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庭” / 日本国宝级枯山水大师 枡野俊明

“禅·庭” / 日本国宝级枯山水大师 枡野俊明

添加小编微信号:  tototo02   解更多前沿设计资讯

▲近期新书推荐《卡洛斯卡帕:超越物质》 


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最杰出的设计师之一,他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他的作品总是能够给人以自然、清新的气息。一向将景观创作视为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将“内心的精神”作为艺术中的一种形式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体现了一种淡定、沉静的修为,方寸之间、意犹未尽。因此,常被誉为具有鲜明人生哲学的设计作品。他就是日本当代著名景观设计师——枡野俊明

△枡野俊明


“每当为一座花园寻找合适的石头其他材料时,我常常要深入自然进行研究。在寻找植物的过程中,我会带着感情地画出许多草图。当开始立石和布置植物时,我完全沉浸在各种相关元素的对话之中。我要寻求一颗石头或一株树木所具备的某种精神,从而确定其合适的位置。”
—枡野俊明

▲日本国宝级枯山水大师 枡野俊明 讲述:日本禪宗花园的奥秘
枡野俊明Shunmyo Masuno)
日本著名的景观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设计学科教授、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创始人。1953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1975年毕业于玉川大学农学部农学科,学生时代师从齐藤圣雄,毕业后成为其弟子;1979年他以僧人身分云游至大本山总持寺修行,为他今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禅宗美学和日本传统文化。;1985年继承父业成为一名禅僧;1995年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全国优胜大奖”;1996年主持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改造设计工程,获“日本造园学会奖”;同年又获“横滨文化奖励奖”;1999年获“艺术选奖文部奖励奖”。
作品合集
00—35 日本庭院合集,1984-2020




0

空翠庭 清水庭 风吹庭 / 中国杭州,2020



作为2020年最火的项目之一,该项目共有11 个下沉庭院,其中“风、水、空”3个枯山水庭院由日本枯山水大师枡野俊明及其团队亲手打造,自北向南,空间的意味在无声中却是流动与呼应的。




风吹庭






“风”位于餐厅与画廊之间,种植高大的榉树。在画廊和餐厅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房间来分割视线。从餐厅可以看到画廊一侧立着的用濑户内海产的御影石制作的景观雕塑,隐约感受到后方画廊的艺术氛围。从餐厅和画廊关系可以看到虽然视线有所隔断,但空间柔和地连接着。

清水庭



“水”的空间是瀑布的空间。在地下一层,水流从高空落下犹如从山间流出,人在铺装与水间行走,可以感受到“走到水与水之间”、“与水合二为一”的感觉。景观石的放置,将作为视线的停顿。





空翠庭



整个空间是一个枯山水的空间。在白砂中配置了景观石。枡野老师觉得在杭州做枯山水,也最好能够吸收绿色丰富的自然景观。枯山水庭中所用到的是七块景观石都是产自京都的名石,再由来自京都的庭园施工团队配合摆放,从而完成整个庭园的制作。




为什么园旅君要特别列举天目里景观呢。


因为如果你了解枡野俊明,看过他早期的作品,你会发现,他早期的作品还严格秉承着传统日式枯山水的造园宗旨,而近年来尤其是在海外的作品则更多地加入了一些现代设计元素。

让枯山水与真山水相结合,让日式庭园与现代建筑和谐相处。

在枡野俊明看来,“传统有其不变的价值,但我们要为其注入现代化的手段、材料,这也体现了你的功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1


听闲庭
神奈川县横滨市,2017

听闲庭是枡野俊明在2017年创作的私人庭院,充满了浓厚的禅意,体现了一种淡定、沉静的修为。




2

六根清净庭
东京都大田区,2017

这是位于日本东京的一处私人宅邸,小院里种植的乔木让整个空间绿意盎然,极具质感的地面铺装,让岩石如自然般浑然天成,典型的日式水景还有石刻的佛像,让庭园更多了一份禅意。



3

澄心庭
神奈川县镰仓市,2016

澄心庭位于神奈川镰仓市,僧侣们认为砂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具有使人宁静的效果。该庭园花园填补了房子南侧、房子和画廊大楼之间的空间,提供不断变化的景色,并可以在此与花园对话。






4


清风苑 坐月庭
神奈川县横滨市,2012

这是一处位于建筑顶部的屋顶花园,也确实一个感受清风坐看明月的好地方。花园由两部分组成,一边是典型的砂石组成的枯山水,一边是由草坪和岩石组成的景观,结合地面的质感铺装,体现出“山水”间的自在悠闲。





5


风结庭·心清庭—私人住宅
东京都港区,2010

该项目包括三处独立的屋顶平台, 枡野俊明把这些空间用共同的设计目标和相似的设计语言统一起来。三处屋顶花园不仅可以用于观赏,还可以消遣娱乐。它们的使用的植物和岩石的材质类型是一致的,也有具有多功能性,每处庭园都提供了隐私和安宁,在任何时候都能令观赏者的精神在自然中得以净化。




6


莹山禅师转法轮庭
福井县越前市,2009

莹山禅师是把道元禅师从中国传来的曹洞禅在日本发扬光大的禅师。这是为了纪念莹山禅师在日本全国说法,普度众生而建造的庭园。


庭园由地势起伏的苔庭、三块石头和白沙流所构成。假山附近的嶙峋景石代表说法的莹山禅师。他的恩泽,犹如这流淌着的白沙无垠无际。其他的两块石头象征的是观音菩萨和来向观音许愿的母亲。




7

寒川神社神岳山神苑
神奈川县高座郡,2007/2009

寒川神社神岳山神苑占地约5000㎡,工程一期(2007年)包括庭园,手水舎等建筑,二期(2009年)包括庭园茶室等建筑。这里是寒山神社的后花园,在整备之前这里是不可进入的禁地,而整备后的神岳山,可以供人们进入参拜,外门附近的景观也全部规划。神设计把境内的庭院和神岳山进行衔接,形成池泉回游式的庭院。庭院中设计茶室、茶屋和小型的展示资料馆,成为庭院的一部分,点缀于回游动线之中。











8

紹継路地
东京都大田区,2009

这里位于东京大田区的一处私人住宅改造项目,利用原来的石材结合植物造景,创建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花园入口。




9

听籁庭
东京都目黑区,2008

听籁庭是一对医疗专家夫妇营造的。设计分为两部分:从固定位置观赏园林的鉴赏式庭园,以及从园林到茶室的引导路径。庭园的命名得自风拂过黑松枝的声音,体现了设计师为主人营造静休空间的设计。






10

听雪壶
北海道,2007

枡野俊明第一次来访问场地时正值冬天,他被雪的纯美所吸引,便将此命名为听雪壶,意为此处时聆听落雪之声的空间。听雪壶只有3.6m*7.2m,虽不算大却起着重要的迎宾作用。这处采光井为周围房间引入光线,而听雪壶则营造了简洁却深邃的庭园景观。



11

月心庄庭园
山梨县山中湖村,2006

月心庄围绕着业主的周末度假建造。由肌理粗糙、形状多样的石块铺砌的舒缓曲径,蜿蜒穿过苍翠繁茂的景观绿地,路两侧是如地毯般的苔藓,山枫和低矮的灌木围出步道的封闭空间,给人被大自然包围的感觉。





12

三贵庭
东京都千代田区,2005

这是位于日本外务省的一处庭园,枡野俊明以“三贵”为设计主题:和、礼、敬。庭园的树木千姿百态,为庭园的水平场景增添了竖向内容,红枫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屋顶的屋檐形成庭园的景框。“三贵”则通过三个岩石来表达,以威武而不失祥和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13

西见寺:梅华庭
静冈县滨松市,2005

日本西见寺从滨松市迁移郊外,寺院重建后主持邀请枡野俊明设计寺院参道。初次勘探场地时,他注意到一棵特别古老的梅树,扭曲的树形令人想起了坐禅,并与主持的形象在脑海中重叠,由此命名为“ 梅华庭”,“梅”则梅树,“华”则繁花。从南端较小的大门到北部宏伟的山门,参道在两门之间延展,门是进入心灵世界的重要窗口,而里面的园林则提供了优雅自然的平静氛围,有益于深刻思考。




14

无相庭
东京,2004

这是东京市中心的屋顶禅宗花园,石头和苔藓的岛屿坐落在漩涡状的碎石海中,周围用捆绑好的竹墙围合而成。






15

听枫庭 水到渠成庭
茨城县水户市,2004

这是祇园寺客殿庭园,听枫庭建在建筑物的东北侧,正面朝南,是庭园最理想的位置。沿着回廊东西纵横,表现海洋的砂砾一直铺设到走廊下方。乔木以黑松为主、日本山枫为辅,在一天的光影变化中,树影也随之变化,枡野希望观庭的人会把这一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相比照,进而有所思考。



水到渠成之庭是住持房间所对的庭园,房内的地砖一直延伸至庭园,加强了内外的关联,强调了人与庭的对峙。

16

清风道行庭
东京都港区,2004

清风道行庭用青翠的植物包裹着欧普斯有栖川台地及住宅,庭园名称含义是游走场景中的清爽微风,其设计基于“忘却一天的繁忙和城市的喧嚣,放松下来找到归家之感需要距离与时间”这一想法,庭园旨在提供多种体验,以变换的景色为主要内容,丰富感官体验从心理上拉长了回家的路。







17

悠久苑
山口县防府市,2003

在日本山口县防府市中,有一座于2003年建成的火葬场,叫做“悠久苑”。火葬场的门很坚实,嵌在颇具质感的混凝土墙上。苑内一共有六座庭园,分别是启程园、升天园、慰藉园、悲悯园、追忆庭和净化园。

启程园也是占地最大的庭园,进深30米,占据了整个场地的2/3。启程园前部经窗口延伸到大堂空间,代表现世;庭园后部只有岩石和砾石间的一棵孤树,代表来世。联系庭园前后部分的白色砾石,代表神话中的三途川。庭园后部高大的三角形石板形成多山的景象。





升天园与启程园一墙之隔,占据了中央场地空间的三分之一。这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庭园开始只能从火葬场建筑的低长窗显露出来,风格上是六座庭园中最具现代特点的。

砾石覆盖的地面围绕着中央环形水池,天然岩石布置在砾石和水之间。池水映出变化的天空,这暗示生命的无常。此处庭园是向亲人告别的场所。


慰藉园位于长廊南侧。长廊空间与庭园空间相融合,深远挑檐形成景框。



庭园前景以砾石为主,用巨大石块形成尺度上的转换。巨石和树木调和砾石地面和土丘的关系。庭园将远处的景色引入园中,这是传统借景设计法则的实例。

悲悯园是一处狭窄的坪庭,几株简单的植物间点缀着矩形柱状岩石。在去往等候室和接待室的路上,视野中出现了追忆庭,此处用青翠绿植包裹着房间,唤起祥和宁静之感。

净化园代表人死亡的最后一步,由枫树和杜鹃花组成的作品。其主要场景是树木围绕着土丘,给人以平静感。通过观赏这六座庭园,访问者能够感悟并领会生命的无常,思索如何度过一生。








18

正受庭—私人住宅
冈山县邑久郡,2002

这个间坪庭的概念是营造一个哲学空间,一个能面对自己和个人意识领域的空间。“正受”意为人的精神处于单一、平和、能接纳的状态。庭园只包含了少数几种元素,每种都通过精心布置营造出均衡统一的整体效果,焦点是石雕手水钵、从竹管滴落的水滴,以及深绿色的地被植物。园中到处是色彩、质感和声音,令人对自然和自我产生无限的探究。


19

闲坐庭
东京都涩谷区,2001

这是为东急酒店设计的庭院。禅语有“闲坐听松风”一说,就是说心灵澄清时,能听到松树与风相会的声音,这座庭园也因此得名。这座禅宗花园坐落在平缓的斜坡上,该岩石花园主要是用花岗岩制成,比过去用来表示“海浪”的花岗岩要暗。刻在最大的较浅立石上的圆圈代表太阳。




曲线式的石阶构造与铺设的砾石如水流一般,有绵延进室内之感,最后与大厅内部的方形石雕呼应。苔藓和矮竹起到了空间的过渡作用。




20

参道
东京都杉並区,2001

枡野俊明以“自然空间具有净化内心的功能,参道是通向神圣空间的入口”的理念为基础设计高圆寺参道。希望能营造一种空间,让参访者在接近本堂的过程中,体会到荡涤精神、升华思想之感。由于参道是路径,不是寺院主园,为了不使它引人注意,枡野俊明只是简单地称其为“参道”,该设计成功地让人放慢脚步,在享受自然治愈和安抚的同时自我反思。




21

无心庭
茨城县行方郡,2001

“无心”是禅宗用语,通常解释为“不用心”,但这里指的是内心是清净开放的,可以接受事物。 枡野俊明营造的是宏大、丰富而广袤的自然体验,从而让游客达成无心之境。他把三个独立的瀑布整合为统一的焦点:白云瀑、秋风瀑、梅香瀑,建立传统价值观与自然的联系。








22

残心庭
神奈川县横滨市,2000

明治时代建于1902年平成时代,于2000年修复,这座建筑由Sankei建造并作为他的住宅,他用自己的笔名三溪将此住宅命名为“三溪园”。“残心”指的是当修行结束,内心有更深层的领悟。从整体上看,残心庭含蓄平和,园林的简朴塑造了安宁平和之感,人们的关注点可以放在三溪的藏品上。



23

普照庭
神奈川县横滨市,1999 

普照庭意为“光明广泛照耀的庭园”,是于1999年建于莲成寺的客房花园中,亲近自然的意境可让过往游人感悟到自然中的禅意。尽管空间非常小,通过巧妙利用相邻殿堂的室内空间营造层次感,使庭园看上去比实际尺寸大很多。该园的主要特点使构建于这个狭窄槽形空间尽端的枯瀑布。不同大小岩石的巧妙利用给人错觉,形成视觉深度和强烈的动感。



24

龙门庭
茨城县水戸市,1999 

该园的特点是布置了一组使人联想起龙门瀑的岩石,庭园也由此得名。龙门庭中还有梳理过的白色砾石海洋、以粗糙岩石建构的岛屿和各种植物。该园还有一层象征意义:庭园中的主要立石代表了寺院的创建者。通过具体的物质形态与庭园的整体设计,枡野把庭园和寺院历史联系起来,使之具有独特性。


耙过的砾石环绕在岩石岛屿周围,搭接在低矮的人工堆筑土山边缘,成为枯瀑布的延伸。位于庭园远处角落里的枯瀑布是个动态元素,从高处流向白色的砾石海形成强烈的动感。布置在砾石海洋中的岩石中,有一块岩石形状格外方正,与其他岩石形成对比,使人们进一步领悟园中元素的运用。



25

青山緑水庭
东京都千代田区,1998

这是麴[qū]町会馆的“青山绿水的庭”。几座日本平成时期风格的小型花园呈阶梯式布局,四周被柱廊包围,狭小的空间里,他创造出四种各不相同的观察角度,传统设计中注有现代风味,这座庭园为东京喧嚣的市中心营造出某种令人沉思的静谧氛围。

从榻榻米接待室打开障子,由竖直石块表现的“群山”映入眼帘。石灯笼、树木、竹质栅栏等垂直元素,与横向铺设的石道、砾石、苔藓等水平元素交织,营造出幽深之感。




26

瀑松庭
爱媛县今治市,1996

瀑松庭位于今治国际大酒店,瀑布、溪流、枯山水、茶室为庭园的主要元素。枡野俊明利用地面的天然陡坡设计了三段独立的瀑布,庭园轻松平静的氛围瞬间被打破。



受到濑户内海风景的启发,他还在瀑布与溪流周围设置了绿植和岩石组,模仿附近的风景,又让一棵漂亮的黑松成为庭园的视觉焦点。于是黑松与瀑布形成了静与动的关系,在庭园构成上相辅相成。






庭园除了可供观赏,也为漫步而设计,浑圆的脚踏石将人们引向茶室,巨石拼接成跨越砾石河流的桥,游客可以由此去往私密的日式房间。瀑布、溪流、巨石岛、茶室共同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27

风磨白练的庭
茨城县筑波市,1994

这是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广场庭园,几何形石材覆盖地表,厚重巨大的粗石和树木置于其间。靠近枯河处,刻板的几何图形发生变化,铺地石材形成不太规整的地面。用材的变化像观赏者展示着动态。


散置于整个广场的敦厚石板经过调整,朝向基本相同,像是多年来以风和水的力量形成的山脉。广场上这些岩石和少数几棵树木增添了庭园的整体高度,巨大的岩石展现着自然的威力和宏大的尺度。

岩石表面粗糙不平,以此代表开采时留下的痕迹。这些细节与岩石的尺度形成对比。被绿色覆盖的角落区氛围轻松,研究人员可以在此聚集,交流思想。庭园名为“风磨白练的庭”,意指风磨砺着研究人员的心智,这一点以岩石的质感体现。

28

香川县立图书馆:清风去来庭
香川县高松市,1994

这个场地原先是一处旧机场跑道,枡野俊明把这里看作反思的宁静之所,命名为“清风去来庭”,设计的宗旨是创造“感受风的气息......从不迷失方向”的地方。成排浓密的树林隐藏了停车场,弧形路边石在步道两边形成圆齿形边界。枫树和松树点缀着起伏的地形,给人无限宁静与清新。



29

新潟县立近代美术馆庭园
新潟县长冈市,1993

枡野俊明希望美术馆成为人造城市与河边自然风光之间的调节者,其设计以河流为起点,利用时间空间轴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时间在单向轴上向前或向后流动这一理念体现在景观设计中。





30

东京都立大学新校园
东京八王子市,1991

当东京都立大学从市中心迁移到郊区时,就拥有了把学校和自然联系起来的机遇。该项目的室外空间设计基于佛教思想的“五元素”:土、水、火、风和气。枡野俊明把“气”类比为校园的学习环境,土、水、火、风则作为校园不同区域的设计主题,依次对应艺术、科学、公共设施和体育。





31

驻日加拿大使馆庭园
东京都港区,1991

该项目是枡野俊明现代园林的代表作品。位于四楼的庭园最大的特点,便是同时展现了日本和加拿大的风景。象征大西洋的池塘和象征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瀑布位于东南角,特地选用粗糙古朴的石材用来表现加拿大景观的粗野特点。

拐角处堆放着的深色岩石,象征加拿大北极地区因纽特文化的地标;有棱角的花岗岩石板组成的“金字塔”则代表了宏伟的落基山脉。


在庭园的西北角,山脉尺度减小,出现了代表太平洋的池塘。日本庭园增添了更多植物元素,高挑的树篱为庭园增加了空间层次,浅棕色砾石中点缀着优美的岩石。整个设计完美体现了加拿大景观的气势恢宏和日本景观的纤丽细腻。



32

艺术湖高尔夫俱乐部庭园
大阪府豊能郡,1991

广阔的庭园由两个独立部分组成。主园区以水为主,瀑布、溪流、池塘和种植着黑松的花岗岩岛屿令人想起日本内海。副园区市一处隐蔽的枯山水园,围绕着会所建筑一角,为休息室和传统日式浴室提供私密景观。




33

京都府立接待厅庭园 
京都,1988

京都府立接待厅是隐藏在京都城中的绿洲。其庭园设计基于多层次的、沿平缓山坡上升的空间,不同高度的灌木和乔木作为不同层次的界定,庭园显得比实际尺寸大很多。庭园有两个视觉焦点:瀑布和茶室都依偎着繁茂的树木。这里也增加了以电脑控制的照明程序,15分钟为一个周期在瀑布、山石、杜鹃花丛和手水钵等景观之间循环。该庭园设计融合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体现了枡野俊明的理念——创造能激发想象力、唤起自我意识的空间。







34

银鱗庄
神奈川县足柄下郡,1986

银鳞庄旅馆是一家最初靠捕获鲱鱼盈利的公司的小型招待旅馆,因此得名“银鳞”。这里的居住区令人联想到传统的数寄屋风格旅馆,占据了T形场地的北部;园林围绕着场地周边,主要部分向南展开。


踏步石从客房外铺至园中,人们可以随之穿越草坪再经平缓的拱桥跨过水池。砾石小径从养有多彩鲤鱼的水池处攀缘而上延伸至山后,再蜿蜒穿过浓密的杜鹃花丛、繁盛的树木,令人想起山中小路。小径绵延到山顶,那里是10米高的瀑布的起点,在那里可以回望客房和远山。

这里还有满足浴室观景需要的更小型园林:毛石堆砌的点缀着植物小山、穿过前景的砾石铺地,以及循踏步石可到达的石头手水钵。低矮的山用地被植物做绿化,以砾石构成基底。几株因树形和色彩选定的特色树木被精心种植在山上,形成视觉上的重点和焦点。

35

沧晴园
神奈川县,1984

沧晴园意为“清爽新景”,由前景、中景、后景三部分园林构成。层次感是沧晴园的重要设计原则,在三个构成部分中以不同方式体现。其空间层次形成的空间深度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促使人们想象看不到的部分产生了新的美。



| 结 语 |
枡野俊明一心一意潜心研究枯山水,他把营造枯山水当作参禅悟道的主要修行手段,并把作品的创造过程视为修行的过程。虽以作庭为名,却以做人为义,在他的努力下,枯山水景观进一步发展成为日本主流景观之一,并且得到国际景观界的关注。 




| 书 籍 推 荐 |



《禅·庭:枡野俊明作品集》作为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人物,枡野俊明先生的每一个作品都带着禅意。他曾经说过“每当为一座花园寻找合适的石头和其他材料时,我常常深入自然进行研究。在寻找石头和植物的过程中,我会带着感情画出各种草图。当开始立石和布置植物时,我完全沉浸在各种自然元素的对话中。我寻求一颗石头或一株草木所具备的某种精神从而确定其合适的位置。”正是这种认真与执着,让他的每一处作品都代表了禅意庭院的最高水平。 

拥有三十多年景观设计经验的枡野俊明,现任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他的作品遍及世界多国。1995年他因主持加拿大新渡户庭园改造设计工程荣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作为枡野俊明先生亲自撰写并**授权国内出版的作品全集,《禅庭——枡野俊明作品集》收录了大师的全部作品,深入介绍了每个作品的设计手法和理念,不容错过。

内容简介

《禅·庭:枡野俊明作品集》枡野俊明先生是日本国宝级的枯山水大师,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现担任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学科教授,曾在多个国家设计并完成多个优秀项目。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本书收录了枡野俊明先生的全部庭院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日式传统园林、日式现代园林、日本境外作品三大板块,分别列举了枡野俊明先生相对应的作品。本书主要采用大量精心拍摄的照片和设计图片,来表现这些作品。每处园林作品配以各种细节照片,装帧设计风格清新简单。在本书中枡野先生这样说到,“作为禅僧的我一直是遵循建立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长年创作的,‘作庭’对于我来说是把‘自己’放在不同空间进行表现的一种精神性很高的设计过程。它不仅仅是追求造型美,而且,被称为‘石立僧’的禅僧们是把庭园作为‘自己的表现’的场所,并把作庭过程视为每日修行的一部分。我自己也是一样,把作品的创造过程视为修行,到现在为止,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庭’在我心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特殊的哲学给人的印象十分的深刻。对于景观设计师和日本园林的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

作者简介

枡野俊明,当代日本枯山水的主要代表人物,日本禅僧大师和日本古刹建功寺第18代主持。1953年出生于神奈川县横滨市,1975年毕业于玉川大学农学部农学科,学生时代师从齐藤圣雄,毕业后成为其弟子;1979年他以僧人身分云游至大本山总持寺修行,为他今后的设计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禅宗美学和日本传统文化。;1985年继承父业成为一名禅僧;1995年获加拿大造园家协会“全国优胜大奖”;1996年主持科学技术厅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中庭改造设计工程,获“日本造园学会奖”;同年又获“横滨文化奖励奖”;1999年获“艺术选奖文部奖励奖”

目 录
前言——003
作者简介——004
日式传统园林——008
凔晴园——010
银鳞庄——016
京都府公馆庭园——022
阿德雷克高尔夫球俱乐部——028
瀑松庭——034
龙门庭——040
普照庭——044
残心庭——050
高圆寺「参道」——056
无心庭——060
正受庭——070
听枫庭·水到渠成庭——072
梅花庭——082
月心庄庭园——086
听雪壶——092
听籁庭——096
莹山禅师转法轮之庭——104
寒川神社神苑——108
绍继路地——136
日式现代园林——140
驻日加拿大大使馆庭园——142
首都大学新校区——146
风磨白炼庭——152
新潟县立近代美术馆——158
清风去来庭——164
青山绿水庭——168
闲坐庭——174
悠久苑——180
清风道行之庭——186
三贵庭——196
心清庭——202
日本境外作品——210
和敬之庭——212
融水苑——218
静寂之庭——226
三心庭——232
不二庭——242
三昧庭——252
和敬清寂庭——260
清闲庭——270
项目索引——274



要么读书   要么旅行
身体与灵魂

总有一个在路上






将【云想衣裳名师资料集】设为“星标公众号
可第一时间接收设计圈最新精选内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云想设计美学”(ID:Yunxiang_Desig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