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青年创作中心 主持建筑师
陈夏未 柯礼钧
本次建筑档案对话中国美院风景院-青创中心的陈夏未、柯礼钧,他们两位的建筑创作更趋于一种"底层"与"基层"的触角,立足于当代人的生活观察,归于场域的灵性的介入与对话,也总在尝试着摆脱一种行业与专业的惯性,在强大的认知规训里,寻找”以建筑记忆在场的多种可能性“。
设计,终究是一种主观呈现,不开开心心是做不好设计的。每一次设计的介入,都是一个痛并快乐的经验与过程,一面是日常,一面是过程。日常中的过程性经验参与,结合过程中的日常性与社会性的探讨与对话,在不断尝试着将想象力与空间转折点的进行缝合,在每一处空间里,置放属于这个场所的独有身体性。
不能把设计做成解数学题,设计就是在身体与空间之间,做延续,做创作,期许一种更好的可能性......
-
逃离那个大生产的建筑时代
想要做一点真设计
邵兵(建筑档案主编,以下简称“邵”):你们两个人的建筑,都从杭州开始,并扎根于于杭州,分别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陈夏未(以下简称“陈”):我是浙江人,1998年到杭州读大学。当时建筑学专业在浙江只有浙大和浙工大,建筑学的分数线在那两年又是最高的,我成绩没有那么突出,只够到浙江工业大学就读。之所以读这个专业,是因为当年听说这个专业特别赚钱,这是坚定我选择建筑学最初想法,基本上就是冲着专业来杭州读了建筑学。
陈夏未考察项目现场
莫干山开元森泊·隐竹里
青创中心新办公室
龙游后山头28号宅
杭州建德富春芳草地度假酒店-局部
星立方·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建造过程图
星立方·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
富春江船屋
嘉兴老建委驿站
嘉兴老建委驿站
嘉兴老建委驿站
杭州富春·方外
本文图片由中国美院风景院-青创中心提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建筑档案”(ID:jzda00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