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权力形象:宁波海关缉私局警察业务大楼

城市化的权力形象:宁波海关缉私局警察业务大楼

在头条中我们一同浏览了世界各国的优秀政府机关建筑。现在让我们将视线移回到中国,让我们一同关注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上的优秀政府机关建筑。

项目位于宁波东部新城核心区。建筑虽然不大,却也是国家执法机关,运作精密,功能齐全。遇到这样的项目,似乎不由自主地会引发对“权力”空间的思考。


但这种“权力”在不同外部条件下也会以不同的空间形态出现,如何理解与演绎其在建筑与空间中的微观化、内在化和日常化,也就变得饶有趣味。



如何在建筑中体现出海关机构特有的气质与文化内涵是本案设计的关键。海关缉私局作为政府办公建筑,在外观上业主提出了凸显庄重形象的需求,同时在空间使用上又应该满足政府办公简洁、透明、高效的要求。


此外,其特殊的功能设定使其与城市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神秘感。于是本案把设计的切入点放到了对“关”的隐喻理解上。

海关作为国之门户,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关隘”,古代中国于交通要塞屯兵把守,设置关隘,不仅标识出“国”之门户形象;更重要的是满足军事防御和交通控制的功能要求。


“关隘”建筑从外观上呈现出“高墙厚垒”的特征,空间上则以“瓮城”作为其空间序列的特点,功能上的军事防御与交通控制可以理解为“选择性过滤”

当把这样一个有一些附会的理解置入到当代城市环境的大背景之中,设计以“关隘”为原型,从外观形象和空间功用两个角度提出“关型建筑”的概念。


对外是不可侵犯的压迫感,对内是张弛有度的日常性,并发现由此带来的陌生感似乎很好地实现了与海关相契合的某种气质:身处城市却又与城市疏离,熙攘之中有自成一统的威严。

项目已经建成,如果需要一些反思,我们会发现当一个建筑需要代表某种权力的时候,对内对外都有完整的自身逻辑,并具有鲜明的自身形象。


它需要有将权力运作中的各种关系物质化的手段和路径,同时还要有对支撑权力运作的个体生活化需求的关注,希望在展示权力的威严的同时也还带有温情




参考资料:
宁波海关缉私局警察业务大楼 / DC国际·c+d设计研究中心 - 谷德设计网 (gooood.cn)
编辑  刘泓璟
责编  柯思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匠山行记”(ID:gh_d836161f0f54)。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