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冬奥会,苏翊鸣、任子威、谷爱凌等选手因出色的表现火遍互联网,赛场上的冬奥之光属实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
而在冬奥会赛场之外,有一个人「全凭一张嘴」就获得了万千观众的喜爱。有人爱极了她直来直去且干货十足的解说风格,有人则在了解她传奇的赛场战绩后对她敬佩有加。
不用说大家也应该知道,这个人就是「中国短道速滑第一人」,「冬奥会场外顶流」——王濛。
关注本届冬奥会的你,还不知道王濛吗?我猜一定不可能!
2月5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后的一天,王濛这个名字就开始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当天晚上,这个东北女孩与知名解说员黄健翔一起解说短道速滑赛事,因为解说风格幽默,点评赛事一针见血,一夜红遍互联网。
「没有王濛的解说我不看」、「今晚唯一后悔的就是没听王濛解说」、「王濛解说实在太逗了」......类似这样的话,想必你都已经听过了。
在观众你一言我一语的称赞中,王濛一夜承包了七个热搜,属实是冬奥会期间的顶流人物之一。
她解说期间说过的这些金句,也都走红互联网:
土耳其选手抢跑,王濛说:「我猜他是想在全世界面前抢一个镜头和一张照片」;
韩国队有人摔倒,耿直的她说:「摔得好!啊不是,正常现象可能是......」;
裁判查看犯规动作回放间隙,王濛大喊:「就是这儿!给我放10遍!10遍!」;
武大靖冲线时,王濛喊出了最出圈的金句:「我的眼睛就是尺,我告诉你们,肯定赢了!」;
优秀解说那么多,为什么我们短道之王「濛主」能够一鸣惊人,一夜出圈呢?其实,除了专业风趣的赛事解说风格,她自身传奇的赛场荣誉与丰富的比赛经验,是「濛主」能够在今天成为社媒宠儿的一大原因之一。
只有足够的硬实力与经验积累,才能够对比赛有独到的解读,才敢缠所欲言地谈论比赛本身。要知道,在解说比赛之前,王濛可是短道速滑的王者。
她是中国短道速滑的王道传承者,也是中国短道历史上第一个三冠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滑进43s的女运动员的她,在生涯的黄金时期,是短道女子500米项目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人,破过7次世界纪录,开创了一个属于她的「濛时代」。
2006年,时年22岁的王濛参加第一届冬奥会,她以44秒345的成绩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金牌。更宝贵的是,这块金牌不仅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在都灵冬奥会上获得的唯一一枚金牌,也帮助中国短道速滑队完成了第一次同项目冬奥金牌的卫冕。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26岁的王濛在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决赛中,王濛以1分29秒213的成绩获得冠军。同时,她卫冕冬奥会短道速滑500米冠军,以及与队友共同获得的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完成了单届奥运会夺取三金的壮举。
算上夏奥会,王濛也是唯一在单届冬奥独得三金的女选手,中国史上只有李宁、邹凯两名男子体操名将一届奥运曾拿到三金。
而在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国短道速滑队更是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金牌,这是短道速滑史上唯一一个国家包揽全部奥运金牌的壮举。这背后,王濛可谓劳苦功高。
虽然只参加了两届冬奥会,但王濛一共获得了四块金牌,成为中国冬奥历史摘金最多的选手。除此之外,她还曾在2006年都灵冬奥赢得1000米银牌、1500米铜牌,是中国夺得冬奥奖牌最多的选手。
可以说,是王濛,真正让冬奥会与短道速滑项目为国内公众所熟知。
这样的专业实力,也让王濛在变身冬奥解说的时候,有足够的自信对选手的表现进行分析和点评,也有足够的知识来对赛场上的状况进行解读。
如果你只看到了「解说员」王濛的段子手属性,那在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你一定得知道,支撑段子手火爆网络的,是她舍我其谁的运动实力。
END
↓ 体育学生 体育从业者都在关注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RASHGUN”(ID:trashgun)。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