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诗人我是白:简单点,没什么不好

插画诗人我是白:简单点,没什么不好

欣赏“我是白”的作品,你会看到绵长的单线条,除了黑白灰没有其他颜色的画面,像是从夏天午后打盹时提取出来的梦境,陌生又熟悉,沉闷中带着活力。





设计和艺术同属于创作,但两者又存有一定的界线,本次设计街坊,我们走到漫画创作的入口,连线漫插画作者“我是白”,原本是想聊聊设计专业出身的插画师对于艺术创作与商业需求的平衡感,却顺带聊到了流量困境、创作瓶颈。如果你也对漫插画作者这个职业或是自由职业创作者这种身份感到好奇,那是时候忙里偷个闲,来围观闲聊吧。


为了更好地讨论本次主题,我们也邀请便利店的朋友,滚动版画主理人“大木耳Hammer”一起参与这次讨论。






“我是白”在本科学习平面设计后进入游戏公司就职,2016年辞职并开始了自由职业生活。以手绘插画为主要创作形式,黑白的线条组成简洁的风格,作品中有“小白人”与“帽子男”两个主要角色。他关注细小的局部,拾取生活的片段加以虚构,讲述一个个飘在想象力真空中、日常却又不那么日常的故事。

▲我是白接受便利店的采访




便利店:你的画面中有很明显的平面思维构图方式,这和你大学期间学设计有关系吗?

“应该没有,因为我大学期间没怎么去上课,你说的平面感或许是我对简洁的偏好导致的。”

我是白:可能没什么关系。我在大学期间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那会儿挺迷茫,就经常翘课,天天在寝室里画画,学校能让我顺利毕业蛮仁慈的。之后,随着尝试不同的元素、情境和绘画的处理方式后,发现现在这个风格是最适合自己的。这时画面里没有太多东西,可能由于简洁,我就一定要把握画面的构图和平衡,就产生了你感受到的平面感。

公司上班的经历让我养成了很多职业感与工作的习惯,比如让我知道沟通很重要。所以我通常构思阶段会做好几个方案,然后等我自己心里比较有数后再跟客户确认、沟通。

便利店:啊?我们以为你是一稿过、很高冷的创作者,居然会画很多稿?

“画草图是思考和梳理的过程”

我是白:对,我并不排斥多画几稿草图,因为这也是我思考和梳理的过程,我能通过尝试各种可能性理清楚这件事,有时候也是帮助客户理清方向,最重要的是使最后的作品尽可能让自己满意。

▲创作中的我是白

大木耳:小白确实很有职业感。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接触到个别插画师,他们是很不专业的,不清楚自己要什么,客户要什么,处于一种特别随意的创作状态。但在我和小白合作期间,他对于时间线的规划,草稿到完稿,整个流程都很清晰。

便利店:那你是如何从游戏美术行业迈入到漫画插画创作的?目前主要有哪些商业合作?

“画漫画的契机来自一个叫《软糖漫画》的线上漫画项目的约稿。”

我是白:做自由之职业一段时间后有一个叫《软糖漫画》的线上漫画项目和我约稿,我从那时起开始画漫画。当时的编辑田克给了我很多帮助,她本身既是编辑又是作者,所以在沟通上很顺利,给了我们这些作者很大的自由。她提出的主题也都很有意思,比如“下午两点发生的事”“一段对话”之类的。


▲与电通公司为招聘服务平台OpenWork设计的宣传册

目前的委托工作一般有四类,一种是媒体文章的插画,通常是来自国外的公司;第二种是商业品牌的合作,比如为某个产品、活动设计插画或者是联名合作;第三种是出版机构,为出版物或相关衍生品绘制插画;第四种是美术馆的委托,创作展览手册、展览空间的墙画和导视设计等。

大木耳:那目前国外和国内商务合作给的稿费差别大吗?钱更多的项目积极性会更高吗?

“做不喜欢的项目,即便钱多,该无聊还是无聊。”

我是白:媒体类,特别是纸媒的插画稿费差别很大,国外(主要是美国)可能是国内的5-6倍左右,所以那个环境很自然地能产生一个成熟的插画行业。至于说积极性,如果是做自己不喜欢的项目,钱本身不会激发创作热情,只能说公事公办地尽量把任务完成好,只有谈下来项目的那一刻有点开心。做的时候还是会想,好无聊。但还是得做。

▲为《纽约客》创作的杂志插画

目前“我是白”全网运营的账号包括ins、Tumblr,微博,小红书,公众号,总共约有42万粉丝。我们很好奇,这背后的运营都是插画家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吗,这些流量有没有带给他什么负面的影响?

便利店:社交媒体的运营、商务都是自己在做吗?未来会考虑团队运作吗?

“其实谈不上运营,商务的话我一个人能消化,未来大概率不会考虑团队运作。”

我是白:是的,都是我自己在做,我老婆偶尔会帮忙。我觉得账号的运营工作量不是很大(也可能是我不懂)。我注意的可能就是发布时间,比如在外网社交媒体上我会选在晚上睡前发布,这样亚洲这边还没睡,北美那边起床了,地球上大部分人都醒着。


未来应该不会考虑团队运作,因为这些事听上去挺麻烦,做起来其实还好。可能因为我没有刻意在运营吧,就是画好的作品发出来,第二天看到有意思的留言或者评论就稍微回复一下。


大木耳:你会有意避免花太多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吗?

“我现在只把社交媒体当作发作品的地方。”

我是白:会的,有段时间我比较上瘾,刷完所有社交媒体还会去看各家新闻网站(从中美贸易战开始),但是关注了一阵子之后发现我获得的新知很少,与投入的时间不成正比(当然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的期待)。然后我就开始尽量不看社交媒体,只把他们当作发布的平台。不刷之后,时间一下就多出来了。







▲我是白个人作品《秘密》

便利店:那通过网络接收到的流量会影响创作吗?怎么在这个过程中确保自己不是被观众养成了呢?

“我自己知道我的作品有哪些问题,真正困扰我的是如何进步,怎么跨入下一个阶段。”

我是白:我记得有个艺术家说过,当Instagram流行后,很多画家开始倾向于创作竖幅的作品,因为这样在手机屏幕上呈现时更合适。


我觉得我的账号还谈不上流量,只是作为一直以网络为主要平台发布作品的创作者,一定有这个时代的特征和问题。实时的反馈和交互,让我在第一时间就能感知到作品是否受欢迎,数据的起伏曲线也会带来心态上的影响。


你说的负评也会有,但是非常少,比如说我的漫画故弄玄虚,或者在我的散文类漫画里质疑主人公的行为道德之类的。但这些评价(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的)都不会影响我,我自己知道我的作品在哪个位置,它们有哪些问题,真正困扰我的是如何进步,怎么跨入下一个阶段。





▲天目里美术馆开馆展《从无到有》刊物《无谓练习》

作为创作者,灵感、创造力、表达媒介可能是一生要思考的命题,于是我们也针对这一部分对“我是白”提了问,创作时100%袒露自我是否会感到害怕?没有灵感的时候怎么办?

便利店:在你的作品中,能感受到一种非常自我的感受,就像有些演员是用自己的真实感受在演戏,有些则是采用技巧性的抽离型表演,你觉得自己是属于哪一种创作者?这种自我感受的暴露会不会困扰你?

“暴露不是问题,暴露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创作者才是问题。”

我是白:我自己很难归纳我属于那种类型,我很关注自己的感受、好奇和记忆,对我来说,这只是一种容易进入的创作方式。


我本身也是比较宅得住的人,生活比较封闭(现在逐渐觉得这是个问题)。我目前也在摸索更多别的创作方式,比如以前我画很多类似默剧的无字漫画,最近开始画一些现实题材的散文类漫画。



▲滑动可查看更多

散文漫画里的内容看上去都是我的生活,但其实是经过选择和改造的,有些是假的。那些虚构的无字漫画,可能它谈论的是我一个真实的好奇。我觉得作品的真实是一个复杂的话题,至于真实会不会暴露自己,我只会担心暴露出来自己不是一个好的创作者。

大木耳:那吃屎的故事也是真的吗?!

我是白:官方回答是:记不清了。

便利店:那有那么多经历可以进行内剖和创作吗?毕竟生活当中接触到的信息有限,能从中萃取出来的人生经历和感受也是有限的,没有素材和灵感的时候怎么办?

“没有想法的时候,我就看看书和电影。”

我是白:经历是有限的,但我的瓶颈可能不是耗尽了经历和感受,而是缺少更有效的转化方式。我也在尝试新的可能性,在封控期间,我开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觉得说不定未来会成为创作的素材。







▲从小野洋子的《葡萄柚》中获取灵感的《指令》

没有想法的时候,我就看看书和电影。几年前朋友送了我一本小野洋子的《葡萄柚》,我很喜欢那本书,刚看完的时候我并没有想仿照她写类似的指令,前段时间又读了罗素的一本哲学书后,突然脑子里就冒出了很多小野洋子式的指令,我尝试为它们配上了一些画面,希望在图文之间制造一些新鲜的效果。最近读的书有《寒冬夜行人》《那不勒斯四部曲》《恍然录》,电影印象比较深的是《西力传》。

便利店:那现在的这种风格会成为一种束缚吗?未来会尝试别的风格吗?

我是白:我已经隐约感到一种惯性和滞重,我觉得会变化的。

聊天中,“我是白”佛系的性格慢慢地感染、填满了在场的我们,这种悠然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啊,好像即便当下遇到了困难,但也可以慢慢、慢慢地找到那个出口。”在快节奏的时代顺其自然,慢一点、简单点也挺好的,慢就是顺,顺就是快。


与我们想象不同的是,“我是白”并没有他的画作那么有距离感,其作品受到平面设计专业学习的影响也不多,而是通过自发的爱好与探索形成现在的他。但即便作为已形成自我风格的漫插画作者,也不意味着要一条道走到黑,仍需要不断尝试,突破创作的瓶颈,寻找新的表达方式。





撰写:荔枝
文章排版:阿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设计便利店”(ID:designmart)。大作社经授权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