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这里的网红店还真不是坑

长沙人:这里的网红店还真不是坑


网红


如果说上海的关键词是时髦,不穿成小红书帅哥美女去武康路散步的周末是不完整的。重庆的关键词是巴适,晚上十二点大家在火锅店吹水,外面等位的人还在陆续赶来。


那长沙的关键词大概是网红。


在长沙生活了一年的小优对这一典型的互联网认知表示认同。


长沙是典型的网红城市,比较直观的一点:不要温和地走进节假日的长沙,因为会晕人。


从长沙本地走出去并且竭力保留自己的地域标签的网红品牌,相信大多数年轻人都能如数家珍。


名声最盛的茶颜悦色,曾经掀起黄牛坐高铁代购业务,外地人千金难求一杯。文和友、一盏灯、费大厨、炊烟小炒黄牛肉在这个潇湘阁成为大城市社畜白月光的时代,也是全国旅游打卡清单上的传说。


网红城市不少,网红店也不少,但城市与店绑定如此紧密,名气大到大众化的,似乎只有长沙一家。


长沙的网红店不仅能牵动全国游客的胃,在新概念的玩法上也足够敏锐。茶颜悦色能够胜出,靠的不仅仅是十五六块一杯的价格和好味道,还有“中式奶茶”的概念和古风的包装。声声乌龙、幽兰拿铁、凤栖绿桂,每一个名字都让人有分享到社交网络的欲望。


事实证明,茶颜悦色是有远见的,现在还没搞过国潮的新消费品牌,大概率都已经破产了,以至于根本找不到它们的名字。


以茶颜悦色为支点,墨茉点心局、虎头局等改良版中式糕点顺势崛起。“一口奈雪一口软欧包”的口号喊了好几年,最后也没一口茶颜一口墨茉的双赢赚得大。


长沙在“适合拍照、适合打卡”方面天赋异禀。2022年2月22日,这个没有营销号带话题根本不知道有什么意义的日子,长沙也早早为它准备了专门的打卡地。五一广场一面墙上贴了满印2的海报,巨大的红色爱心旁边是“等一位可以陪你到2020.2.22 22时22分22秒的人”。


追热点的速度打败了全国80%的自媒体,同时策划能力吊打各大奢侈品牌市场部。
 

@addiehans
 
长沙的一切商业形式大概都致力于把自己打造成新网红。在房地产行业工作的小优,最近接到的需求是“把售楼部设计成网红打卡地”。小优和同事们给出的方案是,建成书店的样子。
 
一般长沙人不会因为售楼部建得与众不同而买房,但建成网红书店的售楼部十分有希望成为热门拍照去处。
 
不过,以网红餐饮为灵魂的长沙并不徒有虚名。河南人小优刚来长沙时,像无数习惯吃得粗糙的北方人一样,也曾发出回到精神故乡般的喟叹。“这里的网红店都很好吃这句话简直别扭到让人对网红店的定义产生怀疑。


但长沙本地人Trina也表示肯定。长沙美食竞争激烈,能留下名字的至少也能过70分线。


在长沙,网红不是什么贬义词。它红就红在真的好吃。


当然,网红和排队是相生相伴的词语。有文章里写“长沙人的一大爱好就是排队,吃文和友要排上万号”。对于生活在长沙的人来说,虽然不至于到上万号这样夸张,但他们对排队确实有一定的耐心。


在五一广场也就是市中心的商圈,走几步就能看见一家茶颜悦色,但每一家都大排长龙


虽然有时也去排队,各种节日充足的氛围也给她带来幸福感,但Trina还是忍不住抱怨。毕竟没有人喜欢排队,加上游客集中在五一广场和黄兴步行街,严重的堵车也让人不胜其扰。

网红城市身上布满了互联网传播点,也成为网络红人选择扎根的地方。


小优从前租住的公寓靠近市中心,每天都能在电梯里看到面容完美、“身材巨好”的女孩。和平时生活中见到的素人美女不同,你能一眼看出她们清晰定位好的风格,可爱型、御姐型,就像在短视频软件上辗转于各个直播间,上划是性感美女在弹琴,下划是穿JK制服的妹妹在唱歌。


楼下停泊的保时捷、玛莎拉蒂令人大开眼界,“诚实地说,我之前也不免恶意揣测,以为是她们的土豪大哥开车来接。后来亲眼看到一个美女打开车门坐到驾驶位上,想来是一些有钱网红。”


在Trina眼里,下午两点之后坐在甜品店里、好像永远不用上班的人代表的是另一种文化,长沙人或许可以没有咖啡厅,但不能没有夜市的烧烤炸串小龙虾摊子。


书店全部转型成网红拍照地点的趋势让她有些担忧,网红打卡地看来看去好像都一个样,远没有小城本来的市井气珍贵。

 



“生活”
 
每一个从一线城市退居小城的人似乎会不约而同地评价当地“有生活”。


长沙能成为网红美食城市,本地人琢磨食物的基因一定是源头。五一广场每一家茶颜悦色都排队,也少不了当地人的参与。因为他们“有生活”。


喜欢打卡网红地,用户画像至少不是每周996工作,剩下一天用来健身的一批人。
 
在北京工作的人更接近用生活换收入,早晚高峰的地铁上,大部分人死气沉沉,仿佛心里不是在想KPI就是在算工资,间或有几个打开钉钉回消息和在轰隆隆的地铁声里跟客户扯着嗓子打电话的。


偶尔出现因为你踩了我一脚而吵起来的,就像死水里沸腾了一块,大家都看外星来客一样看向你,说不上是兴奋还是疲惫。月薪五千和月薪两万的人都活得风尘仆仆,这里只有生存鲜有生活。
 
崔轶感到长沙人更有生活的热情。


她最晚不会超过七点下班,在公司属于中间档,回去之后有时间看看喜欢的小说和动画。长沙市中心的酒吧附近,有时候凌晨两点打车要排几百号。


周围的人会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业余生活上,地铁上的面孔看起来是鲜活的、有期待的。
 
领导是从广东过来的,毫不留情地评价:“长沙人挺虚荣的”。在挣一万能存九千的务实的广东人看来,他们当然属于“挣的不多,花的不少”。在五一广场能看到很多穿衣普普通通的女孩,有些一看就是学生,身上背一个Dior马鞍包。


Trina嗤之以鼻。“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道理古人早就说过,“而且我们这里没有凌晨四点的腾讯总部,只有凌晨四点的酒吧”。长沙人工作压力普遍不太大,游玩的精力旺盛。


他们还喜欢按摩、汗蒸、打麻将。“洗脚城”这样的称号,还是中年人比较受用。


可能因为对陌生人接触皮肤的耐受度更低,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按摩。Trina之前爬完山想去金色印象按摩,打电话被告知要等四五个小时。


长沙麻将馆也多,全年龄段都爱去。甚至还有国潮主题麻将馆,可以一边打麻将一边打卡
 

@成百的美食日常分享
 
低房价是长沙人维持消费水平的保障。市中心的房子均价一万多一平。崔轶的公司在芙蓉路旁边,她租住在离公司脚程不到十分钟的公寓,50平的一居室月租2600元


Trina解释,只要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差,基本上都能买房,至少也能付个首付。那些能花的人,肯定是没有买房压力的。


在豆瓣社畜买房共进会小组,许多人因为低房价考虑毕业在长沙定居。
 

 
长沙人能从早玩到晚,夜生活极其丰富。但与同样娱乐发达的上海相比,长沙又能随时从网红中抽离出来


五一广场是最繁华的中心地带,而在五一两站地铁以外的地方,到处都是穿着厚重的棉睡衣走在路上的人。长沙普通人像任何其他地方的小市民一样,甚至更为自由自在。


精致不是必须的,当然,这里平均三四千的工资也支撑不起上海那样大都市的光鲜亮丽。
 



金玉其外
 
长沙当然也有缺点。除了“网红”,小优给出的另一个形容词是“金玉其外”,但没舍得说败絮其中。
 
气候是令人遗憾的缺陷。一下雨就一个月起步,夏天气温三十七八度,大太阳暴晒。


崔轶的同事去年11月从天津调来,直到现在还没见过长沙的太阳。冬天的室外还好,室内让她这个习惯了暖气的北方人连说了五个“太冷”。
 
长沙的繁华主要存在于五一广场和橘子洲头


小优的公司已经很靠近市中心,但楼下的茶颜悦色在最近的工作日门可罗雀。对在这里工作的人来说,茶颜悦色不是什么稀罕东西,平时路过,即使里面没人也懒得进去。网红湘菜馆虽然味道不错,但排几个小时也绝不值得。
 
虽然长沙常常被称为历史文化名城,但这座网红城市的灵魂无疑仅在于美食。事实上,长沙许多文物古迹在1938年的文夕大火中悉数被毁,如今只剩下岳麓山景区和省博物馆寥寥几个人文景点。
 

 
更现实的话题是,长沙房价低的另一面是低收入


重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长沙,经济水平并不太高。尽管在中部城市中,大型企业和新经济上市公司有一定的数量优势,但在优质企业的绝对数量上仍处于劣势,“顶多有一些大厂分公司”,而大厂的分部通常不设核心岗位,岗位门槛和收入也比较低。
 
疫情以来,长沙明显变得冷清。用Trina的话来说,“本不富裕的经济雪上加霜”。茶颜悦色相继关了许多店,文和友、墨茉点心局都爆出裁员新闻。
 
而长沙的就业环境相对一线城市就可以说是“恶劣”了,五险一金在这里是招聘的绝对优势
 
作为二线城市,这里有理所当然的小地方风气。办事要托关系,讲人情。从上海回来打算考教师编制的叽叽,在学校实习几个月后,因为并未托人找门路,最后被人以“名额没了”为由拒绝转正,也没得到一分工资。
 
茶颜悦色曾经被曝老板因为2000工资亲自下场和员工在群里对骂,员工入职前宣誓写军令状,在小优看来,可能恰是长沙私企的缩影:缺乏标准化管理,小作坊气质浓厚
 
不过,小地方总有小地方的好。小优最初在公司的北京总部工作,那里虽然标准,工作自由度却不高。长沙的老板更包容他们的创意,比如做个书店售楼部什么的。
 
被问到“长沙是一个有乡愁的地方吗”,小优毫不犹豫回答了是的。离开之后,她应该会怀念长沙,想念这里好吃的饭菜和便宜的茶饮,还有这里的人用心生活的状态。


Trina对长沙的感情更深,在北京上学的她觉得长沙人身上有这里缺乏的活力,适合生活、毫无压力。“在长沙买别墅的钱在北京付个刚需房首付都不够”,说到这里,她第500次想回长沙了。






你怎么看待网红长沙?







长沙,好吃,想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