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丰泽很伟大,但他还能更伟大

曹丰泽很伟大,但他还能更伟大

文/迟英

一个爱白话的清华理工男

公众号|迟英的世界 ( chiying366 )

曹丰泽,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2021清华大学年度人物的有力竞争者,一位理想主义的现实践行者。
(相关链接:2021清华大学年度人物候选 | 曹丰泽:我要证明,理想主义的路是走得通的)

除此之外,曹丰泽还是一位拥有数十万粉丝的网络大V,江湖人称“曹大佐”。他的影响力,绝不局限在清华的圈子里。
让我们来欣赏下曹大佐的文字,一字一句,无不透着一股壮志豪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热泪盈眶。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五道口?我想要一个浪迹天涯的人生,到我死的前一天也断然不想定居下来。”
“我就像一只被铁链子拴着的野狗,文凭就是拴着我的那条铁链子。等这条铁链子被我磨断的那天,你看我冲出去,就像《天狗》里的那条天狗,我把日也吞了,我把月也吞了,我就是我啊!”

理想主义者的生活从来都不酷,理想主义的道路也从来就不豪迈。

“但这正是理想主义,这才是理想主义!”

理想主义者的本质是一种人类,而不是神,不能用血肉之躯徒手搬起两座大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曹大佐的理想主义,是抛弃世人口中的“利己主义”,把什么高官厚禄完全不放在眼里,以劳动为荣,以工人阶级为荣。

所以,他放弃了那些高官厚禄的offer,毅然选择去非洲建设大坝,这种餐风饮露的艰辛在他眼里,是一种特别的浪漫。

磨断铁链,仗剑天涯。

脚踏实地,践行理想。

他的身上,处处充满着一种少年意气,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显得那样夺目,那样与众不同。

~~~

说来曹大佐算是我的学弟,他读大一时我大四,说不定在紫荆6号楼下,我俩曾一起修过自行车。

大佐的选择,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确是一股清流。反观我清华土木系的同届同学们,有一说一,没有任何一个人去工地“打灰”。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以本行为耻,转行为荣。。。

因为现实是残酷的,土木行业的就业环境,的的确确是每况愈下。。。以至于很多顶流大V,都已经开始帮忙劝退土木了。。。

(远方青木:笑死我了,土木行业真是惨

乌鸦校尉:“大猛子”的牛马生活,劝退了多少土木人?

九边:了解了工地啥样后,我也不知道该说啥

有一张图非常传神地表达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们,毕业前后的状态:

当然,土木专业的对口工作,不止有工地,还有设计院。

设计院,但在我看来,是技术层面上,与土木工程最最对口的就业选择,没有之一。
不过,设计院的辉煌已是过去,自从2000左右设计院从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这个行业,就在资本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
一个很悲哀的事实:很多技术大牛,由于看不惯地产资本的官僚与资本主义恶臭,毅然选择投身设计院搞技术,不求高薪,只求能保持一个技术人员的纯粹。
但到头来却发现,改制之后的设计院,在整个产业链的地位一落千丈,实质上已经沦为了地产资本的走狗。
简而言之,就是“技术”失去了话语权,只能执行,不能做主。
但最后出了问题,却要“技术”来承担责任。
因此,没有话语权的“技术”,只是为跪舔甲方而生的“扛雷术”、“背锅术”而已。
在这中间,实在是很难觅得理想主义的踪影,只是通过无尽的加班熬夜,去满足资本无止境的增殖欲。
设计师燃烧自己的生命,到头来还是为资本做了嫁衣。

~~~

但与工地相比,设计院的工作环境,还是相对优越的。。。至少有屋顶,有空调,不用经受日晒雨淋。

而曹大佐在非洲当“打灰人”,个中艰辛,想必百倍于设计院,甚至比国内的工地还要更艰苦。

就这一点上来说,我对他是十分钦佩的,若是没有理想主义的情怀,断无法选择这样艰苦的生活。

但我还是要说一句——马克思主义是基于阶级的,而不是基于个人。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即便曹大佐,作为一个个人,没有选择去援建坦桑尼亚水电站。最终,也自会有其他的个人去填补这个位置。

因为援建坦桑尼亚水电站是国家意志的决策,而非个人的执行所能左右。

那么,如果从阶级层面出发,曹大佐作为一位有理想的、信仰共产主义的、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员,他选择去援建坦桑尼亚水电站,是他所能做的——为无产阶级利益、为共产主义事业——最好的选择吗?

是否他此举,仅仅是给资本监工们口中的“情怀”做了背书,反而加重了国内土建行业中,无产阶级的受剥削程度呢?

而他如果通过选调等途径,作为一名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代表无产阶级进入统治阶层,是否反而能为这个阶级做出更多、更有利的事情呢?

在我看来,国内土建行业的无产阶级,对一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住建部长的需求,远大于一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打灰人”。。。

请不要误会,我并没有苛责曹大佐的意思,我可以负责任地讲: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与信仰,已经强于绝大多数人,甚至可以说强于绝大多数清华人。

我只是希望,他可以用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能力,为整个无产阶级做更多更有利的事情,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当一个有理想的“打灰人”。

曹大佐说,他要磨断铁链,但这个铁链束缚的,并不是他个人,而是阶级里的每一个人。

曹大佐说,他要吞食日月,但这个日月照耀的,并不是他个人,而是阶级里的每一个人。

曹大佐说,他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但这个理想,并不是他个人的理想,而是阶级里每一个人的理想。

支援非洲建设,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兄弟摆脱贫困,的确是很高尚的事业,但这个事业,已是决策之下,由国家意志所推动着的了,已经是既定事宜了。

曹大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只是一个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但以曹大佐的背景与能力,他完全可以向着决策者的层级迈进。

这不仅同样是一条脚踏实地的路,更是一条可以造福天下人的路。

我多么希望,有朝一日,曹大佐登上决策者的位置,依然践行着他的理想,为全天下土建行业的打工人,带去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把资本的意志,束缚在制度的笼子里,让全天下的技术人才,都可以享受到自己创作成果的红利,而不仅仅是作为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成为资本的“背锅侠”、“抗雷师”。最终坑害的,却是那些耗尽一生积蓄买房的苍生百姓。

这些,难道不比在非洲“打灰”,更加理想、更加富有现实主义的浪漫色彩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此番豪情壮志,唯有在更高的位置上,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

毕竟,要想侵吞日月, 第一步必须有决策的话语权,然后才是底层的执行力。

曹丰泽,是一个浪漫的人,一个有理想的人,一个伟大的人。

但他的主义,还可以更浪漫、更理想、更伟大。

我为我大清有这样的学子而自豪,但也为他的选择而惋惜。

我多希望是我看得浅了——

其实曹大佐此行,只是曲线救国的一部分。他的最终目的,还是要真正成为那个侵吞日月的人。他的非洲打灰生活,只是他政治生涯的一个序曲。

如果真有那天,不忘初心,将是曹大佐走向伟大的,最后一级阶梯。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赞赏与转发~
您的转发,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与支持!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迟英的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迟英的世界”作者:迟英(ID:chiying366)。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