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自然:重庆文旅城滨河公园

重塑自然:重庆文旅城滨河公园

项目名称
重庆文旅城滨河公园
建筑设计:承迹景观
建成时间2019年
地点重庆市沙坪坝区



城市的快速发展经常让我们一边高喊着保护文化和生态,一边又为不断破坏的环境重塑自然。


重庆文旅城“峡谷森林”,是在城市中难得的原始自然河流区域内重新定义和塑造已被破坏的部分,并把人们的生活交织在这片崭新与原始的自然之中。




峡谷森林里有3公顷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作为重庆文旅城滨河公园的初期建设,还有5公顷的居住区用地融入自然的山林峡谷之中。其中在公园河谷西侧,有一条为铺设城市管网而开挖的8米深的沟壑,像大地上一条深深的伤痕,撕裂了城市与天然河谷间的联系。

项目区位,设计范围与文旅城滨河公园的关系



原场地照片


鸟瞰整个场地,前期施工形成的这条沟壑是不得不接受的既定存在,在这巨大的自然伤痕面前,设计师决定为自然发声。



现状8米深沟壑的利用



设计推演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建筑的建设将不再破坏场地现有的大基底,顺应开挖后的沟壑深度和走向,重塑一条流淌于河谷之畔的自然峡谷





峡谷尽头恰好与飞雪瀑布平行,不见其影,但闻其声。对自然山水的寻觅之心促使设计师在这里对其做出回应,所谓“自然的再现”


海德格尔说,“所谓的再现,则是经由主体表现客体而把客体呈现出来,同时在这种再现中,主体自身把自己也呈现了出来。”



艺术装置将水从自然中抽象出来,使水展现出比在自然状态下更唯美的状态,传达理想主义者对自然山水的追寻、观照。

峡谷消失在一片石滩,而追寻的自然之音又指向一座藏于林间的洞穴。洞穴是对场地最为温和谦逊的介入方式,并隐匿在绿意之下


作为公园承上启下的功能节点,它既是未来周边居住者的集会、艺展中心,也是静思之所、追忆之地。






未来它是周边社区的休闲之所



静思之所

空间细节


洞穴的出口被设计师巧妙地设置在瀑布的最佳观赏点。在经历瀑布之音、艺术之水、洞穴狭道之后,自然的瀑布赫然在前,带给人梦境般的游览体验。


一条轻盈的栈道消隐于山崖,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





扑面而来的瀑布气流围绕着震耳欲聋的气势,这完全是一场梦境般的体验。





崖壁在转折处夹合成“一线天”的空间,正好成为社区连接公园的开口。沿着此处台阶而上,一片简约的现代建筑群掩映在小树林后边。



“一线天”的空间正好成为社区连接公园的开口



峡谷森林的体验从重塑到追寻,从抽象到真实,在自然里创造当代人新的生活文化。这种崭新的文化不是让人停留在造物上,而是引导人去感知和追寻一个更好的真实的自然。



玻璃廊从地面划向天空,而另一头则向远处流淌



公共区域景观



沉浸于自然

我们总在呼吁保护生态,让建筑融入环境,但在许多时候,建筑看似融入环境,实则仍在破坏环境。峡谷森林用建筑的手法修复自然、融入自然,从重塑的自然到真正的自然之间感受空间、时间、人文以及更高的精神思考,城市与自然、艺术和生活。


资料来源:

https://www.gooood.cn/waterfront-park-of-chongqing-cultural-tourism-town-china-by-change-studio.htm
编辑:咚

责编:匠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