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席:天天练字,就能成为书法大师? | 大米艺术

陈传席:天天练字,就能成为书法大师? | 大米艺术



[ 本文共计2711字 · 建议阅读5分钟 ]

文 / 陈传席

当代批评家少了,敢说真话的人少了。这不仅是书画界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批评家要有敢说真话的勇气,艺术家要有接受批评的胸怀,事实上,大家表面都在倡导这些,但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呢?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


说不清楚,就不说了。在艺术领域,还是用作品说话吧……

——施晗

天天练字

就能成为书法大师?

 

书法是小道,没气质可就是学不好。

书法,我认为就是小道,是小技巧,但是需要大方面的支撑,没有相当的气质,你就是学不好。

大家都知道王羲之的故事,在宰相来选驸马的时候,王羲之做了什么?袒腹东床!结果留下了东床驸马的成语。说明了王羲之本人的气质,是很率真的一个人。

技巧这东西,半天可以讲完,说起来容易,练起来很不容易。而我们书法既要讲技巧,又不是光讲技巧。老是在技巧上下功夫,就会走向歪门邪道。字要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

现在很多书画家不读书、不看报,不关心国家大事,胸无点墨,写出字来就很小气。胸怀世界和就琢磨着赚两个小钱,在笔下流露出来的艺术境界形同天壤。技巧已经够了,需要的是把传统的东西认真读过,然后融化到自己的性情当中。

艺术是什么?艺术是意识形态,是意识形之于态。颜真卿人怎么样,我们不了解,但看他的字,就能知道他的性格。李白怎么样,我们也不了解,但看他豪放的诗,没有胸怀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陈传席 风亦不动

书法哪种风格才是好的?

 

书法需要正大气象。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一气呵成,你摆技巧不行。任何艺术没有技巧阶段不行,但技巧太多了,又不能成为高的艺术。前几年,我最早提出了一个观点,也是书法审美的评判标准,叫做“正大气象”。好的书法作品要有正大书风

什么是好的书法作品?好的书法作品看什么?就是看格调。这个既玄也不玄,格调、气息,懂书法的人一眼就看出来了,书法的品位高低最终就是格调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书法家胸怀的问题。

书法不可能成为一种专业,但它是“非专业职业”。就是说它是在做一门学问,但又不是职业,不是什么都不干,天天写字就可以把字写好了。我们看历史上,王羲之是右将军、国之栋梁,颜真卿是平原太守,苏东坡也是政府要员,他们都是一生在忙,哪里是天天专门就写字?在历史上哪里有专业的书法家?

苏轼 《久留帖》


当代书法能否产生大师?

 

字写好就对了,想成书法大师就错了。

现在关于书法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没落了,另一种是说繁荣了,这是各讲一段。讲繁荣,是说写字的人非常多。很多人觉得书法就是会写字就可以卖钱,就转行写字了,像一些本来搞经济、医学、哲学的都改行写字了,觉得写几个字来得更舒服、痛快。那么,这种繁荣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觉得是坏事。因为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需要很多的医学与哲学工作者,书法家也需要,但是,有一个两个就够了。

在汉代写过《非草书》的赵壹,就曾经表述过这样的观点,那就是书法写好了对国家没什么好处,与治理地方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必要花很大功夫。其实任何人都应该把字写好,可一旦全变成书法家,对于整个时代就是个悲剧了。

 

现在书法的传统没有断,只是在文化积淀阶段。等经济发展了,一些人有了空闲,工作之余练练字,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为了卖字,浮躁之风被去掉了,出于兴趣,加上文化积淀,自然造化把天地灵气赋到某些人身上,就会有大的书法家出来。

我相信我们的后人会鄙薄我们,大部分人会看不起我们这一代,可也正是我们的积淀奠定了基础,留下了书法延续的种子。



陈传席 林中牛

不得不说,绝大多数书画家藏的书都没有诗人、作家、社会知识分子的那么多和宽泛。翻阅他们的书柜,难见到经典的文史哲,也没有当下的社会学、经济学、美学什么的

书画家的书柜更多用来放一豪华的画册,或堆放自己花钱自费出版的画册以及不伦不类的邮册。大部分时间,书画家都在创作室约书友一起喝茶、聊天、吹牛、刷朋友圈,而读书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情,他们却很少翻阅,自然缺少与书中智者对话的热情,也没有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心。也有一些书画家很诚实,自嘲说书柜只是一种摆设,是一种门面。

一个不阅读,缺乏真知灼见的书画家很难说他会对自己的书画世界有一个什么样的憧憬。最起码,一个书画家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行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用作品说话,才是真正的对艺术负责,对自己负责,才是合格的书画家。不能一辈子只靠名头,或打着老师的旗号吃饭,就会那么几个造型,笔墨上没有任何个性,千篇一律,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这样的人,对艺术绝无责任可言,不是合格的书画家。

真正的书画家,是在书法、绘画或其他艺术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和个性,内含传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作品有广泛的美感以及独特的个性,是一种思想、哲学的体现,可以视为一种生命的呈现。不管你是主席、院长、会长、XX王、XX大师、第一人等等,在艺术领域,你怎么样请用作品说话



米芾《论草书帖》

书画家有名头是好事,但有个前提是,你的作品撑得起这个名头。如果一个书画家,没有撑得起名头的作品,终不过辉煌一时。看看历史就知道了,真正的艺术家,留下的是艺术作品,而不是官名、头衔等名头。

无论是书法、还是国画,始终都和创作者的人品、艺术修养、品位、感悟、技艺紧密相关,也和现实社会密切相关,从而体现时代之风。当今,只有重视学习传统文化的书画家,相应的做点媒体宣传,能得到更多的生存空间。

衡量艺术作品的标准也将改变。首先,艺术作品首要具备艺术性;其次,书画家的人品、进取心和艺术领悟力等,也将提到新的高度。再次,是艺术家近年来的真实成就,而不是吹捧出来的泡沫假象。

————

陈传席(1950—),江苏徐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文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著名评论家、美术教育家、画家、当代文人画代表性人物。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二级教授)、博导,兼任中国佛教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特殊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大米艺术近期书画专题线上展
点击图片进入



▼▼
























■  END ■



/
出品人 | 施晗  
主编 | 李妙染   责编 | 赵国林 王景  
投稿、合作请加微信:zouxun01






寻找平凡世界的艺术支点



往 期 回 顾


观点 | 中国式审美  乐山大佛变“小鲜肉” | 8000个农民工“造假名画”28年 |楼兰残纸 | 田蕴章炮轰王镛范曾为徐悲鸿补画有多少展览在自欺欺人 |  没有审美,世界与你无关 | 杨开慧的书法,字比人老 


人物 | 徐生翁 | 沈曾植|谢无量 | 黄宾虹 | 于右任丨井上有一 | 沈鹏 | 孙伯翔 石虎 | 朱新建 | 朱关田 | 王镛 | 石开 | 刘正成 | 沃兴华 陈国斌 | 邱振中胡抗美 陈忠康 | 白砥 | 鲍贤伦 | 刘彦湖 | 王冬龄 | 陈振濂 | 张旭光丛文俊 | 乐泉 | 杨涛 | 一了 


8090档案 王赛 | 周治锐 | 贺进 | 丘新巧 |  | 裴满意王浩 | 王云庵   


施晗对话 | 曾翔 | 伍灯法师 于明诠胡抗美 | 齐剑楠 | 徐忠平 肖文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米艺术”(ID:zouxun1949)。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