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柴柴
从城郊高楼出发,踏上水泥路,路边停着大量轿车,遇见一些人;再转到石子路,路过逐渐荒废的农田村舍,见到不多的鸡、鹅、狗;最后穿过林间小道,来到嘉陵江边。
从城郊走向河流,再从河流返回城郊。一来一回花了四个小时走过的路,是从轿车成群、马路高楼、灯火辉煌,走向牛羊吃草、树木池塘,是城市在逐渐侵占农田、推倒村舍、改变自然。但如同作家李海鹏所写:“这个灯光晶莹、衣香鬓影的地方,总有一天会有牛羊吃草。这里将不再有酒、舞蹈和摇滚乐,也不再有豪华轿车和灯火,蟋蟀、树木和池塘又成了这里的主人......只要放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里,事实便必然如此。繁华不是常态,也不常驻一地。人和事物总是相互吞纳、交流,没道理人类予取予夺永不失手。”
我想,这条路是具有典型性与象征性的,这是国内近几十年逐渐加速走的路。还可预言的是,未来很可能又原路返回。
柴柴简介:生于重庆巫山,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独立创立并运营自媒体“艺术摄影家”。
助力支持“艺术摄影家”
我们终将相逢于艺术摄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艺术摄影家”(ID:yishusheyingjia)。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