而斜翘跳头之十八斗,亦如坐斗之向外出正翘,及左右二斜翘,三者均向后延伸,止于正心万栱外皮,第二跳诸翘,翘头上均无三才升,亦系直接承托于挑檐桁底,里跳第一跳俱做翘头,其十八斗上东西两攒,横搁三福云,东南西南两攒,则代以单材栱,第二跳均做麻叶云状花纹,支于中层檐柱之柱顶穿枋下皮,其向外侧穿出正心枋,止于第一跳里皮。至于东南西南二攒,第二跳以上,复用一径十九公分之圆材,外端亦止于外跳第一跳里皮,内端则插入井口柱中。

3.殿东北及西北两面平身斗栱,坐斗仅向前出正翘,翘头十八斗上,除横安外拽万栱,并出第二跳外,另出四十二度斜翘凡二,各向内延伸至正心万栱外皮。此外再延后二斜翘,其方向与上述斜翘平行,而与外拽万栱开口斜交,内端指向斗心而止于正心万栱,与二翘头相交之处,跳头除头翘具十八斗外,余均无三才升,里跳与上述东南西南两攒同。

上述三种,似以第二种最繁,第一种次之,第三种最简。

下檐角科斗栱之结构,因平面系八角形,故正心瓜栱及万栱等,延至坐斗外侧,各成斜栱一组。喜究之吗,亦有两种不同形式:

  1. 1.      入门处左右两角科其坐斗两侧之正心瓜栱引伸穿过坐斗,成二斜翘,翘头十八斗上,分别向正前方即左右四十五度出三翘,复向后延长,止于正心万栱之外皮,而沿角梁方向出跳之正翘则无斜出,里跳第一跳做翘头,其十八斗上横搁三福云,第二跳做云草花纹,其上为採步梁,其内外所接之处,已见上述。

  2. 2.      其余六角科斗栱,其正心瓜栱、万栱亦伸出坐斗,成斜翘二组,惟出跳后不再分支,沿角梁方向跳出之头翘,除更向前引伸一跳外,复于左右各出斜翘,其方向与前述斜翘平行前端,均交于挑檐桁下皮,里跳与上述同。

中檐斗栱亦五彩重翘,惟材栔略小,材高十三公分,宽五公分许,栔高六公分,出跳之

长,亦较下檐稍减,并无平身斗栱,仅具角科八攒;细究之,亦可分为二种:

  1. 1.  其南面角科二攒,形制较繁,正心瓜栱万栱,穿过坐斗,出斜栱二,于第一跳头上,复分为三支,其样式亦与下檐入口处角科一致。

  2. 2.  其余六攒角科斗栱,正心瓜栱,万栱,亦穿过坐斗,出斜栱,惟除引伸一跳外,不更分支,而沿角梁方向之第一跳头上,则向左右出斜栱,故其样式与下檐其余六角科一致。

上檐外跳斗栱,增为七彩三翘,每面平身科二攒,故视中下二层较为繁密,材栔大小,与中檐相若,先由坐斗向外跳伸出正翘一,与斜翘二,正翘即止于枋下,斜翘则更相展延,构成菱形网格,其内侧亦由坐斗出正翘、斜翘,并继续展延七跳,构成藻井,遽视之若网目形如意式斗栱,但细究之,则仅角科后尾与平身科左侧斜翘层叠向上,而左侧者每侧刻如昂形,未与内拽枋相交也。

三、屋面    

旋螺殿三层檐之屋面结构,与清式做法略同,如其下檐之屋面结构,即于下

檐柱之角科斗栱上,安置老角梁,高十四公分,宽十三公分,系搭于正心桁即挑檐桁下皮,顺其斜度伸出挑檐桁中线约三十公分,里端交于中层檐柱上,其上更置仔角梁,大小与老角梁相若,外端伸出老角梁头八十公分,在正心桁与挑檐桁上,顺序铺置檐椽,上覆飞檐椽,椽宽8.5公分,厚5.5公分,挡净宽十三公分,每面有椽二十行,平行排列,惟因欲造成其翼角起翘,故于角梁两侧正心桁及挑檐桁上,置枕头木,为直角三角形,底长八十公分,高十六公分,厚六公分,檐椽及飞檐椽头亦有大小连檐,椽上直接铺瓦,并无望板,中檐上檐屋面结构方法与下檐略同,惟中檐角梁系交于上层檐柱上,而上檐角梁引伸为由戗攒交于雷公柱四周,且上下二层每面椽数均为十六,亦异于下层也。

四、瓦石    

旋螺殿之瓦作石作,殊为草率,瓦俱用青瓦,筒瓦宽十四公分,其中到中距离二十公分,檐上亦具勾头滴水瓦式,下檐八垂脊上,均具垂兽,背上劲羽奋起,状如鸡冠;中檐垂脊,垂兽以上另具一走兽,上檐诸脊则具二走兽。石作则更简陋,材料多系利用成物,如槛墙,即以石碑砌成踏跺,并用石块垒之,足为例证。四井口柱下施柱顶石,方形,每边长六十三公分,上荷古镜,状如覆盆,径五十四公分,高计十公分。下层檐柱八根,亦均石制,阶条石宽八十二公分,略近于屋檐上出,门槛垫石高三十七公分,宽二十五公分。

五、装修    

旋螺殿装修简易,几无足言。外檐装修于入口处装双扇门,共宽一公尺三十公分,高二公尺十八公分,门就厚木料为之,并无镂饰,其两侧与檐柱之间,做余塞板,有上下槛,上槛以上即连接檐枋,下层背面壁上,开直棂窗,宽约当面阔之半,二层檐柱仅南面辟直棂窗,宽约当面阔三分之一,余七面均以板封之,内檐装修仅神像后二井口柱间做屏板,厚五公分,上以粉墨绘牡丹云龙之属。

形制特征

兹更将旋螺殿结构与川中同时诸作,及与清官式做法,出入之处,择其要者,列举三点臚述之如次:

一、梁架 

按《清工部工程做法》,举凡四角攒尖、圆形或多边形亭榭做法,多系于檐桁上用抹角梁,上置交金橔,更安金桁于其上或于相对二檐桁上,置爬梁及井口爬梁,再于诸爬梁上,按照所需形状,布置柁橔,更于柁橔上安置上层金桁,籍以陆续缩小上部面积,最后于各侧桁条上放置由戗,共聚于顶部,如此则整个梁架,均系层层叠砌而上,其荷重亦顺序分布,而传于周围柱上。今旋螺殿则不然,其于殿内置四井口柱,而度其高低,穿以抬梁二层,即形成梁架骨干,上檐屋面重量,由斗栱、檐柱传达于上层抬梁,更递导至井口柱上;中檐屋面重量,由檐柱传至採步梁上,遂分荷其重量于檐柱及井口柱;下檐屋面因角梁外端在檐柱斗栱上,内端在中层檐柱上,故其重量亦分荷于檐柱及井口柱上,是以井口柱对三重檐均须荷重,实为殿内最主要构材,此种以抬梁支柱方法,较之用层层爬梁叠砌而上,实为精简,至与其同期作品,而式样更相类者,为广汉县金轮寺碑亭,亦未采取此种结构方法,或由于面积较小欤?

二、斗栱 

旋螺殿斗栱,与清官式做法相去殊远,最主要者,清官式除角科外,根本无斜翘之制。如清式五彩重翘斗栱,坐斗中线上具正心瓜栱、万栱外第一跳翘头上,有外拽瓜栱、万栱;第二跳上又具外拽厢栱,内跳亦当同之,其上更当垒以蚂蚱头、撑头木及桁椀,而旋螺殿斗栱,里外木跳均无厢栱,外侧第一跳上,仅有万栱而无瓜栱,与宋式之单栱造相同,内第一条上,则仅有三福云或单材瓜栱,而无万栱、蚂蚱头、撑头木等,又付阙如,而以採步梁等补其所应据之位置,正心枋下缘复剜刻如意纹,此与最外跳上午厢栱之制俱如云南元明诸例,他如用材、高广比例、栱之长度、出跳长短、斗之大小及身腰底之比例等,亦均与宋、清官式相去殊远。兹就其第一层入口处平身斗栱之升、斗、栱翘、比例大小列简表,以与宋、清官式比较如下:

由上表所示,知其斗栱最重要之特征有二:

(一)乃瓜栱万栱均较送清关时长出颇远,

(二)斗栱之身、腰底(宋式称耳、平欹)比例,与宋清官式亦迥异,即底部特高,腰殊短,而耳尤甚也。

至与其大略同时之建筑,斗栱做法,相同者殊少,如广汉两明建,均无斜栱。然宜宾县真武山中元极宫之元祖殿斗栱做法,则与之甚相类也,栱之形状,均前端甚薄,其下卷杀不以直线分段相连二略成弧线,此其相同者一。檐端斗栱虽属七彩三翘,而坐斗左右角,各施斜栱,此其相同者二。斗眼做法不系单纯之仰凹弧线,而是接近中部卯口处析为平线一段,此其相同者三。由是论之其此种做法,于有明嘉、万之时,流行于川南一代欤。

其细部特征亦复不少,如奇异之后尾,三福云,麻叶云等花纹样式,与清式实不尽同,特大体相类耳,阐精析微,未遑尽论。

三、藻井 

旋螺殿之顶部藻井,实为结构上最吸引人之部分,乍观作网目状,殊类如意斗拱,细析之不过因右侧所出斜翘及角科后尾层叠向上,左侧者则刻为昂形,止于上跳耳,因其八面之顶统系向右侧转上,状如旋螺,或殿之得名即由此也。虽属藉残碑所示,旋螺之名一说由于地势(旋螺殿路碑记):“殿以旋螺名者,盖因地势之循环……”,另说象诸殿形(重葺旋螺殿内外坎坮叙):“凿石垒阶,建修亭阁,掉背向南,若有回环蹁跹之情,颜之曰旋螺……”。余以为二说殊不如象藻井之说为当,缘地势殿形,实不若藻井之肖旋螺也,其结构原则,与河北景县开福寺明景泰间所建之大殿藻井,实属同一系统,特其工作较粗,规模较小,且右侧斜栱未若开福寺殿之呈显著之螺旋纹,为稍异耳。

其他较为优异之处,厥为斗栱后尾及荷叶橔等之花纹雕饰剜刻不俗,且能不囿陈规,至瓦作之垂兽走兽等,状亦奇怪,惟异则异矣,而优则未也,故不备述。

图版1 南溪李庄石牛山旋螺殿平面图 

 图版2 立面图

  图版3 上层、下层仰视平面图 

图4 横断面图

图版5 纵断面图 

图版6 下层入口处平身科斗栱平面图

  图版7  斗栱后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独乐文化”(ID:gh_bf73e75af2ae)。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