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 │ 走!逛超市去!

场所 │ 走!逛超市去!



将日历翻到1994年7月17日,这一天,万佳百货在深圳华强北正式开业。用万人空巷来形容这一天是一点也不夸张。飘扬的气球和红色的拱门将超市门口营造得像是过年一般喜庆,敞开式的大卖场,仓储式的大货架,新颖的经营模式吸引着人们争先恐后地进入,只为了见识一个又一个新奇的货物……


万佳百货平价广场 ©华润万家

当天,万佳便创下深圳零售业的最高纪录——24万元的营业额。
很多人回忆,当年的万佳曾一度因顾客太多,出现了“每隔10分钟才放一批顾客进去”的盛况。
将日历翻至1996年,这一年,大家耳熟能详的沃尔玛、山姆、家乐福纷纷开启了在深圳的第一家门店。深圳土生土长的人人乐超市,也是在这一年成立的。那个时候,去超市总是日常生活里最为幸福的一件事。吵着要买零食的孩子,仔细对比鸡蛋价格的老人家,推着购物车挑选日用品的夫妻,还有用心服务的工作人员,是超市里必不可少的风景线。



中国内地第一家沃尔玛开业 ©沃尔玛
然而这样的繁荣景象,似乎已经很久没有出现了。深圳的大型超市,近几年发展似乎开始走下坡路,内地的第一家沃尔玛闭店,本土品牌人人乐宣布关闭十几家门店,再到梅林家乐福因场地租赁纠纷,产生闭店风波……
我们看到,超市成为购物商场的配套,与大型超市相比,这里的人气更加充裕。万人空巷不复存在,只有在某个新的购物商场开业时,才会有类似的场景出现。对于深圳人来说,大型超市意味着什么?我们找到了几位朋友,向大家分享他们的看法。

喜欢逛超市,因为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看着琳琅满目的货品会让我开心。最喜欢的区域当然是零食区了。每次去超市前我都会列个清单,但一进入超市,我就开启了漫无目的的闲逛。
我现在住的地方离超市有一定距离,所以我都是线上买菜到家,这样方便也不需要自己拎。不过这也少了很多闲逛的乐趣。


小时候我还是蛮喜欢逛超市的,成年以后就没有这个习惯了,不过还会逛一逛零食区。之前看新闻,沃尔玛和人人乐关了好几家,有朋友会觉得遗憾,对我来说感受会小一些,毕竟现在也不怎么逛了。
但不得不说逛超市也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有的时候还是比较治愈心情。可能对于几口之家来说,大超市会比小超市更能满足需求。
疫情期间我也实打实感受到了超市的重要性,当时看到沃尔玛的菜突然全空了,意识到了超市储备的意义。



我是三岁跟家人来的深圳,时间过得太快,一下子15年就过去了。深圳是一个温暖的城市,我在超市里就遇见过一位好心的叔叔。当时我初二,在万家买可乐的时候发现深圳通没钱了,一位叔叔直接帮我买了单。
我会跟朋友或者家人去逛超市的零食区,现在也习惯在网上购物买菜,我觉得这样也很便利,所以一些超市的倒闭对我来说没什么影响。
我承认,线上买菜的趋势是逐渐增加的,但还是没办法完全取代大型超市。这就像报刊亭或是纸质报纸之类的,他们的受众面会越来越小,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



我是跟着丈夫一起来到深圳的,算一算也有二十几年了。作为家庭主妇,买菜是家常便饭,几乎天天都要去超市。而且我很喜欢逛进口商品区。
记得当时第一次逛万佳百货,那真是太幸福了。超市很大,光是走一圈都要花费不少力气。逛累了,我可以在餐饮区吃各种以前没有吃过的美食,比如寿司、披萨……
最近几年深圳关闭了很多超市,对我来说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熟悉的超市离开后,我的消费很多都在网上进行,虽然方便,但是购物的幸福感却下降了。我还是希望这些大超市能生存下来,继续服务大家。


我是很喜欢逛超市的,每周都逛一两次,一般是逛生鲜蔬果、奶制品和零食区。在深圳待了十一年,虽然深圳这几年关了不少超市,不过我家附近的还在营业,对我来说这些超市的闭店对我来说影响不大。
小时候我最喜欢过年前跟妈妈去超市置办年货了,那时的超市堆满了贴画和零食大礼包,过年的氛围感很重。
近几年深圳开了很多更高端的小型超市,有些人担心这会取代亲民的大型超市,但我认为大型超市会逐渐转变成一个展示商品的区域或者充当仓库的角色,正如电视机在家中扮演的角色一样,是不可或缺而且是家人同行的好去处,因此很难被取代。
我在澳洲也待了不少时间,在我看来海外和国内的超市大同小异,面向的客户群体不同,推出的营销产品不同,但是总体营销都是相似的。如果要说有什么不同,国内的物流配送我认为是更快更专业的,海外配送都需要等待的时间。



我从小在深圳长大,在我家附近有一家开了很多年的家乐福,因为那家家乐福就开在商场里,所以很习惯现在的购物商场都配套一家小型超市,对我来说他们都挺大的,对于我日常购物来说十分足够了。记得小时候跟爸爸妈妈和哥哥去超市买东西,哥哥想买玩具,爸妈不给买他就会坐在那里哭。现在的他倒是很喜欢给小孩买玩具。


我一直都有逛超市的习惯,以前公司会发某家超市的购物卡,我是觉得他家很贵啦,但是为了花掉购物卡总会去逛逛。到了日本留学后,因为要自己做饭,所以每周至少要逛一次超市。我最喜欢逛的是超市的打折区,蔬果区生鲜区等等。
我现在在日本生活。我个人认为这边的大型超市和巨型超市(Costco之类的)还是受到一般民众追捧的。因为电子付款还没有那么普及,导致几乎没有线上买菜的服务。而小型超市里面可以供应的东西太单一(比如只有蔬菜/日用品/鱼/肉之中的一两种商品),所以还是大型超市更受欢迎。
听朋友说我才知道,家附近的沃尔玛闭店了。没想到那么大的超市也有倒闭的风险。日本的大型超市和国内的挺像的,但是由于线上平台开发的限制,应该不太会面临这样的风险。
记得离开深圳之前,钱大妈这样的小型超市刚兴起,我妈妈就特别喜欢去逛,也许他们以后会逐渐取代大型超市,疫情的常态化可能也会促进线上买菜取代大型超市。


我一般就是去超市买点饮料,并不会特意去逛。而且现在很多购物商场里也会配套小型的超市,我认为这样会更方便。
在国外时,发现这里不仅卖日常用品,还会有更丰富的品类,比如更多样的衣服等等。同时还有银行,很方便取现购物。










还记得永旺吗?当年的它刚进入深圳时,带给深圳人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原来蔬菜也可以包装得很精致,原来零食可以有这么多的种类,以前只在日剧里见到的食物,现在在家门口的超市里也能买到。
现在,越来越多小而精的高端超市来到我们身边,在这里我们可以触摸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被誉为“最强大妈”的钱大妈连锁超市,成为了市民们更愿意光临的日常购物场所 。而像朴朴、每日优鲜等线上买菜平台,也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中。
大型超市的功能,被不同的平台分解了,退出市场舞台也许会是他们的无法逃避的归宿。
但大型超市承载的,我想并不只有满足日常购物的物质需求。那种看到货架上堆着整齐货物的舒适感,在常浏览的区域内发现新品的惊喜感,直奔目的地成功抢到最后一件心仪物品的荣誉感,甚至是一层一层漫无目的游荡的闲暇感等等等等,这些独特感受结合起来,构成了每一次逛超市时令人沉浸其中的精神享受,这是哪里也替代不了的。
你身边的大型超市,还在为每一个人提供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吗?如果你并不清楚,是时候去逛逛了。
统筹 │ 陶虓
文字 │ 郭安娜
视觉 │ 陶虓
编辑 │ 陶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粒子普拉斯ParticlePlus”(ID:ParticlePlus)。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