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统一佛教、道教认知的,只有它了。

成功统一佛教、道教认知的,只有它了。


昨天,正式进入
长达20天的中伏
天气热到万物寂静
闷热的白天只剩蝉鸣
唯独荷花悠然自在地开放
似乎天气越热,开得越欢









夏天闷热,荷花盛放
但在户外赏荷实在太热
我最近就发现了一个
西湖边特别凉爽的赏“荷”地
卖个关子
先来说说荷花



日常生活中,我们叫它——荷花、莲花;在文学世界里,我们叫它——芙蓉。其实,“出水芙蓉, 洁净不染”的形象其实自先秦开始就已经酝酿了。


荷花的美丽形象出现在文学领域,最早是在《诗经》中:山有榛,隰有苓(《邺风·简兮》)山有扶苏,隰有荷华(《郑风·山有扶苏》)彼泽之陂,有蒲与荷(《陈风·泽陂》)


此时,荷花是有着强烈的女性意味,我们依然可以从历代的莲花型器物中莲花柔美的一面。



唐代·越窑青瓷荷叶形托盏

1975年浙江宁波和义路遗址出土

宁波博物院藏

唐代·荷花鸟纹铜镜

浙江省博物院藏


但到了屈原的时代,荷衣成了君子的象征。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离骚》)”——碧绿荷叶、粉红荷花衣服,展示的是内心美好的修养。


屈原的“荷衣”,在未来的几千年里,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鸣和景仰。


激情入仕者着朝服,高洁隐士则着荷衣——李白说“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杜甫说“共说总戎云鸟阵,不妨游子芰荷衣”、戴叔伦说“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


只不过,屈原终将是用“道不同不相为谋”以死明志了,他说“就像去水中采薜荔,去树上摘荷花一样,是徒劳无得的。(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九歌·湘君》)


画有荷花、莲蓬的扇面

浙江省博物馆藏


画有荷花的扇面

浙江省博物馆藏







莲花的身份改变,也伴随着悠久的栽培历史。


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把莲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到园池栽植,在他的离宫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玩花池


无独有偶,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就建了建章宫,凿了一方植满荷、菱的太液池,还仿制了一艘江南采莲的越女舟。




唐代《佛说阿弥陀经》

1956年浙江龙泉金沙寺华严塔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到了隋唐时期,荷花已经成为中国古建筑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一生挚爱荷花的白居易,从吴州到洛阳为官时,成功地将苏州白莲带到洛阳并栽培成功


他言:“吴中白藕洛中栽,莫恋江南花懒开,万里携归尔知否,红蕉朱槿不将来”。




明代·陈洪绶《荷花双蝶图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赏莲带来了荷花品种的大爆发,不结藕的重瓣莲的大量出现,也并没有改变中国人食荷的习俗


长沙马王堆汉墓里出土过碳化藕片,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里记载过“蒸藕法”,赵孟頫也写过“荷叶生幽渚,香溢盘中餐”,来描述诸如荷叶包饭的美味



而莲子食疗,则可以追溯到《尔雅》——“莲子煮食,可以轻身益气,令人强健”,这也是最早关于莲的食疗记载。



韩愈说“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莲花的药用价值也是不言而喻。




五代·莲瓣纹银盏托

杭州西湖出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代·银鎏金荷花盏

江苏溧阳平桥乡小平桥村宋代窖藏出土

镇江博物馆藏











虽然莲花的原产国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但莲花作为外来宗教佛教的圣花的历史就很久远了——释伽牟尼甫一出生,就步步生莲,他的母亲也拥有莲花一样的大眼睛


可以说,在看待莲花的神圣性上,中印这两个文明古国展现了了惊人的一致性。


正如《妙法莲华经》上说:“唯彼荷华,华果俱多,可喻因含万行,果圆万德”。




清代同治·粉彩莲瓣形碗

镇江博物馆藏





魏晋之前,儒道把持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佛教传播十分艰难。


直到魏晋时,战祸连年,佛教借助世俗化的莲,将晦涩艰深的佛学成功幻化成“圣洁脱俗”的佛性,一把打中了古人的心巴




明代·龙泉窑青瓷莲花形灯盏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不仅在佛教上,在崇尚神仙方术的道教世界里,莲花几乎就是道家仙境的必备品


葛洪在《尔雅图赞·芙蓉》中说:“芙蓉丽草,一曰泽芝。泛叶云布,映波赮熙。伯阳是食,飨比灵期”。




佛像的莲花座



观音像的莲花座





联通佛道两家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哪吒。他本是佛教的护法神,但在《封神演义》、《西游记》中却转世成了童灵珠子、太乙真人的弟子。


哪吒也十分“巧合地”成为了莲花的化身,这就是“化佛入道,以道统佛”的最好例子。




看这一池的可爱莲花



荷花,既可是女性,也可是男性;既可来观赏,也可来品尝;既可入佛教,也可入道教。


无非就是因为莲花本身的特质——喜好淤泥滩涂,却可以开出如此洁净的花朵。如果古代有新媒体编辑的话,荷花就是最具戏剧化和反差感的采访对象了


杭州西湖作为中国最出名的赏荷胜地之一,如果能在西湖边通过各类荷花文物,再一次认识西湖和它的荷花,会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西湖集贤亭旁的荷花





今天的文章中出现的文物图片,都是来自于杭州西湖美术馆的展览「一一风荷举」,策展人通过170件/组的荷花文物,用一首首诗串联,将荷花文化概述的十分生动。


在开着空调的博物馆里,赏一赏过去几千年不曾凋谢的荷花文物。看完,西湖美术馆门口就是白堤,不远处都是盛开的莲花,何不惬意?





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钵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盖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宋代·耀州窑青瓷流水荷花纹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唐代·长沙窑青瓷荷花纹执壶

杭州博物馆藏

南朝·瓯窑青瓷褐彩莲瓣纹碗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朝·瓯窑青瓷莲瓣纹罂

浙江省博物馆藏

南朝·越窑青瓷莲瓣纹龙柄鸡首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北宋·龙泉窑青瓷莲瓣纹五管盖瓶

浙江省博物馆藏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一一风荷举

展览时间:7月8日-9月7日

展览地点:浙江西湖美术馆
展览票价:免费,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进行预约




「直播回顾」
我们东家App直播团队,也在这周二去到西湖美术馆,进行了线下直播,直播回顾请进入「东家APP」视频号,去观看直播回顾。










怎么能错过
这么棒的荷花展呢?








另一个小众博物馆的故事
点击下文,速速前往

《这家博物馆,99%的中国人从未听说过。


另一朵花的故事
点击下文,速速前往

《这朵西域奇花,为什么是人间第一香?》





撰文:古一翻

审稿:初恋
图片:除特殊备注图片之外,文物图片版权归属古一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东家APP”(ID:idongji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