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检】为什么“无体检,不更新”?

【城市体检】为什么“无体检,不更新”?

编者按:

“体检”,是现代社会备受瞩目的一个词语,为了维护身体健康,人们会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诊疗,了解掌握身体的最新情况,针对症状排查疾病。城市就像一个“有机生命体”,和人类身体一样,城市也需要进行健康检查,随着大数据、新技术的发展,城市体检成为了一项城市规划与治理过程中重要环节。本篇介绍了城市体检的基础概念、意义及其与城市更新的关系,深入探讨“无体检,不更新”这一城市更新实践新认知。


01

什么是城市体检



“城市体检”的定义


通过综合评价城市发展建设状况、有针对性制定对策措施,优化城市发展目标、补齐城市建设短板、解决“城市病”问题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城市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开展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


城市体检发展历程


2015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求健全社会公众满意度评价和第三方考评机制


2018

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北京市政府率先开展了城市体检工作。




2020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选择36个样本城市全面推进城市体检工作。




2021

8

住建部进一步将样本城市范围扩大到59个,江西、广东、新疆、青海等省也在探索全省推进城市体检。




2017

2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要求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



2019

4

自资部组织北京、上海、重庆等10个城市开展了两轮体检评估先行先试工作。



2020

6

自资部在现行国务院审批规划的107个城市部署开展了城市体检评估工作,并形成了相关报告成果。


有两份文件为我国的城市体检指明了工作体系和评估指标,分别是:2022年5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关于开展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以及2021年7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


体检目的

通过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建立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相适应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系,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城市;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注重科学简明可操作。


工作方式

采取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和社会满意度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城市体检。

1

   / 城市自体检

样本城市政府是城市体检工作主体,通过开展自体检,摸清城市建设成效和问题短板,依法依规向社会公开体检结果。结合自体检成果,编制城市更新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合理确定城市更新年度目标、任务和项目。

2

   / 第三方体检

我部组织技术团队对样本城市开展第三方体检,评价样本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及所在都市圈、城市群建设成效,总结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针对共性问题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各省(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可以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增加省级样本城市数量并组织开展第三方体检。

3

   / 社会满意度调查

城市自体检和第三方体检同步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我部组织技术团队对样本城市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调查分析群众对城市建设发展的满意度,查找群众感受到的突出问题和短板,调查结论和有关建议纳入城市自体检、第三方体检报告。


体检时限

自资部提出将城市体检评估分为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

年度体检:指聚焦当年度规划实施的关键变量和核心任务,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年度监测和评价。

五年评估:指对照总体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任务措施等,系统分析城市发展趋势,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阶段性综合评估。


工作流程


 

城市体检工作流程

来自:自然资源部刚刚发布的“城市体检评估”规程



指标体系


住建部的城市体检以结果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方面65项指标构建了城市体检指标体系。


 


自资部围绕安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关键领域提出由“6个一级类-23个二级类-122项指标”构成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


 


两者的指标大类存在一定相似性,都有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风貌特色、交通便捷等方面的内容。


 

“城市体检”指标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指标重复度关系示意图

资料来源:《城市体检评估的发展历程与高效运作的若干探讨——基于公共政策过程视角》  作者:赵民、张栩晨


信息平台


为促进共治共享、智慧高效的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城市体检的指标数据及成果最后都将纳入系统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的处理方式,实现城市体检所需的数据采集、分析诊断、监测预警、考评调度等功能。综合收集到的基础数据,对城市的各项问题进行动态监测,实时反馈,提供可视化展示和多层级联动。



 

 重庆市城市体检信息平台主界面

来源:《面向城市治理提升的转型探索——重庆城市体检总结与思考》作者:王文静等


02

为什么要城市体检


住建部在城市体检的会议中表示:“城市体检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和改进城市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推动解决“城市病”问题、补齐城市建设短板、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露,人口密度过高、交通拥堵、公共空间的缺乏等等症状表明,城市已经“病”了。城市体检可以挖掘处城市发展中的弱项、短板、治理难题,并针对城市病提出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



对应不同层面的治理需求

从国家的视角来看,城市体检是治国理政的方针和措施,是国家行使职能的重要手段,对应国家战略政策的落实。在地方政府及城市的层面来看,城市体检是城市治理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抓手,为解决关键问题和核心难点做出准备工作。从社区和居民的视角来看,城市体检体现了城市治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了不同社群在城市中的居住体验,为满足居民的对于幸福生活的需求,挖掘城市问题,精准直击根源。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路径

城市体检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了城市治理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清晰的路径指向。例如城市的住房哪里出现问题、交通哪里出现问题,通过定性的评价标准针对每个问题做出分析,指出在什么区域发生了怎样的问题,问题的根源是什么,程度如何。与此同时也协调了城市职能管理部门的工作,综合多方位因素考虑、协同解决问题。



城市规划进程中的动态监测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全面落实意味着我国的城市规划进入了新时代,同时也面临着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这一层面上,城市体检为规划提过了全过程的监测实施机制。一方面,体检可以为规划指明工作的重点问题,另一方面,体检也对城市规划的工作做出了评估和监测。通过年度体检和五年评估,可以反映出规划工作进程中的实时问题和影响工作的变量因素。根据实时体检的结果,使得规划工作具有时空上的能动性,即“发现实施工作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和影响因素-调整规划政策和具体实施措施”这一条循环动态的规划实施机制。



03

为什么“无体检,不更新”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0.6%,随着大量城市步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由增量规划变为以存量改造和增量调整并行的趋势,实施能够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提升城市品质的行动已迫在眉睫,城市更新也因此成为城市治理中的重点工作。

但面对过去二十三十年内城市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棘手问题,规划上的短板建设,治理中的难点痛点,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实施方案,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也难以进行。借鉴国际城市治理经验,从我国城市的发展规律来看,为了城市更新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先行开展城市体检工作。通过全面查找城市的各项问题和短板,厘清现存问题及工作重点,继而进行下一步的实施治理行动。也就是说,城市更新必须要遵从”无体检,不更新“的原则。



问题导向的工作路径

城市体检可以梳理出城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相当于规划工作的调研部分。体检报告能够清晰地指出城市在居住、交通、生态等方面的各项短板与不足,并提出解决措施。这些问题为城市更新的工作指明了具体目标,重点难点。同时也可以对应到更新项目库的建立中,各板块所反映出的问题,将在后续通过具体的更新项目解决。



以人为本的共同理念

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共有同一个工作理念:“以人为本”。传统的规划视角更多地从城市发展战略出发,协同区域规划为城市未来五到十年做出计划。从城市体检的指标“生态宜居、健康舒适……”等可以看出,体检重在关注城市中的人的感受,从人本的角度出发,调研发现城市的问题。城市更新同时也秉承这一理念,通过补齐城市的各项短板,满足民生需求,为人民群众自我发展助力。



协同反馈的工作机制

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均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提升城市竞争力,建设宜居、生态、韧性、智慧的城市。以此为前提的城市治理工作,不仅是简单的找问题解决问题,而是通过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形成的一整套系统性的科学的工作机制。城市体检为城市更新提供了前置工作,城市更新在城市体检的基础上完成后续工作,双方相辅相成,依托信息平台和智慧城市等手段,完成“监测、评价、反馈、修正”这一套工作流程。


结语:

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是相辅相成的,体检作为更新的前置工作,为更新的方向和重点指出了路径与问题。本文为城市体检相关的系列文章,日后将会继续为大家分享城市体检的相关知识及案例。


参考资料: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2022年城市体检工作的通知 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 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2021 来源:自然资源部

[3] 面向城市治理提升的转型探索——重庆城市体检总结与思考 来源:王文静等

[4] 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工作 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来源:王凯

[5] 从年度体检到动态把脉:城市体检评估的常态化、智能化路径 来源:陆 佳 冯玉蓉 张耘逸

-THANKS FOR READING
 

-免责声明:图片影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BC建筑中心”(ID:CBC_2013)。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