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农博园“瑞雪”展示馆,深度智能设计的一体化建筑

成都天府农博园“瑞雪”展示馆,深度智能设计的一体化建筑



创造一个自由连续的一体化空间,带来超线性体验。



原创|GA环球建筑
作者|GA环球建筑
编辑|Z


2022年4月底,创盟国际设计的成都天府农博园“瑞雪”多功能展示馆即将完工。项目是一幢由木构机器人、3D打印机器人深度智能化赋能的设计建造一体化建筑。



这栋建筑的层高从0米到9.5米不等。其以起伏错落的形状,描绘了雪落大地、冰雪融化的景象。多功能展厅总建筑面积1031平方米,可举办展览、科技农具发布会、论坛路演、音乐会、圆桌趴、时装秀、电子竞技、宴会、亲子研究等活动。




“瑞雪”的设计从线性场地边界条件出发,将苛刻的用地使用,限制转化为自由连续的整体线性流动空间;跌宕起伏,类似于雪后的地面,又像融化的雪,描绘了雪落大地、冬雪消融的场景,并与周围的景观和人文精神悄悄融合。





“瑞雪”通过创造一个自由、连续的一体化空间,为室内功能布局的灵活调整提供了空间,并带来了超线性体验。在特定的空间节点,当人们打开天窗,引入天窗,感受树木、花草的悄然生长,逐渐消除室内外的界限,化解人与自然的疏离,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




“瑞雪”的整体形状是通过基于结构性能的壳体找型方法生成。该方案的建筑设计界面需要绕过现场的几棵保留树木,形成更复杂的边界形态。最后,对不同半径的圆弧进行切线拟合,得到边界最优解。在确定设计边界后的找形阶段,设计团队基于力学特性构建了纯受压壳体体系模拟系统。通过将运算结果进行多次迭代和筛选,最终得到了形态顺滑、受力合理的壳体几何。





由于“瑞雪”屋顶的找形,形成了曲率变化复杂的双曲几何。为综合考虑结构效率和材料性能,结构定位方式采用“木结构互承体系”。该团队选用大型改性塑料3D打印技术进行屋顶形态拟合、模块化分板与样板段预制生产实施施造,基本实现从从深化设计、打印编程、材料改性到设备打印、后处理加工、现场安装的全流程解决方案,实现了对传统模式中7道工序的简化整合。




项目采用3D打印的屋面结构面积约1000平米,屋面结构前期在工厂打印出来后,运输至现场进行拼装,预计3月中旬开始吊装3D打印的屋面,项目预计将于今年4月底完工交付。


项目信息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新津

项目名称:天府农博园“瑞雪”多功能展示馆

建筑设计:ArchiUnion创盟国际

主创建筑:袁烽

设计团队:高伟哲、孔祥平、张蓓、刘康、胡樱子、陈泽赳、程鹏、魏大卫、王勇、张卿、陈建栋

智能建造:一造科技

竣工时间:预计2022年4月底

目前状况:进行中

建筑面积:1836 平方米



版权声明:内容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计成」编辑版本转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计成”(ID:jicheng-0102)。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