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的设计之路应当如何抉择?

毕业后的设计之路应当如何抉择?


今年有1076万应届毕业生,大体量的毕业生势必是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加上全国各地爆发的疫情,更是加大了就业难度。从学校步入社会,从学生变成职人,身份的转变加上严峻的环境,焦虑在所难免。


我这次特意邀请了我的五位大学校友,分享一下他们毕业这几年是如何做出职业规划的,让大家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可以有些参考。




我大学读的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综合性大学的设计专业毕业或许有更多借鉴意义,希望诸位都能在这艰难时刻找到内心所属,输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现居广州,已毕业5年。目前主要服务比较年轻的餐饮或消费品牌,擅长以年轻独特的视角切入市场。偶尔也会孵化一些品牌,努力做一些年轻人会喜欢的事情。




从毕业到现在,职业方向有过变化吗?

“本想从事文化书籍类的前卫设计,几经尝试后发现品牌表达其实也能做得比较新颖。”

毕业之前自己就很喜欢做设计,但当时觉得做设计比较好的方向可能是偏文化类、书籍类的设计,因为感觉这种类型的设计可以做得比较前卫特别,尝试去做之后发现和想象中不太一样

后来因为去了亚洲吃面公司开始接触品牌,发现其实在品牌里面也能做出比较新颖的玩法,而且这个时代也需要更多新的品牌表达形式,就开始坚定走品牌设计这条路了。


设计野餐工作室作品⇗⇗⇗



做品牌设计,好玩和困难之处分别有哪些?

“品牌设计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其实不止是在做vi设计,而是在构架品牌。”

所以当你要推导出一套有效的品牌设计时,就需要很多不同的知识储备,以及自己对市场独特的见解。其实每次做一个品牌,最大的挑战就是能否发现这个品牌的核心问题和能否提供有效的解决办法。

举个例子,其实现在市场上很多平面设计做得很优秀的品牌,但品牌表达不一定完整。可能他们单个产品都很好看,设计也很统一,但却很难让消费者感兴趣,可能是品牌的人设错了,也可能是品牌传达的东西消费者其实不关心等等原因。我们就要深入去挖掘这个品牌核心输出价值是什么?他们的消费者又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让他们连接到一起。每个品牌可能需要的方法都不一样,所以这也是品牌设计的挑战也是有趣的地方。

设计野餐工作室商业作品《DIPINTHEPOOL》⇗⇗⇗


对于刚毕业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欢的,就多点尝试。”

我很喜欢一位演员树木希林,她说过她不懂怎么给年轻人提建议,因为她年轻的时候也不怎么听别人的建议。实在要提的话就是,当不知道怎么选择自己职业方向的时候,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真的很酷!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欢的,就多点尝试。

现居北京,已毕业9年。平面设计师,主要从事品牌与包装设计的相关工作。


如何形容自己从毕业到现在的职业发展?

“是一个从迷茫到渐渐清晰的过程。”

最初对自己职业发展路径的认知是模糊的,因此在品牌方,广告公司,设计公司都工作过。每种公司背后是不同的商业逻辑,反映到设计工作,便有了不同的侧重与要求。比如广告公司的设计更看重与消费者的交互,品牌宣传与营销的思维;设计公司更讲究品牌视觉的系统性,体系化。品牌方考虑的维度则更立体,也要求更强的组织与沟通力。在亲历与观察了设计在不同公司的状态后,我渐渐对职业走向有了明朗与清晰的认知。加上时机成熟,我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之前的经历看似绕了一些路,但实际上在运营工作室时无形中帮助我开阔了想问题与做决策的思路,让我受益良多。







智力有限商业设计⇗⇗⇗


目前的工作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找平衡。要分化出一部分时间与精力去做设计以外的事情。”

比如对工作室运作的摸索和试错。另外今年也有了新的计划:学习动态设计。希望可以给自己的设计表达带来新的视角和维度。大部分时候其实会觉得有些吃力。不过应该是自己本身有些拖延,且时间没有合理安排的缘故。所以现在也在尝试早睡早起,希望能赢得更多有效率的时间。




智力有限*喜茶《喜茶六月限定》⇗⇗⇗


对于刚毕业的同学有什么建议?

“不一定所有事情都想得很透彻,准备很万全再开始做。”

一方面,因为此时经历可能不够,所以思考路径不一定是万无一失的。另一方面,越是年轻试错成本越低。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可以朝对个人来说更艰难,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抵抗力更大的路径走。一般情况下,更磨练人的路径个人成长空间更大。

现居广州,已毕业8年。一个坚守在设计执行一线的设计总监,目前主要的设计方向是快消品的品牌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的?

“大学期间的兴趣与尝试让我在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

我大学的专业是视觉传达设计,在大二的时候对品牌设计这个细分的方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整个大学都围绕着品牌设计方向做了很多延伸与尝试,其中也包含了包装设计这个方向。毕业之后基于自身的方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专业的品牌与包装设计公司任职设计工作。在我创建RECO初期,有幸遇上了国内第一波的消费升级与新快消品牌崛起,在新快消品的设计中,品牌与包装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因而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慢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论,因而也更坚定地选择这个职业方向。



目前的工作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对项目进行管理与取舍,选择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创作来保持公司的作品度。”

对于目前我的工作的最大挑战其实已经不是单纯地如何完成一个设计项目需求,而是对项目进行管理与取舍,因为一家公司所做的设计项目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定位与调性,所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对项目进行筛选,如何在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的情况下,选择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创作来保持公司的作品度显得尤其有重要与有难度。



RECO睿克商业作品《plustwo香膏》⇗⇗⇗



给刚毕业的同学有什么职业选择以及工作建议?

“切记不要与同学相互跟随选择,以及相互攀比刚入职的时候的待遇,每个行业都有不同职业变现积累期。”

如今毕业生的选择面其实比我们那时候要多得多,如互联网大厂、专业的设计机构、成熟的甲方集团、新快消品牌等等。在面对这些选择时,我觉得还是要根据自身大学期间感兴趣的设计方向去做选择,因为那往往是我们以后职业细分领域最基础的萌芽,进入职场后也能更快速地融入和进步。切记不要与同学相互跟随选择,以及相互攀比刚入职的时候的待遇,每个行业都有不同职业变现积累期。个人觉得毕业前几年选择专业技能的积累更重要,因为往往这几年能奠定日后职业发展的长度和深度。

RECO睿克*维达商业设计⇗⇗⇗

现居广州,已毕业9年。管理学跨专业设计师,RECO睿克创始人/创意总监,目前主要做新消费品视觉形象设计、产品包装设计,近期涉猎产品造型设计。


如何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的?

“热爱永远是支撑我在任何时期做出选择的内在动力。”

这个问题要从高中说起,那时还有X科需要自选专业,在此之前并没有接触过设计的我在文科偏科的情况下从政治历史地理中选了政治,后面因为应试而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当时在图书馆寻找课外兴趣的时候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一本叫《COMPUTER arts》的杂志,由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设计。

高中和大学的整段时光,虽然没能真正进入专业科班学习,但也为了自己的兴趣阅读大量设计类相关书籍自学设计软件、尝试转艺术类专业、以文案身份进入设计工作室等等。之所以回顾这么多,想说明的是不管外部因素如何不利和掣肘,热爱永远是支撑我在任何时期做出选择的内在动力。



目前的工作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最近跟合伙人聊到最多的词是管理和突破。”

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效率最大化、流程最优化和人员适配度是我们不得不去考虑的项目和组织管理问题,而作为一家设计公司,如何更好地因应市场环境、用户需求、商业模式的变化为客户提供更具突破性的视觉解决方案也显得尤为重要。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词实质相互纠缠,是公司长远发展的两块基石,因此平衡管理和突破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是目前乃至未来一直存在的挑战。




RECO睿克*Wonderlab商业设计⇗⇗⇗


给刚毕业的同学几点建议?


  • 坚持热爱: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找到自己所热爱的并坚持下去;
  • 做事原则:不管做什么事,先完成再完善,瞻前顾后是大忌;
  • 向内吸收:要拥抱变化,不断吸收新知识,持续缩小自己的认知盲区
  • 向外交流:多向外交流和完善自己的逻辑框架,设计是一门解决问题的学科,要解决问题需要积极正面的沟通和清晰表达观点的能力。

现居伦敦,已毕业8年。中央圣马丁研究生毕业后在麦肯伦敦担任互动项目主设计师,目前在做品牌设计、品牌广告、交互设计、动态设计。



如何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的?

“我的职业选择一直属于整合传播,这与主动侧重学习密切相关。”

我们都知道视觉传达是很大一个系,但我在读本科和读硕士的时候,都知道自己侧重喜欢互动设计与品牌视觉传达,因此会充分利用毕业创作与研究项目去深耕这一领域。这样不仅可以在学术上学到自己想学的理论,同时实践上又为踏入社会做好充分准备。

从毕业到现在,我的职业选择一直属于整合传播,主要围绕在品牌设计,品牌广告以及互动设计上,这与读书期间的主动侧重学习是密切相关的。

 





钟龙个人作品⇗⇗⇗


目前的工作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作为一个设计师如何很好的平衡创意执行与沟通管理这样的沉浸式工作与应变式工作之间的矛盾。”

我在麦肯的工作包含不同的设计领域,服务不同的客户,要与多个麦肯世界集团的伙伴公司一起沟通合作,这都需要用很多的精力去不断的切换自己的状态,随时准备好应对不同客户的需求,随时准备好应对临时会议与临时提案。因此最大的挑战是作为一个设计师如何很好的平衡创意执行与沟通管理这样的沉浸式工作与应变式工作之间的矛盾。



钟龙的商业项目《雀巢亨利平台推广》⇗⇗⇗


给毕业生的职业规划建议?

“好的领导可以让你学到非常多的东西,要虚心学习让自己的知识与经历变得厚重。”

如果要走职业设计师路线,切忌眼高手低。国内头衔通胀现象厉害,刚毕业的同学不要看这些虚的东西一意只看晋升速度,而是要以跟对总监以及积累实战商业案例作品集为主。好的领导可以让你学到非常多的东西,要虚心学习让自己的知识与经历变得厚重。
如果要走创业路线,就要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完全规划好,有没有充分的资源储备去支撑自己;也有同学特立独行天赋异禀,那就听从内心做自由的艺术家吧。







每个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你做出的所有选择的集合,我从毕业至今的选择也有很多让我更困惑更迷茫,但是兜兜转转还是回归到设计,是因为不论设计师这个职业多么辛苦,创作过程都能给我带来的能量,关注自己会有能量上升的事情,不要被自己专业或者是经验限制住。
最后送一句mona常说的话给大家:喜欢叫天赋。去做自己有天赋的事情吧~






攥写:荔枝,MONA

文章排版:阿大

校对:荔枝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设计便利店”(ID:designmart)。大作社经授权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大作社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