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 | 我的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画家

常玉 | 我的生命中一无所有,我只是一个画家


 



中國花布上的粉红裸女

1930年代 · 油畫 畫布

 45× 81 公分               





 

 

常玉

(1900-1966)


其人美丰仪,衣着考究,拉小提琴,打网球,更善撞球。

除此之外,烟酒无缘

,不跳舞,也不赌,一生爱好天然,偏偏佳公子也。


                                                                            ——王季刚 



先生, 

    你见过艳丽的肉么?


美的分配在人体上是极神秘的一个现象,

 我不信有理想的全材,不论男女我想几乎是不可能的; 

上帝拿着一把颜色往地面上撒,玫瑰,罗兰,石榴,玉簪,剪秋罗, 

各样都沾到了一种或几种的彩泽,但决没有一种花包涵所有可能的色调的,

那如其有,按理论讲,岂不是又得回复了没颜色的本相? 

人体美也是这样的,有的美在胸部,有的腰部有的下部,有的头发,有的手,有的脚踝,

那不可理解的骨胳,筋肉,肌理的会合, 

形成各各不同的线条,色调的变化,皮面的涨度毛管的分配,天然的姿态,不可制止的表情

—也得你不怕麻烦细心体会发现去,

上帝没有这样便宜你的事情,

他决不给你一个具体的绝对美,

如果有我们所有艺术的努力就没了意义。 





 

簾前雙艷

1929年 · 油畫 畫布

73×50 公分   





碎花毯上的粉紅裸女
1930年代 · 油畫 木板

46.5×82公分   



享誉“东方马蒂斯”之称的常玉,1900 年生于四川南充,从小师从大儒赵熙学习书法、绘画,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浸润。20 世纪 20 年代初期,在“五四运动”掀起的热潮之下,他加入了第一批远赴欧洲深造的中国艺术家行列。在法国,常玉并没有像大部分艺 术家那样进入正规的美术学院求学,而是选择在更加自由、开放、包容的 “大茅屋画院”展开他的艺术旅程——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探索。求学方式的独特性体现了常玉艺术取向的独特,也凸显出常玉充满反叛和创造的现代意识,最终形成他艺术创作上独树一帜的“常玉风格”。





蹺腿黑絲襪女士
1920/30年代·水墨 水彩 纸本
41×30 公分   





仰臥綠袍女士
1920/30年代·水墨 水彩 纸本
22×50.5 公分   









斜倚裸女

1920/30年代·鉛筆 水彩 纸本
42×20公分   







斜倚裸女
1920/30年代·鉛筆 水彩 纸本
42×20公分   







立姿裸女

1920/30年代·鉛筆 水彩 纸本
44×19.8 公分   







坐姿裸女
1920/30年代·鉛筆 水彩 纸本
41×31.8 公分   







短发裸女
1920/30年代·鉛筆 水彩 纸本
30×46 公分   








入浴

1950年代·  油畫 纖維板
127.5×79 公分   









粉紅雙艷

1930年代 · 油畫 畫布

 90×58 公分   



 






 
金毯上的四裸女
1950年代 · 油畫 木板

123×141.5公分   





常玉的画作在市场上屡创高价,引得众人关注,而常玉纸本作品的重要性却未被充分认知。对于线条及笔墨的表达而言,油画层层相叠的材料性不如纸本作品来得流畅直接,常玉的素描和水彩能毫无保留地释放出他东方笔墨的魅力。水墨和水彩的跨媒介创作,则将常玉中西融合的艺术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其纸本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视觉维度”(ID:gh_ebc75a242c21)。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